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城市河流整治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担负着防洪等多项功能。城市河流大多曾经或依然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阻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归纳并分析了许多城市整治河流、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时的一些通用措施,以及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要点。在城市河流整治中,因地制宜地引入景观设计的内容,满足人类亲近大自然的要求,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河流整治中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章文裕 《小水电》2006,(2):34-37
结合城镇河流的综合整治,在河段上进行低落差多梯级电站开发,要处理好闸坝设置、厂房布置尊沿河拳学道路同防洪的关系难度很大,经常是互相矛盾而无从开发利用,或是开发建设后效益很差。现结合大田县均溪镇河段的综合整治开发研究和规划设计,介绍其主要做法和体会。图1幅,表1个。  相似文献   

3.
泥沙资料是河流开发、利用、整治不可缺少的资料.由于河流泥沙有其独自的特性,为了满足小凌河水利工程建设,综合利用规划、河道整治,我们收集了小凌河泥沙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匈亚利冲积河流的整治工程可分为彼此有密切联系的三类:以防洪为目的洪水河道整治,以修筑和维护堤防为主;干滩水位以下的中水河道整治,主要为河流开发创造条件和可能;低水河道整治,目的是最终在河床内形成主要为航运服务的河槽。通过整治得到如下经验和效果: (1) 在平缓的砂质河床的河流上,埽工是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天沙河为例,结合国内外城市河流的整治经验,分析感潮河网区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改革河流整治方法与明确河流定位的必要性,提出河流整治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流域整体角度研究与应用湿地浮岛、截污建厂、生态农业等多种自然人工方法,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提高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6.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城市河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城市河流的现状,如直线化、平面化严重、水环境质量恶劣、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景观缺乏等,分析了造成城市河流当前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的理念不当。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方法(多自然河流建设,生态技术的应用,创造适宜的生境,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等)及城市河流景观建设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可见度、景观异质性、自然因子的有机融入、文化底蕴的挖掘等),并探讨了未来城市河道整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利知识     
《水资源研究》2005,26(3):28-28
水能资源 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到20世纪90年代初,河流水能是人类大规模利用的水能资源;潮汐水能也得到了较成功的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资源则正在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河道整治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河流的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使河道的功能尽可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要求,尤其在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国情下,治理河道、开发河滩也是整治国土的一部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采用护岸工程、控导工程、开挖新河以及人工裁弯取直等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整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整治技术不断改进提高新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上,所处河流均属山区河流,河谷狭窄,河流比降大,地质条件较好,淹没损失小,不存在移民问题,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开发本区的水能资源应本着先开发集中的,后开发分散的;先开发电网内的,后开发电网外的;先开发靠近城市的,后开发偏远地区的原则。为此本文认为:近期重点开发呼玛河干流,改造宽河水电站;中期开发木尔河流域,远期开发其它可利用的水能资源  相似文献   

10.
游荡型河道透水整治建筑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李玉建  侍克斌  周峰 《人民黄河》2002,24(11):15-17
从游荡型河道透水整治建筑物的角度,总结和探讨了以往河道整治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研究表明:透水整治建筑物具有适应不同标准洪水、不与河流争空间,少抢险或不抢险,保护生态等优点,这些优点与当前洪水管理思想相适应,并对内陆河游荡型河道整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透水整治建筑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生物措施在山区河道整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措施在山区河道防洪图岸中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山区河道整治中应重点考虑生物措施.河道整治应遵循:①对河流进行系统规划,确定整治标准和整治线;②规划中河两岸要留3~5m护岸林地;③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根系发达的、防冲抗涝能力强的树种;④关键险段另加设柴石囤子护岸,然后布置了行插柳;⑤堤后河滩地造林,形成防护林带,使山区中小河道治理逐步形成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佳木斯城市内河整治首先要解决污染的问题。并对水深河宽且两岸土地开发潜力较大的河流实施高标准整治,建成有毒色的滨河景观,把河道两岸建成人们居住、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充分展现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综合体。中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但洪,旱灾害及水污染问题的日趋严峻,洪、旱灾害及水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反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规划管理不善,则可能进一步加剧洪、旱灾害及水污染。本文主要阐述水与可持续发展;1996年第一届河流新技术和新思路国际会议的总体思路;荷兰给河流以空间,以防止洪水淹没,与洪水同生存的新战略;以及大力开发,保护长江,促进长江流  相似文献   

14.
一.旧城更新的含义 旧城更新,一般来说包含有三种含义:(1)再开发或改建;(2)整治;(3)保护等。三者的内容各不相同。整治是将比较完整的城市剔除其不适应的方面,开拓空间,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对于旧城历史地段,就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果可保护良好的格局并合理地加以调节利用,则以“整治”为宜。对于质量低劣者可根据其不同规模进行“再开发”。旧城更新应根据各城市的本身特点,根据旧城市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可以审慎地进行。 襄樊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护好襄樊这座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周棣华 《人民长江》1992,23(12):25-30
根据编制汉江流域规划的经验,正确拟定开发治理的水利任务是流域规划的核心部分,它必须建立在摸清流域自然特性、资源特点、社会经济情况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各种矛盾,作出水资源开发的全面规划;正确选定流域开发第一期工程,则是初步实现流域规划确定的水利任务的关键,在枢纽工程规划中则应正确拟定防洪标准,以及河流综合治理开发与枢纽规模的关系。根据汉江流域规划与开发治理实践,概略总结几点认识,供河流水资源全面综合治理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施河道综合整治,确保河流水畅其流,是防洪减灾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对益阳市资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措施与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引起对河流流域性综合整治工作的思考,对我省的河道整治与防洪减灾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河流是各种水生生物生存的自然空间,人类利用和依赖河流而生存。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何通过河道综合整治修复河流原生态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失,寻求在河流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合理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深圳市金龟河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规划方案介绍,正本清源,实现"营造安全、清洁、自然"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1城市水土保持现状及洪灾危害通化市区位于吉林省南部山区,四面环山,沟壑相连,山高坡陡,土层薄,雨量充沛,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通化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做了大量的城市水土保持基础工作。建国40多年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90公顷,占原有流失面积66%。浑江堤防整治、城区河流整治、市区周山16条沟的整治等,为美化环境,减缓水土流失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不配套,尤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管理工作跟不上,城区开发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开发建设与水土…  相似文献   

19.
许玉 《小水电》2023,(5):8-10
在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全国水能开发大省开展了水电工程排查工作,有序解决水电开发中的堵截和瓶颈问题,恢复和修复“毛细血管”,畅通干支流水系;而生态流量泄放则是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最为基本和关键的措施手段。以西洱河为例,在调查河流水能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从恢复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出发,拟定了西洱河的生态流量恢复目标。表2个。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河流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梅 《人民珠江》2005,(3):11-12
城市河流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城市河流整治过程中,除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态。以一个河涌整治工程设计实例,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对如何建设生态河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