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水文预报是建立在充分掌握水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预报未来水文现象的科学,而相应水位法是一种简易、简易、实用的水文预报方法。文章以牡丹江站同时水位为参数,从1952~2000年水位资料中,选取长汀子水文站55次洪峰水位和相应的牡丹江水文站站同时水位、传播时间进行分析,选用相应水位法,预报出牡丹江水文站洪峰水位,为防汛抗旱部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花园口站洪峰流量,用相应流量(水位)法预报本辖区黄河控制站的洪峰流量、传播时间和不同洪峰流量的沿程水位。方法简单实用,可为防汛部门预报洪水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临海站洪峰水位的各种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预报临海站洪峰水位,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程海云 《人民长江》1996,27(10):34-36
提出一种实时水位预报方法,该方法视河系洪水预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时间序列,从现代时间序理论出发,建立复杂河系多输入/单输出水位演算系统,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参数动态识别,进而进行水位预报。该方法直接以预报误差作为参数确立准则,精度较高。最后,引用长江荆江河段1995年5-8月洪水资料对石首站水位过程进行模拟研究,24h、48h、72h预见期的预报均方误差分别为0.05m、0.11m、0.18m,确  相似文献   

5.
珠江流域片各主要干、支流的报汛站现已具备较完整的经验预报方案,即利用河流上、下游相应水位、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降雨与径流的相关关系,来预报下游站的水位或流量。从生产实践的需要出发,探讨经验洪水预报方案计算机化的思路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因子少、预报周期短、预报精度高的西洞庭湖控制性水文站南咀站的月平均径流量预报模型,通过对松滋-太平水系控制性水文站安乡、澧水控制性水文站石龟山站月平均水位、流量以及沙湾站月平均水位进行相关性、因子贡献率分析,确定输入因子,借助PSO-BP神经网络对南咀站1956年1月至2005年12月各月平均径流量进行训练,获取网络结构及参数进而预测2006年1月至 2008年12月各月径流量。结果表明:① 石龟山、安乡站水位对南咀站月平均径流量影响最显著;② 汛期、非汛期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南咀站月平均径流量预报精度;③ 以安乡、石龟山站月平均水位、流量以及沙湾站月平均水位作为输入因子,PSO-BP神经网络预报效果最好,合格率77.8 %,预报等级为乙级;④ 基于相关性、因子贡献率分析,将安乡、石龟山站作为输入因子,预报合格率降为61.1 %,预报等级降为丙级,但仍满足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7.
葛守西 《人民长江》1996,27(8):32-34
长江荆江河段共有7个预报站:枝城、沙市、新厂、石首、监利、城陵矶、螺山站。其中螺山站,新厂站需要预报流量,除新厂站以外其余各站,均以水位作为预报对象。对上述7站CRFPDP预报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同时还研制了CRFPDP模型汇流部分的通用运行程序以安装到洪水预报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实时水位预报方法,该方法视河系洪水预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时间序列,从现代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出发,建立复杂河系多输入/单输出水位演算系统,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参数动态识别,进而进行水位预报。该方法直接以预报误差作为参数确立准则,精度较高。最后,引用长江荆江河段1995年5~8月洪水资料对石首站水位过程进行模拟研究,24h、48h、72h预见期的预报均方误差分别为0.05m、0.11m、0.18m,确定性系数均达0.99,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降水预报与洪水预报耦合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预见期内的降水预报信息,采用降水预报与洪水预报耦合的方法,选用1998年6月28日至7月2日发生在长江上游三峡区间的一次历史暴雨洪水事件,应用当时所能获取的降水预报资料(主要有常规经验降水预报方法和HIRLAM天气模型方法完成的降水预报)及水位,流量等历史资料,对宜昌站的洪峰流量进行逐日定时模拟预报试验,其中对降水预报信息的考虑仅以简单算术平均,时程均匀分配处理方式,或直接输入水情模型中,结果发现:两种降水预报信息对宜昌站的流量预报均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祖厉河上下游水情预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祖厉河干流站为例,采用相应水位和相应流量法进行了上下游实时水情预报,经预留年份实测资料验证,预报精度较高,结果可靠,为水文测验、报汛及预报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水库上游水文测站报汛实测洪峰,通过实测洪峰值计算入库洪水量,在汛期水库调度中简单实用,易于被水库基层管理人员掌握。  相似文献   

12.
1996年8月,汾河中下游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鉴于此次洪水范围广、历时长、洪灾严重等特点,为探求其致灾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今后整个流域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一些依据。在1997年初,省水利厅以晋水发[1997]267号文件下达了研究任务。本文即是针对汾河中下游“96.8”洪水的产生原因、致灾因素,以汾河干流为主,考虑主要产洪支流文峪河、潇河等,在对汾河水库到汾河入黄口进行全流域性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流域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干流及区间洪水,计算出干流区间及主要支流径流系数,同时估算了干流各段河道行洪能力,对现有河道及堤防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为长江中游区域性大洪水,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长江上中游水库群实施联合防洪调度,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逐步减至8 000 m3/s,为有史以来最大幅度补偿调度,确保了莲花塘站水位不超过分洪水位。在此期间,莲花塘站洪水预报是决定水库群联合调度启用时机及调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介绍莲花塘站洪水预报方法,分析了2017年长江第1号洪水中莲花塘站洪水预报的成果及误差成因,总结了莲花塘站洪水预报的关键点及难点,从而进一步为防汛决策提供更有力更科学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以1993年8月5日洪水对比1996年8月4日洪水,发现1996年8月4日洪峰流量偏大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后者包括小型水库及拦河坝堰的溃决。根据本文中的分析,如果没有这些人为因素,两次洪峰流量,1996年8月4日的和1993年8月5日的,本来将是非常接近的,但泉口水文站实测,一次是4100m^3/s(1996),另一次则是2800m^3/s(1993)。本文中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启发去考虑一些事情,例如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特别是准备引用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调查研究了太原市城南地区洪涝灾害的状况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治理的工程措施,论证了抽排入汾方案的合理性及经济性,对防治该地区的洪涝灾害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章国稳  姬战生  孙映宏 《水力发电》2020,46(4):25-27,40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洪峰水位预报中经验模型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VM的河道洪峰水位校正预报方法。采用谱系聚类法对历史洪水过程数据按降雨特性分类,选择与预报降雨过程最接近的历史数据训练预报模型;采用PCA对输入数据降维以提取有效特征;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河道洪峰水位预报模型;采用滚动模式对洪峰水位预报,每小时根据最新水位以及降水信息预报未来洪峰水位,不断提高预报精度。通过对京杭运河拱宸桥站的洪峰水位实例预测验证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应用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实施水库防洪调度问题,研究降雨预报失误对水库调度的影响。以安康水库为例,分析了未来24 h短期降雨预报精度及分布规律,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考虑降雨预报信息的防洪调度风险发生事件寄予各个量级降雨预报失误造成的概率。结果显示:在当前的降雨预报水平下,安康水库利用不同量级降雨预报信息实施防洪调度时,Ⅰ量级(预报无雨) 降雨预报失误对水库调度影响不大,可用于指导水库优化调度;Ⅱ量级(“预报小雨”)降雨预报失误对小洪水调度影响较大;Ⅲ量级(预报中雨及以上)降雨预报失误对大洪水调度影响较大,可作为汛期水库优化调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洪水期沙峰滞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恩惠  董其华  张清  郭西方 《人民黄河》2006,28(3):19-20,39
简要分析了黄河水沙异源的情况,指出沙峰滞后、洪峰与沙峰不同步是造成黄河下游涨冲落淤和小水大灾的主要原因。根据小浪底下游各站沙峰均滞后于洪峰的35场洪水,对沙峰滞后于洪峰的特性进行了剖析,建立了小浪底、花园口、夹河滩、高村、孙口、艾山、利津各河段沙峰滞后时间与上站洪峰流量、沙峰含沙量、洪水传播速度、悬移质泥沙群体沉速之间的回归方程,可以用来查补延长沙峰滞后时间,为下游各站沙峰传播时间的准确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赣江流域袁河“82·6”和“89·7”两次大洪水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准确的水情预报和水库工程正确的调度方式,能减轻下游防洪负担,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夺取抗洪斗争的胜利。文中提醒人们,在防汛工作中,应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相当的地位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形势,对极端暴雨洪水进行准确预报、合理调度是水库调度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应对云峰水库流域特大暴雨洪水、提前建立预报及调度预案为目标,基于现有的预报方案及精度,将云峰水库防洪调度规则中引入累积净雨量判别指标,提前预报入库洪水,采取预泄手段提前腾空库容,消纳入库洪水,使整个泄洪的流量过程比较平缓,并对典型年及各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值与对应的累积净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洪峰滞后于净雨量峰值约18 h,同时累积净雨量与洪峰流量呈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采用累积净雨量作为防洪调度的判别指标可以延长调度的预见期,并提高防洪与兴利互相结合的程度。研究成果为优化云峰水库特大洪水调度方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