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响锅炉排烟度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的能量损失由排烟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灰渣物理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组成,而这五项损失中,排烟损失是其中最大的一项损失,约为%5~8%,经过计算排烟温度每上升10 ℃锅炉的发电煤耗上升2 g/kwh.因此降低锅炉的排烟损失,对于锅炉的经济性指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例对65t/h抛煤链条炉的飞灰回燃技术的成功改造。通过改造,使原碳含量较高的飞灰重新返回炉膛再次燃料,从而减少了锅炉的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提高了锅炉燃烧效率达5%,锅炉经济运行情况变好,发电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电厂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生物质发电现状,针对某生物质电厂秸秆锅炉,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研究,考察了一次风、二次风、燃料性质和锅炉漏风对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燃烧中心区通风,协调一、二次风量,可降低锅炉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排烟损失,提高锅炉效率;控制人厂燃料含土量与水分,减少杂物,可提高燃烧安全性;降低锅炉漏风量、调整锅炉配风、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为生物质锅炉设计、改造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延安某厂原有的SZD10-13-AⅡ型抛煤机链条炉存在着烟气黑度等级高、飞灰量大、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通过对燃烧过程具体分析,对抛煤机链条炉炉膛结构、配风系统、飞灰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抛煤机链条炉减少了飞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000t/h锅炉一次风系统和燃烧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姚孟电厂1000t/h锅炉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并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改造前后的炉内流场,认为变化不大。改造后排烟温度降低了15.1℃,飞灰含碳量从原来的8.6%降低到3.4%左右,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3%以上。图5表4  相似文献   

6.
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针对高灰分劣质无烟煤的特点,对一台角管式链条炉排锅炉在燃用非设计煤种时,所产生的锅炉出力降低、受热面积灰严重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锅炉炉拱和炉内烟气流道的改造,以及二次风的运用,提高锅炉在燃用高灰分劣质无烟煤时的出力和运行效率,改善了炉内的严重积灰现象.改造突出了锅炉前、后拱在链条炉燃烧组织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为其它在燃用非设计煤种时出力降低的锅炉技术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褐煤具有水分大、热值低等特点,直接燃烧时,会降低燃烧温度,增加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效率,增加煤耗量.本文研究了褐煤水分对燃料热值、锅炉烟气量、炉膛温度、锅炉排烟热损失、锅炉效率、锅炉耗煤量等的影响规律.计算表明,水分增加时,燃料热值、锅炉效率、绝热燃烧温度降低,而排烟热损失、总烟气量、燃料耗量增加.以扎赉诺尔褐煤为例,得到了褐煤锅炉几个主要热力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荣辉  陈景锋  王君儒 《节能》2007,26(3):30-31
某循环流化床锅炉因不能适应生产调荷的需要而改造为链条炉。为使链条锅炉在烧劣质煤的情况下提高出力、热效率和经济效益,改造了锅炉的前、后拱,以改善煤的引燃和提高燃烧区的燃烧强度;改进了配风方式,使配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针对生物质燃料挥发分含量高、热损失大、后劲不足的燃烧特性,在充分继承原燃煤链条炉优点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链条炉。该锅炉采用前轴驱动链条炉排,高而短的前拱和低而长的后拱,在炉膛燃烧区设计二次风喷嘴,在炉膛下部、前拱区及后拱区都采用绝热炉膛,可使燃烧更加稳定、充分,不完全燃烧和热损失大大减少,热效率提高。该锅炉已在河南某地投入使用,通过实地考察该锅炉运行状况良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证明该设计可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1 000 MW锅炉在运行中,存在炉渣可燃物偏高、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燃烧稳定性差、炉膛四角一次风配风不均等问题。利用专业数值计算软件对该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改造前及改造后炉膛内燃烧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落入冷灰斗的煤粉量由改前的0.065 kg/m~3减少为改造后的0.052 kg/m~3,减少约20%,最下层二次风集中布置增强了对煤粉的托举能力。改造后在燃烧器截面方向,炉膛中心低温区减少,炉膛四周环形高温区增大,炉膛截面热负荷提高。沿炉膛高度方向,炉膛底部燃烧器区域截面平均温度提高约50~80℃,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及燃烧;炉膛上部主燃区截面平均温度提高约20~30℃,有利于提高再热蒸汽温度。最下层燃烧器喷口四角煤粉碳转化率由改造前平均约为92.2%提高至改造后93.1%。提出了底部一、二次风喷口改造,下组燃烧器区域敷设卫燃带,在一次风管道加装可调缩孔等方案。改造完成后,该锅炉可在500 MW低负荷可不投油稳定燃烧,炉渣可燃物降低至2.5%~5.5%,再热蒸汽温度有一定提高,锅炉运行状态良好,锅炉效率提高0.3%。  相似文献   

11.
链条锅炉节能降耗综合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利 《节能》2009,28(5):56-58
链条锅炉煤种适应性差,不适于单烧无烟煤及结焦性强和低发热量的劣质煤;燃烧不完全使锅炉出力不足;对负荷适应力差,运行不稳时,炉渣含碳量高;结构复杂炉排、侧密封故障多,司炉劳动强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加装分层给煤装置、改进炉拱、炉排及侧密封结构等来改善配风,强化煤质引燃和燃尽,从而增加锅炉出力,提高热效并降低烟尘排放:某20t/h锅炉经改造后,锅炉热效率提高10%左右,每小时耗煤量减少0.2t,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8%,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0.41%,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立式燃油锅炉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某小型立式燃油锅炉热效率不高,NO_x排放偏高的缺点,提出了相应改造方案,建立传热模型分析改造前后炉内燃烧与传热过程,并通过实验进行相关测试研究。经过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炉膛中加装内炉胆,强化了燃烧与传热过程,提高了热效率,并改善了烟气排放;改造后的燃油锅炉炉膛温度分布均匀,无明显高温区,过量空气系数由1.10降低至1.05以下,NO_x排放降低25%以上,排烟温度明显降低,热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以上均证明了该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公司2. 0 Mt/a连续重整装置四合一炉排烟温度高、加热炉燃烧效率低的问题,增设落地省煤器,通过烟气与锅炉除氧水换热,烟气排烟温度由190℃降至120℃,加热炉燃烧效率由89. 83%提高至93. 01%,锅炉增产3. 5 MPa,蒸汽5. 5 t/h,创造经济效益868万元/年。同时针对项目改造后出现的锅炉给水阀故障和除氧器压控阀开度过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该项目的成功运用,为同类装置的改造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我国现有典型燃煤工业锅炉,包括链条炉排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燃烧锅炉的技术现状,分析了这三种锅炉的燃烧特性及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煤炭解耦燃烧工业锅炉的技术原理和研究开发现状,从燃烧效率、烟气排放、设备投资、运行维护和负荷及燃料的适应性等几方面综合考虑,解耦燃烧工业锅炉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高CFB锅炉机组燃煤效率是洁净煤电站优化运行的目标。通过对唐山开滦东方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方电厂)490t/h CFB锅炉系统热平衡和火用平衡计算及结果分析,研究热效率、火用效率、传热火用损失和燃烧火用损失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降低传热火用损失和燃烧火用损失可有效提高锅炉机组的火用效率,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可有效提高锅炉机组的热效率。研究结果可为CFB锅炉机组的优化设计和经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富氧燃烧锅炉增加了尾部再循环烟气和空气分离单元抽取的氧气特点,比较了常规空气燃烧锅炉焓温表计算方法与富氧燃烧方式下焓温表计算内容的区别,分析了富氧燃烧锅炉循环烟气焓、分离氧气焓和炉膛进口热燃烧气焓随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的特性,给出了富氧燃烧锅炉烟气焓温表的计算方法,为富氧锅炉热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system is proposed to use the combustible waste gas as a supplementary fuel in coal‐fired boilers. The combustion air can be partially or fully substituted by ventilation air methane or diluted combustible waste gases. The recommended volume fraction of combustible waste gas in combustion air is no more than 1.0%. The effect of waste gas introduction o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boiler is evaluated through thermal calculation based on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heat transfer principles. A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by referring to a 600 MW supercritical pressure boil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retrofit of boiler is required. The operation of boiler is scarcely influenced, and the original forced and induced draft fan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With increasing volume fraction of combustible waste gas, 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at the furnace exit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resulting in an increment of heat absorption in furnace and a decrement of heat transferred in convective heating surfaces. When 1.0% volume fraction of hydrocarbon gas is introduced,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boiler is increased by 0.5%, and the coal consumption rate is reduced by 25.4%. The cost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is conducted, and break‐even curves are given as reference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waste gas as a supplementary fuel. The economic velocity of the combustion air is suggested to be 18.2 m s?1.  相似文献   

18.
将自激励脉动燃烧技术应用于锅炉,既能够提高锅炉热工性能,又能够降低其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关脉动锅炉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在分析脉动燃烧技术应用于锅炉领域所受制约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脉动锅炉设计准则:燃烧器应位于流动通道距风机入口1/4位置,各烟管横截面积之和为炉膛截面积的20%~30%,尾管直径由脉动频率确定,气流通道的各有效流通面积应相等。按照上述准则设计制造了脉动锅炉并进行热工性能试验,出力比同体积的普通0.5t/h锅炉提高近40%,体现出较好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9.
链条炉排锅炉在压火启动时经常冒黑烟.在单元体模型炉上,用烟气分析仪测量O2和CO浓度,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黑烟图片,研究了在压火启动时二次风对冒黑烟的影响,二次风可以有效促进挥发分的完全燃烧,降低黑烟浓度;在2t/h链条炉排锅炉上,进行了压火启动时空气量对冒黑烟影响的工业试验研究,随着挥发分的析出规律调整空气流量,可以优化燃烧、降低黑烟浓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NOx排放超标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合理的低氮燃烧控制技术为主,辅以SNCR烟气脱硝技术,争取达到NO x超净排放要求。采用CPFD计算方法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运用低过量空气燃烧法和空气分级技术对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控制,研究一、二次风配比、二次风射流、过量空气系数、循环倍率和颗粒粒径等因素对炉内燃烧及NO 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低氮燃烧控制后,炉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炉膛出口处烟气流速增加,炉膛平均烟温和出口氧浓度降低,还原性气体CO浓度和优化前基本相同,炉膛出口NOx浓度降低,减排效果显著,为以后的锅炉运行提供实际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