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11,(7):15-15
近期,三星显示器2011年旗舰产品3D显示器SA750、SA950系列夺目发布。这两款3D显示器凭借造型独特和性能强大未上市便受到媒体和消费者广泛关注。这两款独特的3D显示器,不仅从外观上特立独行。性能上也占有很大优势。均采用了UltraClearPanel顶级面板保障了显示完美的水准,100%SRGB色域覆盖带来逼真的色彩效果,体验让3D效果带来的奇特体验。  相似文献   

2.
轰轰烈烈的3D风已经持续了将近2年的时间,电视、投影仪、显示器甚至是手机都已经步入了3D时代。作为一个日夜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或者玩家,我们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3D显示器呢?  相似文献   

3.
单纯解决3D电视技术问题只是杯水车薪,不会成为主宰电视产业的关键。2011年快门式3D电视将退出市场,偏光3D电视会占到市场的70%到80%,同时售价也将随之下降。韩国面板制造商LGDisplay社长权映寿在去年12月15日不闪式3D面板联盟会议上说的这席话矛头直指快门式3D电视,激怒了三星电子总裁李健熙及其他快门式3D电视企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10月20日,LG Display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不闪式3D显示器面板体验会",通过对比游戏、电影在2D与不闪式3D显示器上呈现的不同效果,让平日习惯于2D画面显示的用户,切身感受到3D显示的游戏和电影所带来的震撼与不同。  相似文献   

5.
《个人电脑》2011,17(11):75-75
10月20日,LG Display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不闪式3D显示器面板体验会”,邀请到众多专业IT媒体参加,这是LG Display首次正式在媒体面前的亮相。此次体验会主要通过对比游戏、电影在2D与不闪式3D显示器上呈现的不同效果,让平日习惯于2D画面显示的用户,切身感受到3D显示的游戏和电影所带来的震撼与不同。  相似文献   

6.
《电脑爱好者》2011,(11):92-93
进入2011年之后,3D显示的话题又开始热闹了起来,AOC、长城、Acer等“厂商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新款3D显示器产品。那么,他们的显示器是否有差别?是不是我买来一台3D显示器就能直接看3D大片、玩3D游戏?看了本文,你就能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7.
极度流畅     
自3D技术面世以来,3D功能成为了用户选择电视、电脑显示器的又一项重要标准.市面上的3D功能显示器常见的只有120Hz刷新率,2013年华硕为专业玩家带来了全球首款的144Hz刷新率的3D显示器ASUS VG278HE,堪称3D之王.  相似文献   

8.
技术趋势     
《个人电脑》2005,11(1)
夏普(SHARP)最近推出了一款可以显示3D图像的LCD显示器,使用这种显示器时,不需要像看3D电影那样带上一副专用的3D眼镜。这款型号为LL-151-3D的3DLCD显示器是一款15英寸的产品,它采用的3D技术早在2002年夏普就曾经展示过。事实上,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可视电话、笔记本屏幕等产品上。夏普本来计划在2003年年底发布这款面向桌面应用的新产品。我们可以将这款显示器想象成一个由TFT组成的三明治。它由两层TFT面板组成,并且在这两层TFT面板之间是一层视差光栅。这组视差光栅的作用是使两层TFT面板显示两幅相符略有差异的图像,这两…  相似文献   

9.
《电脑爱好者》2014,(6):101-101
正MVA面板显示器凭借其爱眼特点和漏光表现比IPS面板更加优秀的物理特性,被很多用户当成优质之选。MVA面板究竟有哪些特点?我们在选购MVA显示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比IPS面板,MVA面板同样具备了真色彩(16.7M)和广视角(178°)这两大特性。但MVA不同于IPS,不是硬屏而是软屏,在漏光和对比度方面拥有了更大优势。与同价位IPS显示器相比,MVA显示器的漏光率极低。在以黑暗为主的场景下,可以提供更纯净的黑色,颜色对比也更加艳丽,非常适合于大型3D游戏。非常低的漏光率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网络》2011,(16):74-74
近两年,显示器在液晶面板技术方面的进步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例如三星今年的新品3D液晶显示器SA950和SA750系列.应用了全新的黑水晶超清晰液晶面板技术,这种黑水晶技术面板比普通面板的造价要更加高昂。可以实现高达5,000,000:1的动态对比度,主要被应用在三星的高端3D显示器中。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15日,华硕发布了旗下首款27英寸全高清3D液晶显示器,也是首款搭载英伟达3D Vision第二代技术标准的3D液晶显示器——VG278H。华硕VG278H除了采用极具视觉震撼效果的全高清27英寸显示面板外,通过最  相似文献   

12.
基于NVIDIA3D立体幻镜的3D显示器在2009年曾经推出过2款.一款是优派的VX2268wm,一款是三星的2233RZ.这两款显示器均仅有22英寸.分辨率为1680×1050.如此的性能未免让人感到一丝遗憾。现在,华硕推出了VG2363D显示器.以23英寸IPS面板.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抢占3D显示器市场.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款全高清3D显示器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11,(2):74-74
拉斯维加斯-2011年1月5日-三星展示了将于2011年推出的产品组合,彰显了三星身为设计先锋的行业地位。其中的亮点是不凡的3D显示器、全新的智能电视、使用方便的相机和摄像机、创新型IT产品以及针对在家或处于移动状态用户的移动技术,它们都在三星为2011年CES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一亮相。  相似文献   

14.
近日,携升级3D系统的长城五星3D显示器Z2599 3D-W全面进入市场,升级后的长城Z2599 3D-W显示器将支持全新的一键2D转3D技术,用户可以完全摆脱软件和驱动设置,方便使用的同时,也减少了2D转3D的兼容性问题。长城Z2599 3D-W采用16:9比例的23.6英寸面板,点距为0.276mm,  相似文献   

15.
奇苑杂谭     
让你“大跌眼镜”的视界革命—Sharp LL-151-3D Sharp在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方面的“修为”是人所共知的,这一次,Sharp又让人们“大跌眼镜”,美国夏普公司不久前推出了一款型号为Sharp LL-151-3D的新产品,它是夏普第一款带有“Sharp 3D LCD”技术的独立显示器,它无需3D眼镜,就能让用户观赏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三维立体图像,并让人感觉身处其中。另外,Sharp LL-151-3D还能通过一个按键在2D和3D模式之间切换自如,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下使用,譬如制作报表、文字处理或撰写电子邮件时就用不着3D模式。夏普希望能用这台独特的显示器打入以往的3D解决方案市场,这部分市场目前主要使用3D眼镜和其它一些技术进行3D应用。拥有某些  相似文献   

16.
《电脑时空》2011,(5):42-43
人类对科技的渴望探索从来都是无止境的,《阿凡达》的热潮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3D显示这个热点上,其后主流显示器品牌的3D显示器纷纷亮相,但时至今日,价格高昂的快门式3D显示器并没有被用户所普遍接受。究其本质,无非是定价虚高、舒适度差等因素,让普通用户无法接受。需要具备那些特点和优点才能俘获普通用户的芳心呢?  相似文献   

17.
英姿 《电脑自做》2007,(3):14-22
在2001年时.玩家心目中最“高端”的显示器还是“17纯平”:到了2003年.一些玩家藉15寸液晶进入了新的视觉天地:至于液晶显示器的市场份额首度超过CRT显示器.则是在2004年。2006年是液晶显示器真正当家作主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随着硬件发展速度的提升,无数新装机用户和升级用户都抛弃了原有的CRT显示船.投入到液晶的怀抱当中.“全民液晶”的风潮已经席卷神州大地。在2006年.我们看到了“面板派”。“响应时间派”与“色彩派”之间的口舌之争:看到了玩家,商家们对19寸宽屏,20寸宽屏的褒贬抑扬。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看“得更舒服.那么在2007年,我们该要一台什么样的显示器?  相似文献   

18.
Orlane 《微型计算机》2008,(15):20-22
也许你对目前的显示器已经很满足了,但你有没有想过3D显示器会是什么样子?是否真的能显示三维立体影像?可能你还认为3D显示器离我们还很遥远,不过今天我们就为你带来了一款3D显示器,这既是ZLMAN 220W。从2D到3D,从平面到立体,它空间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就是本文将要探寻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个人电脑》2012,18(2):115-117
3D显示器在2011年成为市场最热门的关键词,各大厂商为了在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纷纷发力,3D产品出现井喷式增长。受惠于3D显示器的流行,在2011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中,三星继续领跑市场,与其他品牌的关注比例差距仍然较大。AOC紧随其后,关注比例获得较大的提升,稳固自己地位的同时,逐步争夺第一名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动态     
三星推出S27D360新款显示器 “追剧”是时下年轻人最常选择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一款好的显示器能在看剧之余给使用者以更好的感官享受,三星的悦彩S27D360就是一款很好的选择。三星悦彩S27D360机型采用三星原厂PLS广视角面板,在PLS广视角面板178。广视角的表现下,可完全摒弃普通面板侧视时出现的“色彩漂移”现象,充分满足各类用户的视觉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