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镍-磷-纳米颗粒化学复合镀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镍-磷-纳米颗粒化学复合镀的研究情况。阐述了镍-磷-纳米颗粒化学复合镀的机理、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纳米颗粒的分散、纳米复合镀层的结构和性能。指出了纳米化学复合镀在今后的研究方向———纳米颗粒的分散和功能性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2.
化学复合镀镍-磷-氧化铝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进一步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性能,在镀液中加入氧化铝粒子制度得镍-磷-氧化铝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速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镀液稳定性好,所得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优于镍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特快镍刷镀液(TK-Ni)及两种不同纳米颗粒含量的纳米Al2O3/特快镍复合刷镀液(10n/TK-Ni和30n/TK-Ni,其中前者纳米颗粒含量较少)在刷镀过程中的温度和密度变化及复合镀层厚度的变化,解释了纳米颗粒的加入对镀液温度和密度的影响及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刷镀过程中含纳米颗粒的复合镀液的温度和密度均较高,且二者均随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升高;随刷镀过程的进行,镀液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复合镀液密度在刷镀时间达30min后出现回升现象;复合镀层沉积速度较快,且镀层沉积速度随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分散方法对纳米颗粒化学复合镀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研究了多种分散方法对纳米复合镀层中的纳米颗粒分散性的作用;探讨了力学的、物理的及化学的方法对复合镀层的纳米粒子复合的影响以及对复合镀导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分散方法可以使纳米粒子充分分散、分布较均匀,而且镀层复合量也较高,从而使镀层表现出较好的组织及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刷镀技术将纳米级金刚石微粉与快速镍镀液经过特殊的分散工艺后,制备成含纳有金属刚石的复合镍刷镀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纳米级金刚石微粉的镍基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快速镍镀层有明显提高,耐磨性比快速镍镀层提高了两倍多,耐劝摩擦系数却降低了40~50%。  相似文献   

6.
化学复合镀中金刚石颗粒的分散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镀槽结构与搅拌速率对镀液流场和镀液中金刚石颗粒分布特性的影响,并制备了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槽结构与搅拌速率对镀层中金刚石含量、粒径分布以及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槽中添加挡板和提高搅拌速率,可以明显改善镀液流场的均匀性,有利于金刚石颗粒在镀液与镀层中的分散与均匀分布,显著提高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当镀槽中有挡板、搅拌速率为600 r/min时,所制备的微米金刚石–镍–磷复合镀层经400°C热处理1 h后,显微硬度高达1 442 HV,镀层几乎无磨损。  相似文献   

7.
DXZHL-59车辆平衡肘与两轴承内圈接合面严重磨损,不能保证车辆正常使用。本文利用电刷镀技术将纳米级碳化钨(含Co10%)颗粒与镍镀液复合后,制备成含纳米级碳化钨的复合镀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纳米级碳化钨颗粒的镀层的显微硬度比镍镀层有明显提高,在修复平衡肘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Ni-P-纳米金刚石化学复合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制备的粒度150 nm以内的复合镀用纳米金刚石悬浮液进行了Ni-P-纳米金刚石化学复合镀研究,研究了工艺条件包括纳米金刚石加入量、搅拌方式、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组合的加入对复合镀镀速和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化学复合镀要求镀液有更好的稳定性;镀速与搅拌方式有关,并且随纳米金刚石的加入而提高;组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镀层性能提高明显;表面形貌分析观察到镀层中纳米金刚石分布均匀,颗粒在100~2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9.
镍基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镍基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复合镀层的沉积机理、纳米微粒在复合镀层中的作用机理、纳米微粒在镍基镀液中的分散以及镍基纳米复合镀层的种类和性能。指出了纳米复合镀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含纳米粉镀液的电刷镀复合镀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粉的镍基复合镀层,对该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C粉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快镍复合纳米SiC镀层的摩擦因数低于快镍镀层的摩擦因数。镀液中纳米SiC粉和添加剂浓度增加时,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有降低趋势。与快镍镀层相比,快镍复合纳米SiC镀层的耐磨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还采用光学显微分析(OM)和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对该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和元素分布特点,并提出了纳米SiC粉与镍共沉积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纳米化学复合镀技术是制备复合材料新方法,主要介绍了纳米化学复合镀镀层形成的吸附机理和前提基础,综述了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功能特性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影响纳米化学复合镀镀层制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纳米化学复合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镍磷合金镀液中不同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含吡啶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镀液具有较高的阴极极化度、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镀层光亮度,而且所有这些性能均优于用果糖作添加剂的镀液。  相似文献   

13.
可溶性阳极电刷镀纳晶Ni-P-SiC复合镀层的耐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溶性镍阳极电刷镀方法,在铜片上制备了Ni-P纳晶镀层和Ni-P-SiC复合镀层,镀层表面平整、致密、无裂纹.纳米颗粒的加入没有改变镀层的纳米晶结构,对镀层磷含量影响不大.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试验表明:纳米SiC的加入起到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添加纳米颗粒后镀层磨损方式由黏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4.
Ni-P基纳米化学复合镀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Ni-P基纳米化学复合镀层沉积机理、结构、性能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目前纳米化学复合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镀液的稳定性、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综述了纳米化学复合镀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镍磷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表面耐磨防腐技术在工业领域不断推广使用,化学镀镍磷镀前技术直接影响到镍磷化学镀镀层质量,本文对化学镀镍磷镀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不锈钢为基体,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P合金,然后在镀液中添加TiO_2纳米粒子制备出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以镀层硬度、孔隙率、磷含量、沉积速率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TiO_2纳米粒子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纳米TiO_2后,镀层硬度增大、孔隙率降低、磷含量增加。TiO_2纳米粒子的最优添加量是0.50 g/L。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含纳米WC粉的电刷镀的复合镀层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用合纳米WC粉的镍镀液可获得WC粉弥散分布的复合镀层。复合镀层中纳米WC粒子复合量随镀液中纳米WC粒子含量增多而增多,当纳米WC粒子含量增加至20g/1时,复合镀层中WC微粒复合量增加不明显;纳米WC粉对复合镀层具有弥散强化作用,可有效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18.
复合镀层电刷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刷镀溶液中加入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不同溶性固体非金属颗粒,通过电刷镀工艺沉积而获得硬度较高,耐磨,耐蚀,自润滑的复合镀层。在天龙4#-4快速镍刷镀液及天龙6#-6非晶态镍磷合金镀液的基础上,就其镀液组成,添加剂等条件进行了试验,选择,并对加入的固体颗粒的分散数量,颗粒径的大小进行了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形成了完善可行工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纳米化学复合镀施镀过程中纳米颗粒分散问题,设计并研制了可控制空气流量的搅拌装置,研究了空气搅拌强度对n-Al2O3/Ni-P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搅拌强化了纳米颗粒在镀层中的分散.搅拌强度为80 L/h时,纳米化学复合镀层最致密,为典型的胞状结构,镀层中纳米Al2O3含量达到1.13%,镀层硬度可达628 HV,镀层孔隙率等级为9级.极化曲线显示,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流(9.963 μA/cm2)远远小于Ni-P镀层,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0.
在电刷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或几种不溶性的固体非金属颗粒,通过电刷镀工艺的沉积而获得硬度较高、耐磨、耐蚀、自润滑的复合镀层。在天龙4#-4快速镍刷镀液及天龙6#-6非晶态镍磷合金镀液的基础上,就其镀液组成,添加剂等进行试验,选择、并对加入的固体颗粒的分散数量,粒径的大小进行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形成完善可行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