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钢集团转炉炼钢分厂现有半悬挂式15t氧气顶吹转炉3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70万t,为全省转炉炼钢之最。由于建成投产时间较长,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较落后,根据南钢集团“八五”期间转炉炼钢产量达到90万t的目标,现有设备状况及设备生产能力均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对现有转炉炼钢车间进行扩容改造。其关键之一是转炉炉体倾动系统即主传机构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小型无缝管生产设备主要为φ100、φ76自动轧管机组。这些机组,大多由于管坯不足或设备不配套等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为开辟新的坯料来源,改革现有设备装备水平,提出如下小型无缝管车间改造的设想和同行研究商榷。  相似文献   

3.
前言武钢一烧车间是苏修在五十年代末期“援助”我国建设的大型烧结厂,所采用的设备比较落后,且不配套。根据“四五”规划期间重点抓挖潜配套,革新改造,以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生产能力的精神,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开展了群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国内铜、铝加工厂压延车间的工艺流程,给出了国内铜、铝加工厂压延车间内部散热量的计算方法,进而较精确地确定出压延车间夏季自然通风量,为铜、铝加工厂压延车间自然通风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特殊钢》1985,(3)
日本特殊钢厂将于明春完成对中型轧机车间的设备改造。设备改造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将拆除现有的四个机架,新设二辊可逆式轧机和立辊轧机以及加热炉。该设备生产圓钢、板坯和带钢,1981年曾进行了大改造,拆除了生产带钢的小型轧机,  相似文献   

6.
针对炼钢车间精炼设备能力不足、炉机不匹配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改进了生产工艺,采取了缩短LF炉加热处理工位炉时间、选用特定造渣原料、增加钢包底吹氩气流量等措施。改进后解决了炉机不匹配的问题,保证了矿板坯铸机年产160万吨合格钢水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德良 《鞍钢技术》1999,(11):1-4,8
鞍钢烧结总厂三烧车间自熔性烧结矿生产→高碱度冷烧结矿生产的改造是在原生产工艺基础上,增加了鼓风带式冷却机和一段冷筛分等设备,不仅改造工期短,而且节省巨额投资,为老企业改造探索出了一条边生产边改造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及低成本钢种的生产,对棒材厂型钢车间设备及工艺进行适应性改造,改造后,车间的年生产能力达到90万t。  相似文献   

9.
炼钢行业技术改造的长远规划规定增加氧气转炉和电炉炼钢的比例,并完全废除平炉车间。设计单位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平炉车间厂房设置相应生产能力的转炉和电炉有困难。在现有企业的厂区内建造新的炼钢车间(如果总图允许的话)比改造方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需要更大量的资金。  相似文献   

10.
南方铜公司诺兰达反应器的设计考虑到必须改造现有的熔炼设备并需要将生产能力按比例缩小到加拿大和美国现有诺兰达反应器能力的一半.此外,南方铜公司的反应器还需要与炉渣贫化电炉和固定二氧化硫的硫酸车间相联系。反应器本身的机械设计吸收了加拿大和美国现有设备的经验,从而使原有的一些问题得到新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成都钢铁厂小型材车间技术改造的小结和评价。文章简单介绍了车间改造的状况和改造的宗旨;重点阐述了改造的主要内容,工艺布置的特点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并对改造后的生产工艺,经济效果及今后努力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济钢第一小型轧钢厂φ250mm半连轧机组存在加热能力小、轧废多、轧机速度受限等问题。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并对加热炉、轧机、动力设备及辅助设备等进行改造,该车间的生产能力由24万t/a提高到40万t/a,产质量提高,各项经济技术经济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杨彦伟 《烧结球团》1993,18(4):50-52
通化钢铁公司现有8m~2球团竖炉两座,设计能力为年产酸性球团矿500kt。经过几年来对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改造,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设计水平。为改善通钢高炉的炉料结构,促进炼铁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以开坯为主的中型轧钢车间逐步改造成为以生产 H 型钢为主兼生产少量其它型材的轧钢车间的方案和步骤。其改建特点为:分期分步进行;每次改建停产时间短;较多利用旧设备使投资最少;不破坏原有生产能力,可保证安全过渡。国内这种类型的轧机很多,条件也多有近似,这项改造将为其它类似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管加车间经过一年的流程再造,现管子产量为5000-6000根/月生产能力,通过调整改造和两班工作制预期可达到月产管子11000根左右,基本满足事业部日常生产需求。随着今年生产任务的增加,管加车间需面临一年加工18条船的管子总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压延铜箔的生产工艺及关键生产技术,国内外高精压延电子压延铜箔产业发展现状,并从FPC、锂电池、高端PBC等压延铜箔的应用领域出发,分析了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序言玉野冶炼厂熔炼车间采用带电极闪速炉法从1972年1月投产,粗铜生产能力为101,000吨/年。1981年完成第一期改造工程,1984年完成二期改造,到目前已达到196,000吨/年的粗铜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轴承钢轧制新工艺及其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有铭  李曼云 《特殊钢》1991,12(2):44-48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7种轴承钢轧制新工艺及其特点与理论,阐明了轴承钢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和在线球化退火的理论。根据所提出的新工艺与理论,将现有轧钢车间进行适当改造,以建立新的生产工艺线或生产流程。对改善轴承钢的质量,提高轴承钢的疲劳寿命,节省能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建大盘条生产线是现有高线厂括宽产品范围,适应市场需求的又一新途径,本文阐述了在现有高线车间新建大盘条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及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各轧钢厂纷纷对原有主要用于开坯的初轧机进行改造。本文着重对将大规格圆钢.方钢.工模具扁钢等集于一身的大钢公司连轧机组的生产工艺改造情况进行了介绍,对特别是生产钢种均为轧制困难的特殊钢的初轧车间特别是特钢初轧车间的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