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训练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20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在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后进行才藤吞咽障碍7级评定.结果:老年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在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后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恢复了经口摄食,促进自立能力,达到援助患者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占86.7%,对照组痊愈11例,占26.8%,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5例,好转1例,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0例对照组显效及好转例数优于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显著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药熨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出现肩手综合征的患者90名,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熨治疗,综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应用中药药熨治疗.治疗前后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视觉类比评分法、肿胀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30%,治疗组为80.00%,综合组为93.30%,综合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药熨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康复组及药熨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辩证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粗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两组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2%和83.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0%和7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辩证针刺的治疗方法,比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除痹汤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12月收治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胸腰部垫枕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疗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床边牵引疗法,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胸腰部垫枕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疗法具有见效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导致进食困难,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以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2%-65%,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62.5%.吞咽障碍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可反复发生),甚至窒息死亡.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确切疗效,但康复训练介入时机及方法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疗效的进一步提高.我科于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康复综合训练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注射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骶髂关节注射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局部疼痛和全身功能方面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重症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74例重症颅外伤后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留置胃管护理,康复组除上述的护理,还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结论 早期积极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吞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有效果.方法:四肢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10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采用常规手术与药物配合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多种基于护理干预的多种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放松训练,健康宣教.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治疗组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6.0%,对照组优良率为70 0%,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临床护理能提高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疗效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及NFI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可以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实践探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2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采取针灸加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取纯中药口服疗法.两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8.33%,其中治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80%,其中治愈率为53.33%.以上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论:运用针灸加中药治疗失眠症,其疗效要好于单纯地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将78例脑卒中出现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照组不用针刺,采用理疗的方法加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配合整脊治疗颈源性头晕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效果与患者病程长短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取刃针疗法配合整脊治疗为观察组,60例采用单纯刃针疗法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病程≤3年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病程>3年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配合整脊治疗颈源性头晕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牵引以及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针刺、牵引以及推拿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3.81%),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滴眼液与炎琥宁合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有1例患者应用炎琥宁后出现胃肠道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与炎琥宁合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较好,使用安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音频联合超声波治疗肌肉注射后硬结的疗效.方法:68例肌肉注射后硬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音频加超声波治疗,对照组34例单纯采用音频治疗,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 82.4%,对照组治愈率为5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音频联合超声波治疗肌肉注射后硬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患者,均行常规内科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治疗后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n=40)治疗后给予早期康复综合护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估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综合疗法加中医辩证施治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综合疗法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24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现代医学常规综合疗法加中医辩证施治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引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疗效显著,临床医生宜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指导临床治疗.并认为观察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小剂量应用铁剂及氯化钾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偏瘫侧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ROM),记录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腕关节AROM、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FMA上肢部分评分的提高均比对照组显著.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优于仅应用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