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产生的机理与危害,就如何减缓超临界直流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生采取的措施,并摸索出防止氧化皮集中脱落堵管,造成高温受热面管子爆管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某电厂2×66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后屏过热器使用国产TP347HFG奥氏体不锈钢投产约6个月即发生大面积氧化皮脱落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认为国产TP347HFG奥氏体不锈钢在制作工艺上还有待优化和提高; 并建议国产TP347HFG奥氏体不锈钢用于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管材必须做内壁喷丸处理, 防止氧化皮脱落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另外, 认为给水加氧未采用自动投加可能是促使氧化皮提前脱落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T10钢进行980℃高温固溶、640℃高温回火的碳化物细化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对T10钢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疲劳断口观察,分析了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T10钢原始组织中碳化物的细化,可有效地细化奥氏体及马氏体,改善基体的塑性和强度,从而使T10钢的疲劳极限和过载抗力得到提高;疲劳断口形貌由准解理转变为准解理加浅韧窝.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形成及剥落原因,结合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炉末级过热器管氧化皮检测实例,提出预防和控制锅炉高温受热面管氧化皮脱落并堵塞爆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形成及剥落原因,结合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炉末级过热器管氧化皮检测实例,提出预防和控制锅炉高温受热面管氧化皮脱落并堵塞爆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La对纯净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稀土为微合金化元素,加入到纯净钢中,研究了La对纯净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稀土改善纯净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稀土La的加入,使氧化膜晶粒明显细化,与基体间结合力增强;明显改善了纯净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开封火电厂2×600MW机组扩建工程中锅炉受热面联络管内表面上存在氧化层的问题,分析高温下钢铁表面氧化层组织结构,比较3种铁氧化物的PBR比及膨胀系数,得到氧化层容易剥离的原因;并确认硫酸酸洗法可以有效去除受热面联络管内表面上氧化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T91钢高温空气氧化动力学,对其氧化层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X-Ray物相分析仪测试了氧化层的物相结构,利用热天平连续称重法对T91钢高温空气氧化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91钢高温空气氧化的动力学曲线符合对数规律,氧化速度低于1级完全抗氧化性的标准;氧化层由无晶界非晶体内层和细等轴晶与粗柱状晶的中层和外层组成,氧化层表层主要由Fe2O3构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爆管宏观检查与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分析、硬度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等分析某电站锅炉T91钢高温过热器泄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分析结果显示该T91钢高温过热器管失效的原因是因管屏长期过热后外径蠕变应变偏高、组织老化、硬度偏低、力学性能下降,同时弯管处易存在氧化皮堵塞和弯曲应力作用,最终发生爆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夏季高温时段热负荷大,火电空冷机组出力不足,发电煤耗高、运行经济性低等问题,提出空冷尖峰冷却技术.并结合尖峰冷却装置的型式,从其机理、技术特点、工程应用方案、应用安全性等方面展开讨论.结果表明:空冷尖峰冷却技术能够降低机组背压,减少煤耗,提高汽轮机机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电站锅炉炉管氧化皮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氧化皮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氧化皮剥落机理、原因、条件和缓解氧化皮失效的方法.阐述了氧化皮生成规律的有限元和试验模拟方法.研究表明,超温加快了氧化皮的生长,Cr,Si,Al的加入增强了合金抗氧化性能,减缓了氧化皮的生成;蒸汽侧氧化膜的脱落与其内的应力状态有直接关系,通过火电厂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缓解氧化膜的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分析天平连续称重法对T91钢550~750℃水蒸气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水流量为290~305 mLh-1的高温蒸汽下,发现T91钢氧化动力学低于670℃服从抛物线规律,670~700℃是过渡区,700℃以上服从双直线规律;T91钢在550~668℃下抗水蒸气氧化性好,随时间延长氧化速率均减小,随温度升高腐蚀加重;T91钢在超过670℃以上的高温水蒸气下其慢速阶段的氧化速率随时间延长不变,其值达到2级抗氧化性标准(0.1~1 gm-2h-1),抗氧化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温度超限监测系统的缺点,开发了一套在线监测锅炉高温受热面温度超限的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实时性强,使受热面温度的监测与机组运行管理同步.系统采用了B/S模式的参数设定方式,既简化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又增加了灵活性.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内容、结构和开发运行环境、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Q235钢热浸渗铝层的组织分析和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Q235钢热浸渗铝层的组织,并对其抗高温氧化和耐高温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渗层硬度可达1000HV,并具有较大的脆性,经扩散退火后,渗层组织和显微硬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温氧化和热腐蚀试验结果表明,渗铝Q235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相当,而耐热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发电厂自#1炉2007年7月投产以来,先后发生了多起爆管事件.其中末级过热器爆管5次,高温再热器爆管3次,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锅炉氧化皮形成、剥离及堵塞机理,探讨从运行控制、设备改造等方面控制氧化皮形成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Super304H属于新型奥氏体耐热不锈钢材料,越来越广泛使用与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高温过热器及再热器制造材料,具有极为优秀的高温蠕变强度、耐高温腐蚀和蒸汽氧化性能.虽然Super304H不锈钢材料在大型工业领域已经逐渐崭露头角,但实际上我国对它的研究并不深入,特别是对它的焊接技术研究尚浅,因此本文将简要研究一下Super304H不锈钢的主要焊接特点以及其焊接相关技术工艺,希望为确保大型机组安全生产运行带来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T91钢高温水蒸汽氧化层显微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火电厂发电机组的安全事故,深入研究了T91钢高温水蒸气氧化行为.根据氧化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X-ray物相分析仪对T91钢在高温水蒸汽条件下形成的氧化层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层脆性增大,破裂剥落部位为柱状晶部位;氧化层由内至外,Cr含量逐渐降低;氧化层生长方式以650℃~700℃分界,低于650℃,氧化层最外层出现须状晶芽,高于700℃,氧化层外层出现柱状晶芽和团簇状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组织变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07Cr17Ni12Mo2N奥氏体不锈钢试样分别在950,1000,1 050,1 100℃以0.05 s-1的应变速率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通过分析试验钢组织、断面收缩率曲线、抗拉强度曲线、断口形貌,研究镍对试验钢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镍后试验钢仍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热塑性有所降低,断面收缩率平均下降了18.87%;抗拉强度平均提高了12.39%.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奥氏体耐热钢TP347H的高温氧化行为,对现场高温管材及其产生的氧化皮进行了样本采集和特性研究,并利用自制实验室高温蒸汽氧化装置在800℃下对TP347H钢管试样进行了高温蒸汽氧化模拟对比试验.采用氧化增重法和最小二乘法得到了该温度下的氧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TP347H钢在800℃时的水蒸气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对所试验样品的氧化膜进行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氧化膜的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在外层中,氧含量从外到内逐渐减少,Fe含量由内到外逐渐减少;外层氧化膜仅含微量的Cr、Ni元素,在内层中Cr元素在基体和内层的界面处存在富集,与此同时该处Ni元素则显示出关联性贫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高温锅炉管道T92耐热钢在高温长时服役过程中的组织及性能变化情况,通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EDS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常规拉伸试验和微型杯突试验,研究了原始态及服役两年和三年的T92钢管的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服役三年后的T92钢组织上仍然保持马氏体板条形态,析出碳化物的数量和尺寸不断增加,且服役两年及三年后组织中除了原始态时的M23C6和MX相,还在原奥氏体晶界及马氏体板条界处析出大量粗化较快的Laves相.材料室温力学性能随服役时间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维氏硬度在服役三年后降低了13%,而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5.35%和4.19%.SEM断口形貌分析可知随服役年限的增加,断裂特征由韧性断裂向韧脆混合断裂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