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锅炉混煤掺烧的飞灰含碳量预测与运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电厂锅炉混煤掺烧的飞灰含碳量特性进行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自学习特性,建立了飞灰含碳量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检验样本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14%、1.19%和2.45%,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将锅炉运行调节参数作为优化目标函数的自变量结合全局最优的遗传算法,针对无印尼煤掺烧、1台磨煤机掺烧和2台磨煤机掺烧3种工况进行了寻优并获得了最佳操作参数,飞灰含碳量分别由原来的2.25%、1.96%和1.08%降至1.87%、1.69%和0.73%,表明印尼煤的掺烧有助于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同时,也对掺烧印尼煤工况下磨煤机或者磨煤机组合的选择进行了寻优,结果表明用B、C磨煤机进行掺烧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刘釭  瞿伟明  陈敏 《华东电力》2014,42(6):1233-1237
通过燃煤堆放试验及混煤掺烧试验,将特性互补的褐煤和优混煤在炉前进行混合后在炉内进行掺烧,通过对混合煤种特性的分析及混合煤种掺烧中经济性及环保排放进行综合评价,确认了混煤掺烧技术的可行性,为褐煤的掺烧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对混煤掺烧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也为混煤掺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燃料采购成本,某电厂拟掺烧石炭3500和神混4500等低热值的经济性煤种。拟掺烧煤种的煤质特性偏离现燃用煤种,影响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本文通过煤质化验分析、试验室试验、理论分析计算、现场制粉系统优化试验、经济煤掺烧试验和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等方法,对锅炉经济性煤种掺烧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石炭3500可磨度偏低,磨损特性严重,与制粉系统及锅炉适应性差,且掺烧后机组综合供电成本上升;神混4500燃料特性与电厂主力煤种接近,大比例掺烧时锅炉运行性能良好,机组综合供电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显著;电厂可将神混4500确定为长期掺烧的经济性煤种。本研究可为有类似掺烧需求的电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炉膛结渣,优化劣质煤掺烧和提高电厂收益,通过劣质煤掺烧比例、磨煤机组合方式、炉膛火焰温度、还原气体分布、SO2质量浓度、结渣行为等现场试验,研究了600 MW亚临界机组锅炉掺烧劣质煤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机组可采用3台磨煤机掺烧中高硫分煤的方式安全运行,最大掺烧比例为37%,锅炉未出现明显的结渣现象;在最大掺烧比例时,烟气SO2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但脱硫系统仍有较大裕度;经济性评价表明尽管掺烧小幅增加了供电煤耗,但劣质煤价格低廉使发电成本明显降低。现场试验和经济性评价方面的研究,为同类型机组优化掺烧劣质煤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褐煤掺烧烟煤混配煤特性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整合,提出计算分析模型和理论方法,确定褐煤混配煤参数特性分布规律,采用量子粒子群理论对参数方程进行校核计算.同时,采用分区段计算的循环流化床(CFB)炉膛传热模型和序贯模块迭代的锅炉热力计算总体算法,对燃烧不同褐煤掺配比例混配煤的CFB锅炉进行变煤种、变工况热力计算,分析褐煤掺烧比例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掺烧比例范围为50%~70%,并对高比例掺烧褐煤的大型CFB锅炉运行性能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锅炉热效率提高了2.045%~3.174%,综合厂用电率降低了0.458%~1.12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几种常用煤种的特性和配煤掺烧方式,丰城二期电厂进行了锅炉现场掺烧优化调整试验,分析其对锅炉效率、安全及经济性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配煤掺烧方案,提高劣质煤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电成本,并为锅炉日常运行和后期电厂进煤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神华煤容易结焦,单独燃烧可能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在一台容量为1025t/h的双炉膛锅炉上,对容易结焦的神华煤和不易结焦的平混煤进行了分层掺烧的数值模拟和性能试验研究,在数值模拟中研究了炉膛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在性能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掺烧比例下锅炉燃烧特性、排放特性及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神华煤掺烧量的增多和分层时燃烧位置的提高将导致炉膛结焦倾向增大、Nq浓度下降,但对锅炉热效率影响不明显。并且在不同的分层掺烧方式下,二次风的配风方式有不同的优化值,应通过优化调整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发电企业配煤掺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运行实例研究,全面分析了火电厂常用的间断性掺烧、预混掺烧及分磨掺烧方式的特点,同时结合锅炉设计、运行特点及混煤燃烧特点,研究了掺烧方式与混煤燃烧性能的相互影响,最终从燃烧性能方面提出了入炉煤及掺烧煤种的煤质要求,同时根据掺烧煤种燃烧性能推荐了合适的掺烧方式并提出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不同掺烧方式容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配煤掺烧及锅炉运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300MW锅炉掺烧铜川长焰煤的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掺烧铜川长焰煤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掺烧试验和计算分析,重点分析了煤质变化时的锅炉结渣特性和汽温变化特性,提出了针对该厂的优化配煤方案和锅炉运行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MBF型中速磨煤机的调试程序、运行特性、运行优化以及密封环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12.
佟成功 《电站辅机》2008,29(4):33-36,41
文章介绍了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对负荷及磨煤机5个控制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优化磨煤机的运行工况,是保证磨煤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解释了各种因素对磨煤机出粉效率的影响,并对合理选择磨煤机半磨运行或单进双出工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新立 《发电设备》2009,23(3):181-187
介绍了2980t/h超超临界锅炉磨煤机和燃烧器的特点。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得到动态煤粉分离器转速、磨煤机通风量和磨煤机出力特性;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得到锅炉氧量、二次风配风、燃烧器摆角、磨煤机组合、变煤种和变负荷特性,优化了锅炉燃烧系统的运行参数,使锅炉和磨煤机性能指标达到了制造厂的保证值。  相似文献   

14.
火电厂球磨机制粉系统的自调整模糊控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火电厂球磨机制粉系统是一个典型的3输入-3输出系统。其输入为再循环风门开度、热风门开度、给煤机转速,输出为磨入口负压、磨出口温度、磨前后差压。各变量之间存在严重耦合,利用PID控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一种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各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利用模型控制公式进行了有效解耦,并且可根据运行状况自动调整各变量的偏差及其变化率在算法中所占比重。对各种非正常工况采用不同控制方案,有效预防了正压跑粉、堵煤等各种故障的发生。仿真研究及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运算简单,不涉及复杂的模糊控制规则,易于工程实现,用于实际电厂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磨煤机运行安全和停磨煤机后的备用或检修安全,对磨煤机入口热风调节门和热风隔绝门的结构选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某发电公司二期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工程投产后热风调节门的开度与通过的风量有较好的调节特性,热风隔绝门在停磨煤机关门后阻断了进入磨煤机的热风和热量,磨煤机内温度小于40℃,达到了停磨煤机后的备用检修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绮  潘挺 《发电设备》2011,(3):180-184
陈述了W型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美国B&W公司的燃料着火指数(IF),3种燃烧器及其适用的制粉系统,比较了燃烧器与磨煤机4种配置下煤粉的着火温度及着火热量,以及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在燃用低反应特性煤质时燃烧系统设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绮  潘挺 《发电设备》2010,24(3):180-184
陈述了W型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美国BW公司的燃料着火指数(IF),3种燃烧器及其适用的制粉系统,比较了燃烧器与磨煤机4种配置下煤粉的着火温度及着火热量,以及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在燃用低反应特性煤质时燃烧系统设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春昌 《中国电力》2012,45(10):48-51
依据石子煤的特性,分析了减少石子煤排量的利与弊,重点分析了制粉系统所减少的石子煤在进入炉内后的燃烧效率以及石子煤硫含量对高温腐蚀以及制粉系统和脱硫系统电耗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减少石子煤排量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石子煤是一种低热值、高硫分、难燃难磨的低品位燃料,其在炉内燃烧过程的热效率非常低。将石子煤送入炉膛燃烧,除了增加制粉系统电耗和脱硫系统电耗外,还将加重炉内的高温腐蚀或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综合效益有可能是负值。因此,减少石子煤排量应慎重,应加强对此方面经济性的定量研究,指导电厂正确控制石子煤排量、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专家模糊控制在球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对象 ,数学模型难以建立。以模糊控制、专家系统、自寻优理论和分级解耦理论为基础 ,针对各被控过程不同的具体要求 ,分别提出基于不同控制理论的控制策略。对温度和负压采用专家模糊控制 ,既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又能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刘锋  郭娟 《发电设备》2011,25(5):327-330
对某电厂2台1 000 MW机组的制粉系统从动态分离器转速特性、磨辊加载压力调整试验和磨煤机出粉量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影响磨煤机出粉量和单耗的因素,得出了磨煤机的经济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