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制备SiO_2包覆的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柠檬酸三铵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SiO2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SiO2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结果表明,SiO2成功包覆在Fe3O4表面,且饱和磁化强度下降,但矫顽力趋近于零,仍显示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颗粒,在强超声振荡下将其分散在煤油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技术,研究不同用量表面活性剂对Fe3O4磁性颗粒分散的状况以及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VSM振动磁强计对纳米磁流体颗粒的分散稳定性、饱和磁化强度、纯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Fe3+与Fe2+摩尔比约为3∶2、最佳反应温度40~45℃,表面活性剂油酸用量为0.6~0.9ml/g(Fe3O4)的条件下合成的油基磁流体分散均匀、性能稳定;测得的Fe3O4比饱和磁化强度为83.33 A.m2.kg-1,矫顽力为3.40 kA.m-1,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以有机硅油VPO705为基体,分别以乳化剂OP-7、油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磁流体;通过VSM、TEM、FT-IR等对磁流体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以乳化剂OP-7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磁流体,其磁性颗粒大小均匀,约为10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为50.63A.m2.kg-1,并且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在四种不同表面活性剂磁流体中磁性能最好;FT-IR结果显示四种表面活性剂都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上,修饰成功;热稳定性测试显示了以经乳化剂OP-7修饰的磁流体,经70℃30天的测试,其稳定性良好,没有沉降现象发生,其耐高温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磁流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Fe3O4@SiO2@Co3O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力计,对其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纳米粒子包覆结构比较完整,粒径约300nm,内核为磁性Fe3O4,中层为无定形SiO2,外层为Co3O4纳米线,具有海胆状三元核壳结构。该材料有望应用于具有可回收性的磁性纳米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步包覆法制备了具有多核壳结构的磁金复合纳米粒子Fe3O4-Au/pSiO2,所得纳米粒子单分散性好,粒径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50nm。经过表面保护刻蚀处理后,粒子包覆层呈多孔道结构,平均孔径为7.3nm。由于多孔道包覆层的存在,磁金复合纳米粒子出现了位于536nm处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光通透性。与未刻蚀纳米粒子相比,刻蚀后的多孔道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提高了13.3emu/g,达到49.6emu/g。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平均粒径小于10nm左右的氧化锫.用油酸对纳米ZrO2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工艺条件中油酸添加量对亲油改性效果的影响.按质量百分比油酸:乙醇:水=l:2:2的比例配制改性剂,油酸添加量为ZrO2的lO%(摩尔分数)时,改性的ZrO2粉体在二甲苯中分散稳定性最佳.通过FT-IR分析表明,油酸与纳米ZrO2是以氢键和共价键两种形式结合,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单分子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氧化铁红在高温下呈现不稳定性的问题,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使Si(OH)4和Al(OH)3均匀包覆在氧化铁红粉末颗粒表面, 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 Zeta电位测定仪对包覆前后的Fe2O3粉末颗粒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非均匀成核法可以制备出被SiO2和Al2O3包覆的Fe2O3复合粒子, 其技术的关键是如何控制反应溶液pH值和涂层物质沉淀的反应浓度, 以保持被覆颗粒稳定的悬浮特性.  相似文献   

8.
纳米稀土铁氧体磁性颗粒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湿化学方法研究制备纳米稀土铁氧体磁性颗粒,研究纳米稀土铁氧体颗粒制备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如pH和RE^3+等对纳米稀土铁氧体颗粒粒径及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纳米Dy铁氧体颗粒的形貌、粒度分布、晶型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轻稀土对Fe3O4颗粒的磁性有削弱作用,不宜掺杂;重稀土元素掺杂是提高铁氧体磁性颗粒磁性能的有效途径,改善磁性能的强弱顺序为Dy^3+〉Gd^3+〉Er^3+。制备的Dy铁氧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6nm,比饱和磁化强度98.27A·m^2·kg^-1,具有超顺磁特性。同时讨论了Dy^3+在Fe3O4的晶体结构中取代Fe离子增强磁性能的可能形式。  相似文献   

9.
碳包覆磁性金属纳米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出表面包覆碳膜的金属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通常被称为“纳米胶囊”。其表面包覆气密的碳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在甲烷气氛中蒸发各种磁性金属可获得具有良好物理化学性能的磁性纳米胶囊。对这种纳米胶囊进行了X射线衍射、X光电子谱、俄歇能谱、氧含量测定及HRTEM、磁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确定纳米颗粒新型壳-核结构的可靠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稀土磁性纳米微球Dy:Fe3O4@PHEMA-Tb为载体材料,丝裂霉素C(MMC)为模型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具有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等特点的稀土磁性药物微球(MMC-PHEMA-FMPMs).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制备MMC-PHEMA-FMPMs工艺条件对磁性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稀土磁性药物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固体永磁铁测试稀土磁性药物微球的体外磁响应性.结果表明,稀土磁性纳米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体外药物释放受pH影响较大,磁响应性显著,是靶向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