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程门是晚清景德镇浅绛彩陶瓷绘画的创始人,是为书画家在陶瓷上创作文人画之始创。程门原为新安画派的知名画家,早在咸丰、同治时就已名噪大江南北。他的陶瓷绘画,对景德镇的瓷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人们纷纷效法,颇极一时之盛。我们知道,书画与陶瓷皆有伪作,自古已然。程门的瓷画,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从一件风格有差异的程门名款的作品着手,再根据相关材料来考察,从而判别此作实是仿程门瓷画的高手之作。  相似文献   

2.
李俨 《陶瓷工程》2010,(5):36-37
程门是晚清景德镇浅绛彩陶瓷绘画的创始人,是为书画家在陶瓷上创作文人画之始创。程门原为新安画派的知名画家,早在咸丰、同治时就已名噪大江南北。他的陶瓷绘画,对景德镇的瓷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人们纷纷效法,颇极一时之盛。我们知道,书画与陶瓷皆有伪作,自古已然。程门的瓷画,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从一件风格有差异的程门名款的作品着手,再根据相关材料来考察,从而判别此作实是仿程门瓷画的高手之作。  相似文献   

3.
李收 《陶瓷研究》2011,(1):47-47
陶瓷经纪人李申盛一专多能,陶瓷评论颇有水准,颜色釉也颇有造诣,最近又发现他深具媒体记者的洞察力和独特视角。最近在了了亭网站看到李申盛的一篇小文,大致内容是去李一新老师工作室参观,偶然发现李一新老师工作室墙上的一张字条,上书“谢绝宴请,敬请谅解”,配上一张李一新老师专心作画的工作照。  相似文献   

4.
与谭玉伟相识已有若干年了,知道他在对书画篆刻艺术的探索上,是一位执著而又勤奋的艺术家。由于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原单位,接触的相对少了些,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又在忙些什么,但我相信他绝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相似文献   

5.
《陶瓷研究》2005,20(2):F0002-F0003
据《周易》载:“一秩为十年”,白居易《思旧》诗有“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句。《二秩珍赏图》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四位陶瓷艺术家为祝贺该所成立二十周年联袂绘制的一件纪念瓷。  相似文献   

6.
叶冬青是安徽黟县人,1923年10月出生,陶瓷美术家,专长陶瓷图案装饰,所绘金龙,惟妙惟肖,博有“画龙专家”之誉。他的作品色彩繁而不杂,讲究工笔描绘,特别是龙、风的装饰画面颇有神韵,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作品多次送国内外展出,多次获奖,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陶瓷产业发展,集50年的实践认识,讲点竹管之见,为引玉抛砖。2013年8月22日,在全国陶瓷人祝贺守智、晓庄60年陶瓷创作作品展上,我以“只要认真做到,一切都会美好”,讲了一些意见;又写了“张守智同志给我们的启示”,介绍了他为公兴业孕积人格魅力,是陶瓷人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陶瓷》2007,17(4):I0048-I0048
精益斋是由首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题名。公司有三千平方米展示大厅,展品品种繁多,主要以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作品为主。其中一批老艺术家精品之作,公司以发展艺术、开拓市场为首要,近年来培养出多位中青年作者。公司现有二十余位中老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既有传统艺术风格,又有新创意,格调高雅。  相似文献   

9.
邱裕华 《发现》2010,(5):1-1
前几天,我和一伙朋友外出聚餐。席间,一位年青人满腹牢骚、抱怨不断,他唉声叹气地说,他是那么的倒霉,仕途一直不顺,和人一起做生意又折了本,看来做什么都无望了。看到他那副颓废、沮丧的样子,真让人觉得他似乎一辈子都不会走运,成功距离他是那么的遥远。  相似文献   

10.
陈海澄 《景德镇陶瓷》2003,13(2):34-35,37
民国35年(1946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避暑,因需要一批精细礼品瓷送给盟国首脑,想召见一位景德镇的陶瓷专家,他向江西省主席王陵基作了交待。王接受任务后,找建设厅厅长胡嘉诏商议,胡便推荐了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校长汪王番。汪曾任瓷厂厂长,现在又当校长,成绩均佳。王陵基表示赞同后,胡电报景德镇,汪王番到南昌,胡嘉诏讲明了情况,随之电话报告了王陵基。临走时,胡叫汪不要紧张,说委员长对武官很厉害,对文人却很客气,叫你坐,你就坐,随便讲。汪王番坐火车到九江,住在九江瓷厂,汪的几个学生很高兴,给他出主意,并连夜赶制了一套米黄色卡机布的…  相似文献   

11.
《陶瓷研究》2003,18(2):9-9
唐代高僧鉴真(688——763年)东渡赴日考察佛学这一历史事实,是中日文化史上两国人民都很熟悉的一段佳话。鉴真在公元743年应日本留学僧荣睿与普照之邀,带领弟子五次出航,都因海上风暴阻隔,未能成行,以致使他双目失明。但仍未泯灭他的东渡意志,终于在公元754年春到达了日本奈良。  相似文献   

12.
高岩 《陶瓷工程》2009,(9):55-59
与谭玉伟相识已有若干年了,知道他在对书画篆刻艺术的探索上,是一位执著而又勤奋的艺术家。由于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原单位,接触的相对少了些,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又在忙些什么,但我相信他绝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相似文献   

13.
龙凤呈祥     
龙凤是中华民族在远古尊崇的图鹏形象,史中有“龙为瑞兽,凤为神禽”之称《周易》“飞龙在天,风鸣于世”之说皆寓意指盛世之象,吉祥之兆。适值二〇一二年壬辰之期,即民间俗称的“龙年”。由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少平先生策划。  相似文献   

14.
陈敏 《陶瓷研究》2003,18(1):13-16
《婴戏图》中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传统题材,有着深刻的社会形态和思想文化的背景。文章从传统理念和历代《婴戏》纹饰的剖析入手,结合作者对此题材的创作思维,进行了全新的现代审视。  相似文献   

15.
《发现》2014,(9):F0002-F0002
荷兰艺术家Arie Van’t Riet是一位拥有放射学博士学位的医学物理学家。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他用X射线拍摄透视的自然场景,结果令人吃惊,这些图像非常漂亮,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充满了另类的自然美。从此,他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前卫的新媒体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陶冶图编次》是中国陶瓷历史发展巅峰时期的技术文献,是陶瓷生产技术集大成之作,具有制瓷行业生产教科书的性质,是中国陶瓷技术发展史的重要见证。本文拟从分析该著诞生的历史背景入手,试述其诞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之大,瓷都陶都之大,优秀陶瓷艺术家自然很多很多。这一辑中,除我之外,自然都是非常优秀的。  相似文献   

18.
《陶瓷》2011,(10):I0001-I0001
几十年前,美国政府为了锻炼年轻人的体魄,腾出一块林地,由年轻人负责伐木。工人并不利用电锯来砍伐树木,而是使用传统的斧头。有一位年轻人来工作,第一天相当兴奋,眼看树一棵棵地倒一他就工作得更卖力。收工时,一位老工头来验收他的成绩后,告诉年轻人:“你的表现很好,共砍了十五棵树,我们开办以来一天最高纪录是十六棵,你再努力一点就可以破纪录了。”  相似文献   

19.
蒋益军 《江苏陶瓷》2010,43(3):55-55
在宜兴紫砂壶的造型里,有一类属于"花货",它们都是状自然之物,得自然之妙,传万物之神,作品既可观赏,又可实用,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你看那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岸上爬的,树上长的,都可以在紫砂壶的经典作品中找到它们的身影。小时候到姑妈蒋蓉家里玩,看到姑妈制的一件“蛤蟆水注”放在桌子上.上面爬着一只土狗子(学名:蝼蛄)在仓皇逃窜,因为水注的另一面爬着一只大蛤蟆,我以为是活的呢,用手一摸,方知是泥塑的,十分叹服姑妈的心灵手巧,从此也对紫砂花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情有独钟     
徐青 《江苏陶瓷》2000,33(4):33-33,36
雕塑这玩艺儿很尴尬。追宗逆源,在古代雕塑不过是“皂隶之事” ,没有绘画那么风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就有绘画与雕塑谁高孰低之争了)。各种画论、画史汗牛充栋,又有谁见过雕史塑论呢?相传也不过唐代名雕塑家杨惠之《塑诀》的片言只语。没有了“文化典籍”这个靠山,自然也难登大雅之堂了。 论起紫砂雕塑,一没有茶壶那么风光,二不如茶壶实用,不管是论历史久远,还是规模资质,似乎雕塑与壶难以相提并论。论宗说派,雕塑没有时大彬、徐友泉、邵大亨等祖宗压陈;说款论式,它不如茶壶有光货、花货、筋纹之名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