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京晨报 《硅谷》2013,(12):I0017-I0018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载人航天走过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熟的标志,就像小孩子成长在标记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国航天的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飞船十次升空,载着梦想出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2013,(8):54-56
关注"天神再度对接"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第5次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介绍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包括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  相似文献   

3.
《硅谷》2011,(23):197-198
<正>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11月3日1时43分起用了不到10分钟,与9月29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在近地轨道成功对接,掀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一页。正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闻讯后,第一时间发来贺电。11月14日19时左右,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在日照区开始第二次交会对接。20时左右,第二次对接成功。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在内蒙主着陆场安全着陆,神舟八号与天宫  相似文献   

4.
公元20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从此中国由宇航大国步入了宇航强国的行列。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为之欢欣鼓舞。中国航天计量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启动而起步,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一路走来,屡建功勋。此次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也是对航天计量系统工程的一次全面考验。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传统意义上的长、热、力、电等十大计量领域全都涉及到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硅谷》2013,(3):12-16
<正>1"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硅谷》2012,(14):I0010-I0012
<正>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里面到底都装了些什么?随着神九顺利返回地面,这一疑问最终得以揭晓。除了搭载青少年科普活动实验种子、科学实验微生物菌种及农作物种子、"来自太空的祝福"邮政品等物品,"神九"还在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时,从"天宫"上接回了一样神秘的物品"时间芯片"。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和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崭新的一页,实现了中华民族遨游太空的千年飞天夙愿.中国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俱乐部"的成员.举国振奋,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起步。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启了航天大国梦。随着1999年"神州一号"的发射升空,到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果发射和安全返航,  相似文献   

9.
中国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3天后,顺利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着陆,为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画上圆满句号。这次太空飞行,为我国航天史缔造了多项创举,包括首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飞行器工作和生活、首位女航天员参加飞行等,标志着国家载人航天技术不断超新突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I0001-I0001
<正>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程科学》2007,9(5):I0003-I0004
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大型复杂系统工程。黄春平和他率领的团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保持了载人运载火箭连续发射6艘飞船的发发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兑现了一个承诺,实现了一个梦想,谱写了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工业设计》2012,(7):55-55
神九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的精准对接,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这份成就有来自联想ThinkServer的有力支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在空间预定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体的技术,是完成航天器在轨组装、航天员定期轮换、货物运送、燃料补给、空间营救等任务的基础。空间交会对接分为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两种方式。而神舟九号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帮助中国全面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未来中国太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神舟九号飞船升空入轨后需经过2000~3000公里的飞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太空塑料包装从无到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表彰了为中国航天事业建立功勋的航天英雄,航天科学家,以及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其中就包含了太空包装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5):I0001-I0001
<正>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题: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一步人类航天史将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15.
《飞天》是一部励志影片。讲述中国了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为了飞天梦想,永不言败,坚持在载人航天一线奋斗20多年的故事,塑造了以张天聪为代表的航天员英雄群体,全面展示了宇航员的工作、生活情感、日常训练和太空升空,抢险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内容场景。让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伟大壮举的可歌可泣。为了展现人物的情绪转承以及故事的发展,再现恢宏的太空奇观,后期制作团队面对《飞天》高难度特效带来的技术挑战,在最大程度遵循科学理论依据的同时重新赋予了《飞天》美学上的壮丽,特别是片尾太空一场的描绘(见图1、图2),更是成为了是中国电影史上的补白作品。201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也是人类首次载人航天50周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推出《飞天》这部影片,既是向党的生日献礼,也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和人类历史上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6.
巴可公司参与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项目,为中国首次太空出舱行走提供了大型指挥控制投影显示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利用巴可多台SLM R12+投影机指挥控制神舟七号整个发射过程,监控其太空行走,一直到航天员乘坐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着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冷原子钟大幅提高太空时间计量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新华社电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16年成功发射入轨后已开展一系列科学任务。中国科研人员7月24日报告说,空间实验室搭载的高性能冷原子钟实现了超高精度,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高了1至2个数量级,有助推动导航和空间基础物理前沿研究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在天宫二号上开展了14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其中包括国际上首台在轨运行并开展科学实验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三大太空新闻,拉开了中华太空新纪元的帷幕。2001年1月10日1点0分,中国发射2号神舟飞船成功;2002年3月25日10点15分,中国神舟3号飞船升空,2003年1月5日19点36分,中国神舟四号飞船遨游太空胜利归来。三大太空新闻,给50亿普通地球人带来期盼:何时我也去游太空、访嫦娥?  相似文献   

19.
《工业设计》2012,(6):19-19
Virgin Galactic的太空船二号模型,主要由碳复合材料制成,目前联邦航天管理局(FAA)已为其动力测试飞行开了绿灯。该公司的飞船开发商Scaled Composites,已获得一个针对亚轨道商业飞船和白骑士二号运输机高空发射飞船的实验性发射许可。两年多来,Virgin Galactic一直致力于完善其第二代模型。尽管其他少数飞船也曾获得过发射许可,但多数是非载人的火箭,太空船二号是第一个获得发射许可的设计用于载人的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的第四活动领域。第四活动领域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改变昼夜节律等特点,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开发前景。以发展载人航天器为重点的、由航天员参与的载人航天技术是以对太空进行探索以及利用太空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技术,它是新技术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高技术密集的尖端科学技术。 文章从载人航天技术的概念、内容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意义三个方面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阐述,说明载人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还对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概况与未来的发展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