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处于"后申遗时代"的西湖文化景观是否坚持了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原则;是否处理好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机制条件……这些"后申遗时代"西湖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一、西湖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与审美意境杭州西湖享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相似文献   

2.
西湖风景属于“人化自然”美,是美的客观存在形态;西湖楹联以至一切西湖诗文属于艺术美,是西湖风景美的反映形态。难以计数的西湖诗文,是历代诗人和作家对西湖审美实践的产物。其中不少是对西湖风景美的深刻感受和有独特发现佳作,长湖山增色,与胜景共存。通过对西湖诗文的剖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西湖美的规律。近代著名书法家黄文中在杭州中山公园的“西湖天下景”亭题写的一副楹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短短20字,准确、鲜明、生动地概括了西湖风景的美  相似文献   

3.
<正>1 12世纪的杭州:因水而建的山水城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中国古代有关各地西湖的记载多达三十余处,人们却只记住了杭州的西湖,皆因苏轼的缘故。苏轼那句"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道出了宋代杭州的西湖与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以及岭南惠州西湖三湖并称、不分轩轾的实情。所谓"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三处西湖究竟哪个更出色,就连苏轼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三处西湖都是他一  相似文献   

4.
正杭州西湖园林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诗情画意的旨趣、人工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多种园林形式并存、浓重的宗教氛围闻名于天下;在杭州西湖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近代西方国家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湖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着中外民族的矛盾和冲突,中西文化在西湖产生了剧烈碰撞。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的举办,则是西湖与社会政治以及历史文化的正面碰撞,也再次表明杭州西湖及西湖园林在  相似文献   

5.
西湖甲子纪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奠东 《中国园林》2009,25(10):30-36
杭州以两湖为代表的风景园林,60年来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前,西湖呈现出一片残缺破败的景象.新中国成立后,西湖的发展经历了波澜起伏,大致分3个阶段,即1950-1965年:1966-1976年:1977-2009年.第1个时期,改变了西湖的破败面貌,奠定了现代西湖的发展基础;第2个时期,遭到了严重损害;第3个时期,国家盛则园林兴.改革开放促进了风景园林事业的大发展,西湖的综合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对杭州西湖园林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杭州湖变迁的全过程;分析了杭州西湖名闻天下的原因,即风景与城市的紧密结合以及诗词书画、宗教和社会变迁的推动和影响;指出了杭州西湖园林建设中存在着湖与城关系不太协调、建设性破坏、指导思想不足和经济效益与园林景观冲突的不足之处;说明了研究西湖历史对探究园林兴替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西湖园林建设中产生的恢复与保护并重、整体规划综合治理、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重视文化要素等新的思想倾向;同时对园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这两年杭州市对修复城市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对西湖的保护实施了有力的举措。两年时间投资将近20亿对西湖周边及其本身进行整治。环湖绿地动迁,恢复西湖水域;通过钱塘江引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提升西湖水质,现在西湖的水质达到自来水的标准,与杭州娃哈哈水质一样。同时我们深入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用生物治理方法恢复西湖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确保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坚决反对大广场、大草坪,坚持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城市的共生$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张建庭  相似文献   

8.
黄文柳  裘斌  卓泳 《城市规划》2015,(Z1):38-43
杭州西湖东岸城市发展与西湖景观的关系长期受到各界重视。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高层建筑快速发展,使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风貌格局受到威胁,由此推动了杭州对西湖景观分析方法的研究。21世纪初,杭州开始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替代以往的透视计算方法和计算机影像与照片合成法,建立了完善的数字模拟西湖景观分析系统,并应用于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包括对西湖东岸景观控制地区进行全域化基准高度校核;在规划阶段对城市重点区域开展西湖景观整体预评价;在规划条件制定和建设方案编制阶段开展专项景观评估等。下一步,杭州将集成规划设计与方案制定、项目审批与管理、遗产监测预警等方面需求,建立全阶段、开放式的西湖景观控制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7)
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记述了冬日前往西湖观雪一事,表现了其名士情怀与幻梦之感;而其另一作《西湖七月半》,在描写西湖观月的人与景背后,也同样传达出其对己对人的名士认同与对幻梦的留恋。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杭州西湖是中国最具有文化内涵的一座天然湖泊。千年来人们疏浚西湖,修筑堤岛,建造寺庙、宫殿和亭台楼阁,形成了今天西湖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历史遗迹,并留下了大量的广为传播的传说、诗歌等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古代理想风景的典范,历史上中国乃至亚洲其它国家有许多园林以它为蓝本建造。因为有西湖,杭州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被称作"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