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榜主随笔     
志云 《大众硬件》2000,(11):78-78
这些日子以来,除了拼命工作感到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摆在面前:居所离工作地点太远,交通就是个大问题,不过对于又年轻又有体力又没有Money的我来说,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自行车,天下何处不可去?同时安慰自己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这样我也就成为了京城大道上涌动的自行车洪流中的一个分子。每天轻巧穿行于这样的洪流中,竞也找到了久违的一份满足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一份开了头的稿子,却迟迟没有下文;一张待收拾的电脑桌,杂物却堆积如山;明知道马上就要迟到了,也要在床上多躺那么几分钟……。就这样,我们一边高喊着“我拖延我忏悔”,一边继续将自己躲起,如同一只脑袋埋进沙堆的鸵鸟,就像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写过的一段文字:“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这就是拖延症,几乎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是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爱机的故事     
初醒 《电脑爱好者》2004,(1):110-110
屈指算来,我和她已经相识5年了。这五年中,我看着她诞生。成长,在我看来她还处在童年,但在她的世界里,已经到退休的年龄了。而她仍在辛勤地、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看着她衰老的模样,我心中百感交集。 她出生时由于生活艰难,被老板从里到外简单地包装了一下之后,安排在一所学校附近的简易房里工作,由于出身卑微,刚刚出世就得面对严酷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 面对来来往往的逃课学生、不分昼夜的辛劳工作、恶劣的生活环境,她就这样在那个简易房中呆了整整一年。这一  相似文献   

4.
破网而出     
<正>网络开阔了我们搜索世界的视野,但同时也阻滞了我们探索生活的足迹。上一周我刚刚在微博上向公司的同事发了这样一条"提醒":"QQ、MSN、短信、飞信、E-mail、Facebook、微博……当工具越来越多,人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工作之外,你看看自己一天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都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干着一份清闲轻松的工作,拿着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资.在家看电视吃薯片来消磨时光。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的相似,仿佛是同样的电影片段在放映机里不停地重复播放。于是,在无聊的相似中我开始像一只不安分的小鹿在森林中想急切地寻找到一个出口。直到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个数码相机.建立了一个“东张”的日记网页,认识了一个网友,我的生活从此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6.
市场部负责展会的同事要出去学习十天,公司只好从行政部抽调我这个外行来负责十月份的展会。面对这样一份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我禁不住冒了冷汗。不过,我马上给自己打气:“小女子我可是久经沙场的,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呀?肯定能摆平!”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做网上商家给我带来什么了.我想是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份可以自给自足的收入,一个老公和一些极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梁子 《大众硬件》2008,(3):106-113
“这是个高手匮乏的年代!” 跟作者梁子在QQ里面闲聊的时候,我这样感叹了一句。梁子如此回复道:“其实有很多热爱电脑的人,因为很多生活的压力,都告别了每个时代的顶级我以前见过一个老哥,自己学汇编自己给硬件模块写信息,那个时候真是我的偶像可他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最后还是告别了他自己的辉煌,想想那些人,真的感觉很凄凉……还有那些焊工一流、懂电路、自己改造显卡核心、刷BIOS、改电容的人,想想他们,才是真正的高手。还有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可惜很多高手现在都废了,就是因为现实生活啊!”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那种高手吗?还存在那种高手吗? 白天烤着鱿鱼串的梁子,就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中,默默地坚守着一份对电脑的热忱。而这份热忱,进一步激励他在显卡超频版满天飞的今天,用自己的方式再度对显卡进行了性能挖掘。而梁子的这份狂热,和由此所写的文章,为这个日渐式微的DIY时代奏响了一曲悲歌。 谨以这段话纪念那些曾经的高手们,并为正在诞生中的高手们喝一声彩。  相似文献   

9.
职场中的自卑若处置不妥,会对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测试:下面这个测试是根据您一周内的情绪体验,根据实践活动回答A:非常符合;B:符合;C:不符合;D:很不符合1.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2.我感到自己有许多好的品质3.归根到底,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5.我感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6.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10.
hander 《微型计算机》2007,(11Z):66-73
一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下班得比较早!你惊讶什么?现在做哪个工作不是起早贪黑的,如果你还有体力或时间来自己做饭吃,那你已是生活在阳光地带了。借着一些余晖,我们这儿还有几天比较正常的工作时间,这样不至于让中华渊远的饮食文化失传。由于常常下班比老婆晚,所以洗碗、清理厨房等善后工作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相似文献   

11.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去做什么“软件更新员”,那绝对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不喜欢那种细腻、单调的复制、粘贴工作,我认为那是没有任何挑战和创造力的。实际上,当初决定为一家刚刚诞生不久的软件新闻站更新新闻,我的初衷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网站刚开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朋友管理,谁有空谁就更新。后来网站规模扩大后,更新就按时间段来分配了。那一段日子,我和我的站友们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事情:辗转于国内外著名新闻网站,查看常用软件是否有版本更新,编译外文新闻,发布到网站上。如此反复,工作机械而枯燥,我们就像…  相似文献   

12.
辞旧迎新,转眼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对这个全新的一年,你一定也充满了期望。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和我一样,为了新年能有个更好的开始,奖励给自己一台新电脑或趁新年之机,重新安装一份干净的系统,令你的机器焕发青春。这里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数据迁移全攻略,让你轻松来一个“乾坤大挪移”,将自己喜欢的配置/数据,快速、安全地平移到新工作平台上。  相似文献   

13.
李前 《软件工程师》2007,(12):16-18
<正>很多人都说我比较固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这是我的优点,我觉得那就是一种执着。说起来,刚好是我的固执成就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固执成就的第一份工作我在大学里读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其实就是些基础理论,找工作有点困难,加上我自己心高,一般的工作也不屑去做,所以毕业之后很长时间我都没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4.
《数码时代》2013,(6):1-1
一年了。每当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都习惯在心里默默地记上一笔,等很多时间以后,再旧事重提,假装缅怀。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一个月的时差,但桌上十二本印有我名字的iWo却不合时宜地提醒着我:一年了,像那些装腔作势的人们一样,感叹点什么吧。  相似文献   

15.
生活说明书     
《电脑迷》2011,(7):86-87
如果不会生活,就翻翻生活的说明书。【拖延症】看着工作任务、论文、作业就烦,能拖一秒是一秒,总觉得自己很忙,但又确实没有可忙之处,Deadline之前一秒钟还在玩围脖,心里虽然很焦虑,但还是想"再等等,就一下下"不愿意睡觉,喝杯水转身看部剧,不知不觉就拖到了两、三点,你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6.
新员工提示 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这些都是再常见不过的办公设备,他们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偶尔也会给我们找些小麻烦。比如经常卡纸,同时也卡住了我们的工作。这时候肯定很窝火吧!我们应该尽可能学会自己处理这些问题,一来是在工作上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二来还可以展开不错的“卡纸外交”哦!所谓“卡纸外交”,就是当办公设备出现问题时,别的同事搞不定了,我们赶紧上去帮一把,虽是举手之劳,往往能让同事感觉雪中送炭。这一招对于初来乍到的新人来说更是重要,通过帮同事处理一些小故障,迅速增加亲和力,更快融入新团队。  相似文献   

17.
叶勇 《电脑爱好者》2011,(21):62-62
在职场打拼大家会不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明明比同事更努力,却总得不到主管的重视;辛辛苦苦熬夜写出的程序,领导看了只是一笔带过;在公司里明明自己很有资历,却不如新来的“吃香”?最关键的是经理总是不和自己谈加工资的事!如果以上这些不幸都曾部分或全部发生在你身上过,恭喜你,你已经是IT职场透明人团队中的一份子了。作为80、90后富有闯劲的我们,怎能安于现状?本来找份工作就不容易,再加上工资待遇老是落后,岂不是愧对大学的学习吗?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8.
吴晓灵把自己的才华和青春全部献给了金融改革和中央银行事业。"离开领导岗位是一个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新起点,我将尽自己所能,继续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也会为自己安排一个平和多彩的生活。但我的心永远和大家在一起。"这是吴晓灵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身份在全行大会上的讲话。最后由于年龄原因,吴晓灵卸去了副行长之职。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和老板说再见了,因为种种原因辞职,导致种种借口自我安慰,总是这样。像我这种年纪的男人,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似乎就不是一个好男人,有时甚至连一个好人都算不上,不知这是什么社会逻辑。家人对我还是很理解,毕竟,有我这种孤傲怪僻性格的人一定有很多,总不能把自己否定,日子也要过下去。我也曾想过再去应聘一份工作,可是日子一长,因为人际上的冲突反复下岗再上岗,我开始害怕了。  相似文献   

20.
《数码世界》2007,6(11A):54-55
我生活在钢铁森林中,有着工蚁般的工作节奏,虽然充实,但是在这大都市我总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游子,远离了家乡,远离了自己的理想。孤独中我凝思,既如浮萍,何不一世漂泊?既然无家,何不以天下为家?看着天高云淡,环顾陌生的人群,没有一个环境可以把我束缚,一颗跳动的心永远充满着探索的激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