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彦  潘利 《新纺织》2005,(2):45-47
结合羊毛和大豆蛋白纤维各自优良的性能,采用羊毛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开发出高档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文章主要描述了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生产中的染料选择、染色工艺流程以及衬衣面料从条染到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工艺的主要技术要点。该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系列产品既保持了羊毛纤维原有的丰满、滑糯手感,又充分体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半精纺毛棉丝混纺衬衣面料的开发过程及其纺纱工艺、织造规格设计以及整理工艺要点。该产品充分利用了半精纺技术和半精纺原料使用多样性的特点,将羊毛、棉和绢丝3种性能优良的天然纤维进行混纺织造。着重探讨了毛、棉和绢丝混纺休闲衬衣面料的整理新工艺:介绍了气流洗特点及使用气流洗工艺改善半精纺衬衣面料手感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详细介绍了运用新型低温潮交联整理技术提高半精纺衬衣织物抗皱性能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3.
精纺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彦  潘利 《毛纺科技》2005,(2):43-45
结合羊毛和大豆蛋白纤维各自优良的性能,采用羊毛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开发出高档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文章主要描述了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生产中的染料选择、染色工艺流程以及衬衣面料从条染到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工艺的主要技术要点.该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系列产品既保持了羊毛纤维原有的丰满、滑糯手感,又充分体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机理以及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甲壳素纤维与山羊绒纤维混纺时染色性的差异及解决办法,介绍了甲壳素羊绒纱的试纺过程、工艺注意事项。以抗菌羊绒衬衣面料为例,介绍了织造工艺以及后整理工艺,分析了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运用天然羊毛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开发研制出高档大豆衬衣面料系列产品。文中主要描述了该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染色、织造、后整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筛选得到2种纺织品远红外蓄热保暖功能后整理剂,对3种衬衣和裤子全棉面料进行后整理,并对整理后的面料进行远红外及其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整理后3种全棉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和远红外辐射温升这2个评价指标都分别大于或等于标准中的标准值(0.88和1.4℃),符合远红外纺织品的要求;并对整理前后面料的触感、水分扩散、机械强力、透气等性能进行了测试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00年,色织产品作为服饰用品将在以下方面保持一定地位.1.男士衬衣领域男士衬衣将仍然是色织高档府绸面料的主要市场,特别是低特纱的色织面料仍将作为名牌衫衣不可缺少的优选面料.2,内衣裤领域纯棉泡泡绉布等产品仍然是该类服装优先考虑的面料,特别是在美、日、欧的睡衣市场方面将拥有较大的消费群.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机理以及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甲壳素纤维与山羊绒纤维混纺时染色性的差异及解决办法,介绍了甲壳素羊绒纱的试纺过程、工艺注意事项.以抗菌羊绒衬衣面料为例,介绍了织造工艺以及后整理工艺,分析了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丝光羊毛与毛型大麻纤维混纺开发夏季衬衣面料。为了保证成品的性能良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分析探讨了在染色、纺纱、织造和后整理工序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生产过程中发现:除了纺纱工序生产较困难,断头率很高,其他工序的生产都比较顺利。成品的手感柔软舒适、色泽柔和,在保留传统精纺毛织物风格的同时,增添了滑爽的效果,且织物具有明显的大麻纤维效果,经过测试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基本满足客户要求,适用于夏季衬衣面料。  相似文献   

10.
<正>兰精公司继2013年9月推出棉混纺概念"天然的结合"后,在2014年将继续此推广活动。在2014年3月3-5日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兰精公司重点推介天丝棉混纺衬衣。衬衣这种贴身服装一般选用天然材质,其中棉布衬衣最受消费者欢迎。在传统衬衣面料中加入天丝可带来众多好处:(1)天丝光滑的触感可提高面料的湿气管理功能和亲肤性能。(2)使面料更易于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