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更正启事     
<正>《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第5期第119页,《大粒径卵砾石地层盾构刀盘选型及适应性评价》一文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应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110-112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历经多次修改与改编,进而凸显不同阶段"时髦文化"的特质及社会影像化的需求,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本人与作品变迁的内在裂隙。侠义情感和民间文化的革命转化成为《铁道游击队》的文本修改、版本传播和艺术改变的核心内容。作者刘知侠在文化与政治的夹缝中坚守着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其潜在写作在总体上消融了革命二元对立的强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
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是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卡夫卡的创作不仅深刻地反映出"现代人的困惑",反映出他们的异化、恐惧、危机、孤独的切身感受,而且以其精湛的艺术,对现代西方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他被尊奉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悲哀的情绪流露中,完成对人和现实的审视。本文通过表现主义分析《变形记》中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荒诞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正书籍信息书名: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作者:坂本一成/塚本由晴/岩冈竜夫/小川次郎/中井邦夫/足立真/寺内美纪子/美浓部幸郎/安森亮雄译者:陆少波校对:郭屹民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879703出版时间:2018年7月何为"构成"(composition)?在《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一书中,"构成"意指"深藏于人  相似文献   

5.
清初陈淏子《花镜》中的"种植位置法"与明末王象晋《群芳谱》中的"雅称"都是成书时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经验与实践的结晶之作,特别是"种植位置法"对其后我国园林以及日本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产生巨大影响。在介绍《花镜》与《群芳谱》的作者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花镜》与《群芳谱》的版本学研究,并通过二者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种植位置法"是在参考"雅称"的基础上,加入了当时植物配置的手法与作者本人的经验编写而成。旨在揭示"种植位置法"与"雅称"在我国种植设计方面的价值,以期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推广利用并发扬光大。此外,《花镜》填补了明代计成(1634年)《园冶》在园林植物、特别是在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方面的空白,可以将《花镜》与《园冶》并称为中国传统园林基础理论的2本专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在"语言学转向"之后,普通语言学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转移到了符号学身上,符号学则在语言意义研究上极大推动了普通语言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方法创新与方法论价值。符号学巴黎学派处于基于语言学模式的符号学高峰,在意义问题研究上纠正了传统语言哲学的意义外在论,其不再通过语言及其意义来认识世界,而是认为世界本已意指化,意义与符号不可分离,从而形成特有的语言学方法,即语言符号论、话语理论、意义分层观等三种思想创新和语义结构分析法、意指实践分析法两种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十分擅长"场面化"描写,通过这种描写手法,使"虚"和"实"之间,有了对照和一条沟通的桥梁;文章中对于同一个客体的多种人称变化,不仅使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用情之深,而且让我们亲身体验作者情感变化的激烈过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一切文本都是意指表征系统,拥有特定的诠释空间。不同性质的文本具有不同规模的诠释空间。相对于其他文本,文学文本的诠释空间较大,诗歌文本的诠释空间更大,因为诗歌的意指表征颇类似于梦的文本,有着高度压缩的诠释空间。中国古诗由于其特殊的文言形式和赋比兴的表达方式,其意指表征机制使文本转化成一种自我生成的书写机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诠释空间,形成了一种堪称"开放场理论"的内在逻辑,该逻辑在中国诗歌之源《诗经》中有着集中的体现。使用现代诗学的研究方法,对《诗经》已有的阐释和可能有的新阐释进行探讨,分析一些名篇的开放性意指和表现方式及其文本机制,有充分概念性根据提出中国古诗的"开放场理论",以建立中国古诗阐释的开放诗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其擅长于运用具有奇幻色彩的文学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代表作品有《饥饿游戏》、《地下城》系列等,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百大影响力人物"。在小说《饥饿游戏》中,作者苏珊·柯林斯以虚构的大灾难后的北美洲帕纳姆国为故事发生发展的背景,讲述了作为"贡品"参加"饥饿游戏"的少男少女特殊的人生际遇,其中以主人公凯特尼斯、皮塔等人物的"游戏"经历为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线索。本文通过对小说《饥饿游戏》中各个典型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苏珊·柯林斯在对典型人物塑造过程中所表述的现实意义,展示作者为美国文学创作与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70"后作家弋舟的三篇长篇小说——《蝌蚪》《战事》《跛足之年》中都有一种叙事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小说中人物的逃离行为带来的。人物逃离背后指向的是作者对文明与野蛮的反思与批判,而且,通过小说中人物整个的逃离轨迹,反映出人物以及作者自身关于何处是"故乡"与"他乡"的巨大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1.
寻找家园     
家的形态及其所有内涵构成了我们被在其中的那个整体,我们被"家"以及我们对"家"的物质和精神的理解所包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的阐释》一文中这样阐释"家园":"‘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0):81-82
西方传统的道德批评通常依据当时社会所默认的道德标准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做出判断,强调文学对人的教化。而韦恩·布斯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此提出了辩驳。本文将聚焦"自我重塑"、"叙述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等相关理念,借助韦恩·布斯的文学伦理学理论来解读朱振武归类下的爱伦·坡道德内省小说《威廉·威尔逊》、《黑猫》、《泄密的心》。以期对伦理批评的核心术语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为今后的爱伦·坡研究和解读提供更丰富的视野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243-244
本文围绕《论语》在探讨朋友交往时对维系个体独立和尊严人格的看重,探讨《论语》中的友道观。从"无友不如己者"出发,梳理子张与子夏对"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这一观点的交锋,阐述择友的标准及良友的特征"忠诚、信实、正直(直爽)、见识广博、怀敬",及以"仁义"为归宿的交友方式。进而分析《论语》关于朋友交往时对人格独立性、个体尊严与灵活性的强调,并针对现代生活择友和朋友相处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在吸收《论语》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作者对交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8)
<正>薛永年在谈论中国画之美时,提到中国画创作讲究"仿佛有声",强调视觉的转化。"仿佛有声"意指在中国画创作中,通过视觉形象的刺激,传达出听觉上的感受,即艺术心理学所说的艺术通感。中国画与音乐之间,本有相通之处。音乐以抒情为主,欣赏音乐需要作者与听众的想象力与文化底蕴,以激发情感上  相似文献   

15.
正1引子——"再"的由来自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于2008年11月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的概念以来,"智慧××"热情不减、方兴未艾。然而,究竟何为"智慧化"则表述不一,至今尚无明确定义。为此,笔者曾著《云端俯瞰智慧化:认知与解读》一文并发表在《智能建筑》(2015.9),文中对智慧化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经不断深入的研究、思考和实践而产生"再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更正声明     
《Planning》2015,(7)
<正>《新课程》总第334期,2015年第10期,第87页文章《小学数学教学中划重点的意义》,作者罗艳梅;第129页文章《宋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司丙军;第135页文章《小学英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作者刘海丽;第188页文章《家庭远程教学的作用》,作者黄凤玲,四篇文章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曼奈旗东明镇得胜学区中心校"均更正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东明镇得胜学区中心校"。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7)
《子弹穿过苹果》中,林白通过塑造"蓼"这一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女性观、作者对两性关系的困惑与思考。本文笔者将以自然健的女性美、神秘诡异的女性特质、女性自我救赎三个方面,展开对"蓼"的女性形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1)
J·K·罗琳(J.K Rowling,1966—至今),英国著名女作家,擅长于魔幻小说的创作活动,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等7部"哈利·波特系列"少年儿童魔幻题材小说。《诗翁彼豆故事集》是由J·K·罗琳创作的在故事情节上与"哈利波特系列"紧密相连又可以独自成篇的短片小说集合,其中包括《巫师和跳跳锅》、《男巫的毛心脏》、《兔子巴蒂和她的呱呱树桩》、《三兄弟的传说》等五个充满魔幻色彩的童话故事。本文通过《诗翁彼豆故事集》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探讨作者J·K·罗琳在作品中所营造出的魔幻语境以及作者所欲表达的对于人类发展、人生际遇等诸多过程中人性所展露出的各种特点和问题,展示其在魔幻文学创作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范占军  郭兆儒 《江苏建筑》2014,(2):26-28,68
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门"文化史的国度里,作为高校建筑"领袖"作用的大门,其地位是勿庸置疑,除了供出入的物质功能外,它所具有的标志与象征的精神作用必然以一种"意指的符号"来承载,而高校大门本身外在形式就必然成为这种"意指的符号"而制造出来的客体。其设计、建造……有没有章法可循,有没有我们要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篇是《白马与乌托邦》连载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讲述了作者从初遇白马到引发对年轻时代的回望。本篇结合作者求学和设计经历,阐述了对"英雄主义"风格的理解、探索过程,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在当下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