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改变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并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是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在经历了传统的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被称为第四种提高采收率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5 0年代以后 ,发展了多种微生物提高采收率(MEOR)技术 ,有些目的在于清除石蜡 ,有些则用于稠油开采 ,还有一些用微生物来产生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化学剂。微生物反应的许多产物都可用来提高原油采收率。除了生物体以外 ,几乎所有的微生物产物都属于已经或建议在提高采收率中使用的化学品家族。MEOR是多学科技术 ,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是具有潜力的“高风险、高回报”方法 ,在油田中的应用价值还仅仅是推测 ,取决于能否利用地下残余油作为碳源而产生提高采收率的化学剂。推测目前MEOR最有可能实施的方法是 ,在注入井中…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聚合物驱理论、油田开发技术和化学工艺的发展,现有的聚合物驱数学模型在油藏开发模拟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驱油体系流变特性、渗流特性、物理化学特性,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开发效果,原油物性,模拟计算等。依据渗流力学、物理化学、提高采收率及物理模拟实验理论讨论了现有聚合物驱数学模型在质量守恒方程、驱油体系表观黏度模型、聚合物驱残余油饱和度模型、水相渗透率下降系数、可及孔隙体积以及原油黏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油田污水处理站和炼油厂的活性污泥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产气、产酸、乳化降解原油和LAZAR模型驱油等实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各类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气体、有机酸等活性组分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9.52%~21.88%,为今后深入研究活性污泥生物学特性和驱油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大庆油田杏二西油层为例,探讨长期含水100%、地层中的原油以残余油为主条件下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问题。在杏二西油层实施了三元复合驱试验,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幅度达19.46%,表明对于水驱采出程度非常高、地层中的原油主要是残余油的油层,采用三元复合驱可大规模驱动残余油、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是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及扩大波及体积,而聚合物驱则仅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田采收率,无法提高驱油效率。油田大量实际资料和杏二西油层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对高含水、以残余油为主的油层采用聚合物驱不能提高驱油效率,因而其提高采收率幅度低,对类似杏二西油藏条件的油层不宜采用聚合物驱,而宜采用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图4参24  相似文献   

6.
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如热力方法、化学方法、注气方法、微生物法和特殊结构井法。同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最新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如特殊结构井法、微波采油、振动采油等。大量的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的油藏采用不同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效果差别很大。因此。根据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特点,结合油藏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和应用是我国油田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如热力方法、化学方法、注气方法、微生物法和特殊结构井法及微波采油、振动采油等。大量的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的油藏采用不同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效果差别很大。因此,根据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特点,结合油藏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和应用是我国油田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高温产乳化剂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SL-1为对象,研究该菌株的生长和界面趋向性,同时利用微观仿真可视模型,研究SL-1菌对水驱后残余油的驱替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该菌具有嗜烃性能,在高温(65℃)和高压(10MPa)复合极端环境中,SL-1菌能够以原油为唯一碳源进行繁殖代谢,降解原油;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原油和改变岩石润湿性的作用,残余油被乳化分散成油滴;此外,该菌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原油粘度,改善残余油的流变性。膜状残余油、柱状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等不同类型的残余油都能被有效驱替,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为12.84%。  相似文献   

9.
列宁诺戈尔斯克石油管理局开展的大规模工业性试验工作表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法以其投资少、效率高和生态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驱油机理与物理-化学方法采用的机理相同,但是微生物代谢物主要是通过直接与孔隙介质中的原油接触而形成的,这就增加了代谢物作用油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油藏环境耦合作用下微生物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建立了能全面反映微生物驱油过程的三维三相六组分数学模型,模型涉及的组分有油、气、水、微生物、营养物以及代谢产物。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生长/死亡、营养消耗、产物生成、化学趋向性、对流扩散、油相黏度降低、吸附、解吸附以及油-水界面张力变化等特性。其中,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程以Monod模型为基础,考虑油藏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模型的影响且微生物在地上与地下生长速率不一致;同时为了体现菌体对微生物驱油的作用,引入微生物因子到微生物驱油机理中。对微生物生长模型、微生物和营养物的混合溶液注入量、环境抑制系数、最大比生长速率以及微生物因子等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通过完善后的微生物生长方程计算得出的产物浓度要比Monod模型低,但这两种微生物生长方程下的产物浓度的差异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较小;随着混合溶液注入量的增长,这两种微生物生长方程下的产物浓度差值和采收率提高幅度将增大;微生物因子对微生物驱油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微生物因子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绝对误差可高达24.5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