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信息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4):5+16+24+28+37+44+49+66+70
<正>"福岛核危机"与电陶企业能源结构变革最近大家注意的焦点都对准了日本,对准了"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三个关键词,这次"地震"之后的"海啸","海啸"之后日本接二连三的"核爆炸"引起了全球的恐慌。大家恐慌的不是《日本沉没》这部日本灾难电  相似文献   

2.
由于3月11日地震和海啸带来的严重灾难,特别在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海啸席卷了大量接收广播信号设备,日本通信部表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前的地震、海啸预报科学的发展,稳定可靠地预报地震和海啸仍然有很大的难度,比较现实的方法仍然是在地震或海啸发生后,在地震和海啸前锋到达某些受灾地区之前,对这些区域进行灾难报警。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2011,(7):92-92
国际电信联盟日前表示,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后,已经向遭受海啸严重破坏的日本沿海地区运送应急通信设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国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应急广播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本文介绍了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应急广播系统,分析了我国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前言日本的通信、广播界,在遇有地震、海啸等紧急灾害时,过去曾经建立了防灾行政无线和有线广播电话的告知广播系统。可是,最近由于IP电话、手机电话的问世和电视广播的数字化带来的图像媒体多样化,也促使在紧急时的通信、广播媒体出现了新的变化,日本是一个岛国,地震等灾害也比较多。从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电信网技术》2011,(3):82-82
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华为已第一时间与华为日本的员工联系,截至目前,所有员工均安然无恙。华为已成立了救灾工作组,日本代表处也成立了应急工  相似文献   

8.
东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和海啸还进一步触发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日本全国用电紧张。一系列的自然和非自然灾害对日本和全球通信信息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日本政府历来对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紧急报警广播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视。自从1985年9月紧急报警广播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国家或市政府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报警广播就使用了15次(全部是海啸报警)。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1月起,日本广播协会(NHK)开始通过数据广播提供地震和海啸信息,其中采用了三种传送媒体--卫星数字广播、地面数字广播和供便携移动终端接收的地面数字广播(One-Seg).通过该数据广播业务,地震、海啸预警、演习提示以及各地区地震强度等信息能够快速发送给公众.本文介绍了数据广播系统,该系统能够依据来自日本气象厅(JMA)的信息以及地震和海啸信息,自动制作和发送"地震和海啸信息"的数据广播.  相似文献   

11.
前所未有的9级大地震、15米高的海啸、核电厂接二连三地发生爆炸、几个城镇瞬间夷为平地、核辐射危机笼罩整个日本——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骇人景象,恍如电影《日本沉没》的现实版。国际媒体在日本地震发生的第十天,先是聚焦海啸瞬间卷走几个城镇的震撼,继而则排山倒海地大幅报道核电厂辐射扩散所可能引发的“世纪浩劫”  相似文献   

12.
《变频器世界》2011,(4):40-40
九级地震、海啸、核泄漏,无论哪一件事发生,都足以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毁灭性的重创,而在刚刚过去三月,这三大灾难却同时发生在日本的同一地区,这对日本乃至全球民众造成的恐慌,在将近一个月之后,依然明显存在。人们最恐惧的是来自遥远的日本岛的核辐射吗?确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无线电》2011,(3):1-1
本刊讯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后,3月14日,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工作委员会发出通知,倡议无线电爱好者在有关业余无线电通信频率保持安静,保持日本应急通信业余无线电频率畅通。  相似文献   

14.
<正>鉴于日本在地震海啸之后无法满足苹果对产品组件的供应需求,苹果不得不转向台湾兴勤电子(Thinking Electronic)保证元件供应。此前苹果绝大多数的防护元件,诸如热敏电阻之类,都是从日本Murata公司采购的,不过在日本遭受今  相似文献   

15.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在日本东部地区发生9.0级震度的大地震,引发海啸袭卷,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然从以后从灾害现场发回的消息及画面来看,日本国民的沉着应对令人钦佩,而这一切,日本各种媒体的正确、客观的报道从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依靠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最有效的减灾措施是当地震发生时,通过技术手段向非震中区域发出预警,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提早采取避震措施。四川广电网络开发和部署了基于广电网络的地震预警系统,经过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实现方案、实测技术指标以及演进路线等。  相似文献   

17.
没有人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地震,掀起了网络通信领域的“海啸”  相似文献   

18.
外刊速览     
《IT时代周刊》2011,(8):24-25
《巴伦周刊》3月21日投资日本过去几周内,日本经受了令人心碎的三重悲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危机。灾难让世界为之揪心,投资者也在评估灾难对日本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自3月11日以来,日本的股票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日本大地震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供应综合消息,由于日本强烈地震、海啸以及核电危机,该国运输与电力设施受到破坏将导致供应中断,受到生产影响的企业包括东芝、瑞萨电子、德州仪器、飞思卡尔、安森美、索尼等,半导体元件将包括NAND闪存、DRAM、微控制器、标准逻辑、LCD面板、LCD元件和材料等。据报道,目前全球供应链有大约两周的过剩库存,预计3月底或4月初以前似乎不会出现供应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警利用电波远远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原理,提前告知百姓采取应急措施进行紧急避险,做好灾前准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广播发布机制,可以满足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广播不同发布方式的时效需求,提高地震预警信息应急广播系统发布效率.本文以四川省地震局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地震预警与应急广播联合试验为基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