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整流机组的技术改造内容。通过改造,提高了装备技术水平,简化了操作,提高了供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降低了电力损耗;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2.
ZnO和金属单质催化尿素醇解法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不同方法制备ZnO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选出了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找到了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SEM表征.同时对3种金属单质进行了活性比较,得到镁粉有高的催化活性,并提出了镁粉催化反应的机理.同时,本实验还优化了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3.
列举了某公司尼龙生产线己二酸装置氧化反应器搅拌在多年运行中常见的损坏形式.分析了原因,提高了对氧化反应器搅拌的重视程度,及时对其采取预防措施.这些举措延长了搅拌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尼龙六六盐生产线的平稳运行,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石墨烯(GNs)的定义及发展史,介绍了GNs的特性及表征方法,详细介绍了GNs的9种制备方法.最后综述了GNs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GNs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PUMP-200新型乳液泵组装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通过比较和分析,说明了该新机的运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能耗,大大缩短了产品交货期,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氯化钾采用三效蒸发,充分利用了热能,改变了沿用多年的落后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氯化钾生产开辟了新思路;自动控制系统的引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负荷,且提高了操作的精度,使氯化钾生产首次实现自动化;三效蒸发系统的成功运行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下游产品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选煤厂新型和传统的重介质悬浮液净化回收工艺的特点 ,并对两种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 ;新型工艺的应用为选煤厂带来了较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简化了重介选煤工艺 ,减少了介质耗量 ,节省了部分设备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搭建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效率和实验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烯-1精馏装置在线节能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丁烯-1精馏装置运行机理与实际工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显著影响蒸汽单耗的优化操作变量,改进了装置的控制方案,提高了装置的控制水平,使各优化操作变量的控制均达到了进行优化所需的平稳程度,并实现了装置的在线节能优化,降低了装置的蒸汽单耗,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自交联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运红  张力  刘意 《涂料工业》2008,38(1):28-31
合成了不同有机硅改性的阳离子聚氨酯乳液,不同结构的有机硅的加入改善了漆膜的耐水性、耐酸碱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改善了漆膜光泽和手感,提高了漆膜耐热性,改变了乳液的粒径,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但是,不同有机硅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不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异氰酸酯已经完全反应,产物中存在氨基甲酸酯.  相似文献   

11.
探究了以磷酸分解磷矿,关键酸解工艺参数对磷及Fe、Al、Mg、Pb、As浸出的影响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内磷及Fe、Al、Mg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影响不明显;Pb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影响不明显;As浸出率随反应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反应时间增加略有减小,磷酸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和液固比影响不明显。控制磷酸质量分数为30%(以P2O5计)、反应温度为80 ℃、搅拌速度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50 min、液固质量比为10∶1,在此条件下,磷及Fe、Al、Mg、Pb、As的浸出率分别为98.65%、68.56%、48.54%、95.84%、32.85%和84.62%。通过热力学分析表明磷矿内Mg、As浸出率较高,Pb浸出率较低,而Fe、Al浸出率大小主要取决于磷矿中褐铁矿及高岭土含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仪器的迅速发展,化学工程的研究水平日益提升,由经验规则的判断逐渐提高到计算机模拟量化分析. 化学工程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下至纳微尺度结构与界面的观察与量化,上至宏观尺度设备与工厂的系统集成. 化学工程的服务对象也由化学工业扩展到冶金、材料、能源、环境、生物等诸多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工业. 目前化工科技界正在呼吁寻求继第一里程单元操作、第二里程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工程之后的第三里程. 化学工程中以往惯用的忽视非均匀多尺度结构和界面存在的平均方法是造成预测偏差和调控、放大困难的主要原因. 必须关注结构、界面和多尺度问题,研究多尺度结构、界面的量化预测理论和优化调控方法,建立多尺度结构、界面与"三传一反"的关系模型,与当代先进的计算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有望解决化工过程与设备的优化调控与放大的难题,成为化学工程发展的新里程.  相似文献   

13.
张军  贾悦  刘博  张则俊  安静  蔡贤明 《化工进展》2020,39(z2):372-378
集输过程中的含油污泥具有成分复杂、含液率高、乳化胶结稳定等特性,占油田危险废物新增量的约60%,是污染防治的重点。近年来,学者们开展了大量“调质-固液分离”减量化技术降低其环境风险和处置成本,但仍存在需要针对含油污泥不同来源优选相匹配的减量化调质方法和装置的难题。为此,本文回顾了氧化、破乳、絮凝、干化/半干、超声波、微波等化学与物理调质方法,离心机、叠螺机、压滤机3种固液分离装置研究进展,通过分别对各种调质方法及装置的对比分析,重点阐述了其作用机理、优缺点、适用对象。其中化学调质方法中破乳氧化、加酸更适用于高含聚油泥;表面活性剂破乳需加热,可与超声波相结合;有机和无机絮凝剂配合可提高罐底泥中油回收效果;干化/半干化法受经济效益制约。在文献基础上,认为未来应加强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电化学系统、椭圆叠螺机、基于固液分离装置数值模型基础上的设计与优化软件、多学科相结合的减量化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机制砂(MS)中的片状颗粒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本文研究了机制砂中片状颗粒粒径(1.18~2.36 mm、2.36~4.75 mm、4.75~9.50 mm)及含量(10%、20%、30%,均为质量分数)对砂浆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测定了片状颗粒含量不同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电通量,并使用扫描电镜和压汞仪测试了片状颗粒含量不同的机制砂砂浆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或片状颗粒粒径的增大,所配制的砂浆和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抗渗性逐渐减小,且片状颗粒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程度高于抗压强度。相对于粒形规则的颗粒,片状颗粒会弱化水泥浆体与机制砂颗粒的界面过渡区,并增大砂浆的孔隙率,增加大尺寸多害孔的比例,从而导致砂浆和混凝土性能劣化。因此,应严格控制机制砂中片状颗粒含量尤其是片状粗砂颗粒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热解制备高品质生物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油是能源富集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碳闭路循环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生物质热解反应过程复杂,生成的生物油热值低、含氧量高及强酸性等特点,制约了生物油的分离提纯、制备合成气以及燃烧等方面的应用,生物油品质的提升迫在眉睫。本文从生物质三组分、原料预处理、反应参数、催化剂、反应器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生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生物油的特点,不同预处理下生物质特性的变化与生物油的关系,催化剂参与的热解行为对提升生物油品质的导向作用以及常用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特点,并对影响生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影响制备高品质生物油的诸多因素提出建议,以期为制备高品质生物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古宏晨 《化工进展》2003,22(12):1253-1257
详细分析了纳米材料产业化所具有的共性规律,提出了纳米材料产业化须经历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市场开拓、垄断期生产、稳定生产期、衰退期等7个阶段,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点、目的及相互联系。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了纳米材料规模化生产必须建立面向过程特殊性的单元操作理论和过程放大的方法论。以纳米粉体合成过程的动力学、微观混合及液相反应的放大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还分析了纳米粉体应用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分散、表面改性及稳定性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中国众多纳米粉体企业的现实状况,还就纳米材料从研究到工业化必须解决的接口不畅及企业的机制问题,对有志于纳米技术的投资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粒度对煤粒燃烧和热解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中引入表面项,并由此来分析和讨论粒度对煤颗粒燃烧和热解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颗粒的粒度对其燃烧和热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影响,粒度越小,影响越大;减小煤颗粒的粒径,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差减小,煤颗粒燃烧和热解的趋势增大,使着火温度和热解温度降低,自燃容易发生;并且减小煤颗粒的粒径,其摩尔表面能增大,导致其燃烧和热解的表观活化能降低和速率常数增大,使煤颗粒的燃烧和热解速率加快,使转化率、燃尽度和热解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实验测定了DL-及D-青霉胺在273.15~333.15 K、不同质量比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以此确定了合适的结晶溶剂比例。绘制了273.15、283.15、293.15、303.15、313.15和323.15 K下青霉胺溶解度曲线。测定了D-和DL-青霉胺以及ee值为87%溶液的介稳区宽度。研究了不同ee值饱和溶液(饱和温度为313.15 K)在不同初始过冷度下起始成核情况及ee值为87%的饱和溶液在不同初始过冷度和晶种量下的等温结晶过程。最后考察了不同降温速率、晶种量对ee值为87%原料的结晶拆分情况。结果表明,对于等温结晶过程,随着结晶进行,产品ee值下降,且初始过冷度越大、晶种加入量越多,ee>99%的产品收率越高;对于降温结晶过程,产品ee值随收率增大而减小,且降温速率越慢、晶种加入量越多,ee>99%的产品收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李阳  朱晨辉  范代娣 《化工进展》2021,40(3):1262-1275
胶原蛋白存在于各个组织器官,与动物胶原蛋白相比,重组胶原蛋白组分单一、安全性高、生产过程可控。本篇综述简述了重组胶原蛋白不同表达体系的构建,包括动植物以及微生物表达体系,比较了不同体系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微生物体系中影响产物表达的不同发酵参数的调控,产物的分离纯化工艺以及重组胶原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微生物发酵体系较动植物体系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扩大生产;温度、pH、溶解氧、葡萄糖、乙酸浓度等影响大肠杆菌发酵中的蛋白表达量;酵母发酵中,甲醇添加量、温度、pH和溶解氧是主要影响参数;微生物发酵体系均需通过不同的粗纯及精纯技术获得纯度较高的产物。同时,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国外塑料工业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4年7月-2005年6月国外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4年~2005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几大区域塑料的产量、增长率及所占份额;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比利时、印度、西班牙、中国台湾、加拿大、巴西、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树脂的产量及消费量;各国、各地区塑料原料的产量、进出口量、国内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日本塑料原料的生产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聚砜)的品种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扩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