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哈尔滨西站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记录、访谈、拍照、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研究哈尔滨西站广场使用者的行为特 征,并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理论对其广场进行评价,量化并进行结果分析,研究表明,使用者对哈尔滨西站广场比较满意,总结 哈尔滨西站广场是一个干净整洁的现代化站前广场,在交通流线设计和空间景观设计方面评价较高,在使用功能设计和地域文化 表达方面相对较低。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哈尔滨西站广场应该完善换乘系统、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加强空间氛围的营造、优化座椅 材料、增强人性化设计、打造浓厚的地域特色、加强文化内涵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体现了城市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大连星海广场是大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作者通过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相结合的形式对其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对星海广场的使用现状进行评价,对广场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手法给予肯定,同时发现使用设施不到位等不足.通过分析星海广场规划设计的得与失为同类广场设计提出讲求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设施体现人性化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阐明城市广场植物景观的功能入手,从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人性化等方面,剖析目前存在的一些误区,并做出相应的建设对策,结合实例分析了城市广场植物景观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和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多角度审视与对比,对目前中国城市广场盲目地进行人性化设计提出质疑,剖析现存于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现象与问题,并对当今中国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给予了新的诠释,呼吁人性化的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域文化广场是以突出地域文化主题并结合现代景观内涵而在城市中人为设置的开放空间,其功能为提供市民公共活动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中,除了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城市历史民俗、结合本土文化、结合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好的展示场所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努力使之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地域文化欣赏、小到娱乐休闲交流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住小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 理状态。城市绿地设计关注老年人是人性化设计的一部分,城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是否关注老年人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实际体 现。在了解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需求的基础上,以沈阳市有代表性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研究方式,对沈阳 居住小区绿地进行前期调查发现,使用者在服务设施、地面状况、植物景观等方面不甚满意。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居住区的设计中 要注重安全性、生态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重视细节,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城市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就体现在广场家具的设计。本文以设计师的角度从人本、空间、材料三个方面探讨了广场家具在城市空间中的设计与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在公共空间中合理设置公共设施,尽可能做到无障碍设计,是现代城市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人性化体现。本文从成都公共设施的现状来分析城市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有轨电车凭借诸多优越性在一些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有轨电车设计现代化标志之一就是融入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理念,我们要明确现代有轨电车无障碍人性化设计基本思路,从操作界面、符号信息、色彩运用、使用习惯、人机适应等诸多层面进行设计;在现代有轨电车结构部件设计中具体的实施无障碍人性化设计:车门区域无障碍人性化设计、车内区域无障碍人性化设计、信息传达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等,以优质、人性化服务为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拓展更宽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有轨电车凭借诸多优越性在一些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有轨电车设计现代化标志之一就是融入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理念,我们要明确现代有轨电车无障碍人性化设计基本思路,从操作界面、符号信息、色彩运用、使用习惯、人机适应等诸多层面进行设计;在现代有轨电车结构部件设计中具体的实施无障碍人性化设计:车门区域无障碍人性化设计、车内区域无障碍人性化设计、信息传达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等,以优质、人性化服务为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拓展更宽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城市政务中心作为城市的名片,诠释着城市的意象。本文从当前政务中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政务中心景观设计的原则,以永修县政务中心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其设计主题、景观布局、交通、开放空间及重要节点进行分析,从用地及周边环境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将"海昏八景"融入到设计中,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塑造庄重、简洁、开放、亲民的形象,向人们展示行政与亲民相结合并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特色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2.
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关系到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儿童时期的活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使用人群、儿童行为特征为出发点,从场地要素的功能空间、地形、色彩、植物、游戏设施等对达令港广场设计的儿童活动场地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儿童的行为特征对儿童活动场地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总结设计手法,以期对中国的城市公共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文化休闲广场与环境雕塑中的应用与作用,指明了人性化设计对城市景观创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行道是除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小游园等以外的另一重要城市户外公共空 间,在公共空间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城市人行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脉络,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现代都市中人、自然与社 会和谐接触的媒介。然而当今人行道设计趋于形式化、单一化和无个性化,只是简单的承载交通和连接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城 市公共空间的作用。以沈阳金廊人行道为研究对象,将金廊划分为若干个标准段,通过现场勘察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金廊人 行道景观开展前期调查研究发现,行人认为人行道的功能、个性和人文等方面有设计缺陷,为提供优质的人行空间,今后在人行道 景观设计中更要注重功能合理化、地域特色突出化和内涵多元化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研究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与演变,阐释了其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以晚清时期的大连中山广场、天津马可·波罗广场为例进行分析比较,从广场尺度适配关系、功能分区以及广场周围建筑互融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视觉习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活动空间中的扩大,导向系统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越来越重要,它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引导和指示系统,本文从人们视觉习惯,心理感受,标识符号的图形设计,色彩心理感受四个方面对导向系统"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对视觉习惯的理论进行实践分析,为城市公共空间导向系统科学性、系统性的设计做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城市社区中存在着归属感缺失的现象。交往活动是社区归属感形成的必要条件,交往空间为社区归属感的营造提供物质载体。研究交往空间的设计,应分析交往活动的特点,并将其作为设计的依据,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设计原则。通过社区广场、宅前空间、道路、绿化等的设计,构建社区交往空间,培育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城市景观建设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环境问题摆在众人的面前,更是一个文明问题。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荆门市石化广场的设计进行研究。通过设计批评、发展史梳理、概念阐述等方面对景观业界的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中西景观发展现状不同的原因等因素进行详细说明,进一步阐述现有的石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进行这次设计和研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沈阳北站南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记录、访谈并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沈阳北站南广场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 求,并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理论对南广场环境质量和使用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使用者对沈阳北站南广场的满意 度为比较满意,且交通组织和景观美感的满意度较高,但人文感知方面满意度较低。通过结合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空间使用情况 分析,建议在使用功能方面,完善地下空间导向系统,适宜扩大广场空间尺度,科学布设旅客休息设施;在广场形象塑造方面,打造 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入手,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道路设置、铺装设置、公共设施以及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通过这个总结性研究有助于提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对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伤害,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