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体机械》2016,(1):66-70
制冷剂水合物是一种理想的蓄冷工质,但存在诱导时间长、生长速度缓慢、随机性大的问题。为实现静态条件下水合物的快速稳定生成,试验研究了铜丝、表面活性剂T80、Span80和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n-BA)对HCFC-141b制冷剂水合物的生成促进作用。T80、Span80、n-BA和铜丝共同作用促进了HCFC-141b水合物在静态系统中快速形成,水合物形成平均诱导时间约为8.6min,克服水合物形成随机性大的问题。水合物形成重复性好,生成的水合物密实。  相似文献   

2.
《流体机械》2017,(4):58-62
蓄冷技术是为了面对能源紧张匮乏的形势而兴起的一门新型节能优化技术。由于环保等一系列原因,研究新型蓄冷工质尤为重要,新一代制冷剂R1234yf因其环保特性及良好的系统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图像法在反应釜内通过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对R1234yf水合物进行了相平衡测试,并与R134a水合物的蓄冷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R1234yf比R134a的蓄冷速率快、诱导时间短、蓄冷特性强;设定温度在5~10℃范围内,R1234yf水合物的相变压力略高于R134a水合物的相变压力;R1234yf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的绝对值随反应体系压力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三元近共沸混合工质MP52和MP39的水合物蓄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立全  王世平 《流体机械》2000,28(10):47-50,16
在间接接触式水合物蓄冷实验台上,对三元非共沸工质MP52和MP39的水合物蓄、放冷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20对蓄、放冷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R134a为蓄冷工质的实验基础上,阐明气体水合物作为蓄冷工质的蓄冷技术可行性。通过大量实验得以进行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中工质选择,规划蓄冷槽的设计原则,揭示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蓄冷、放冷过程中传热传质规律及最佳运行工况,达到实用空调系统中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基于压缩式制冷循环的R134a水合物蓄冷装置和释冷装置,试验研究了反应釜内初始压力为150~250 kPa时R134a水合物蓄冷和释冷特性,并通过试验数据计算水合物生成量、蓄冷量、平均蓄冷速率、释冷量、释冷速率、有效释冷率等。结果表明:初始充注压力越高,系统的蓄冷和释冷特性越好;蓄冷部分,初始压力为250 kPa时,总蓄冷量最大(753.59 kJ),与150 kPa初始压力相比增长了26.8%,水合物蓄冷量占比最大(38%),水合物生成质量最高(888.27 g);释冷部分,初始压力为250 kPa时,平均释冷速率最小(306.5 W),总释冷量最大(436.73 kJ),有效释冷量最大(81.01 kJ),水合物释冷率和总释冷率最小(63.48%,58.25%),有效释冷率最大(48.97%)。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行建立的试验台,对封装优态盐同心套管式相变储冷单元的蓄冷、释冷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对蓄冷特性的影响及载冷剂的温度和流量对释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对蓄冷的影响较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结冰越快,结冰率越大,达到同样的结冰率需要的时间也越短;载冷剂的进口温度对释冷过程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载冷剂的流量对蓄冷和释冷过程的影响要小。在试验条件下,蓄冷时较合理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和载冷剂流量分别为1℃和0.241m3/h,释冷过程较合适的载冷剂进口温度和载冷剂流量分别为10℃和0.283m3/h。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行建立的试验台,对封装优态盐同心套管式相变储冷单元的蓄冷、释冷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对蓄冷特性的影响及载冷剂的温度和流量对释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对蓄冷的影响较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结冰越快,结冰率越大,达到同样的结冰率需要的时间也越短;载冷剂的进口温度对释冷过程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载冷剂的流量对蓄冷和释冷过程的影响要小。在试验条件下,蓄冷时较合理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和载冷剂流量分别为1℃和0.241m3/h,释冷过程较合适的载冷剂进口温度和载冷剂流量分别为10℃和0.283m3/h。  相似文献   

8.
《流体机械》2013,(11):66-70
CO2水合物浆做为一种新型的两相载冷剂,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和合适的相变温度,在蓄冷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明确水合物浆的物性参数及其计算方法是对其进行高效安全应用的基础。本文对CO2在水合物存在下的溶解度特性及其流变特性等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了CO2水合物浆固相分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试验研究了不同固相分数下CO2水合物浆的流动特性,结果发现流速0.6~0.65m/s为流动特性的转折区域。在低流速时,CO2水合物浆的流变指数小于1,且随着固相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CO2水合物浆蓄冷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直接蒸发内融冰式冰蓄冷空调蓄冰槽内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竖直盘管直接蒸发蓄冰空调系统的蓄冰槽进行了蓄冰和融冰过程的传热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蓄冰过程中水温变化、水温分层、以及融冰过程中制冷剂过冷温差及水温的升高规律.采用分布参数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直接蒸发蓄冰槽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吻合.由此为直接蒸发内融冰式冰蓄冷空调产品的设计及控制过程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混合工质,R1270/DME/R245fa,(10%/80%/10%,质量),作为汽车空调R134a替代制冷剂.其中质量比10%的R245fa作为阻燃剂,使制冷剂安全性能满足指标.在理论上计算了新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并在与被替代工质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汽车用空调器>国标给定的各试验工况将该工质及R134a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原机组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相同运行条件,采用新工质系统与原R134a系统相比性能参数相近,制冷量增大,COP值有较大幅度提升.新工质可作为R134a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直接"灌注式"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