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8月24日-8月28日第11届国际非线性声学会议在苏联新西伯利亚举行。这次会议由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流体动力学研究所,热物理研究所和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 会议共宣读了七十篇论文和三篇特邀报告,共分11个分组会议讨论,论文内容涉及全部非线性声学领域中的问题。可以认为生物体内的非线性声学问题和多相介质中的非线性声学效应的研究是这届会议所显示的新进展和新方向。 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东道国出席的人员达160人。其他国家的人士约40人。会议期间组织参观了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流体动力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2.
第十三届国际非线性声学会议(简称13thISNA)于1993年6月28日至7月2 3在挪威的卑尔根市(Bergen)举行,这次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卑尔根大学物理系承担。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共128人。会上共宣读了论文108篇,其中特邀报告5篇,内容包括有热粘滞介质中的声传播,冲击波,参量阵,非线性参量、聚焦声束及在医学中应用,声空化,固体中的波,声流与辐射压力,色散介质中的波、孤子和混沌等方面。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受到卑尔根市政府的接见。经非线性声学国际顾问委员会讨论,定于1996年将在中国南京举行第十四届国际非线性声学会议(14th ISN…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主办的(陕西师范大学声学所筹办)全国功率超声学术交流会于99年10月19日至21日在无锡市召开,全国近40个单位、团体约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来自从事功率超声研究和生产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也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会议开得较活跃。除了论文报告交流外,会议还组织专题讨论会。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功率超声分会全体委员会会议。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资深院士应崇福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并出了论文集、内容涉及功率超声的应用研究、作用…  相似文献   

4.
《声学技术》2012,(3):303-303
2012年5月13日至2012年5月18日,2012香港声学会议(ACOUSTICS2012HONGKONG),在香港会议和展览中心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ASC)、西太平洋声学委员会(WESPAC)、美国声学学会(ASA)和香港声学学会(HKIOA)共同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与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986WASSP) 4月 16日到4月 18日在友谊宾馆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席侯自强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教授也发了言。会议宣读了141篇论文,其中五篇邀请报告在大会上宣读,其他的分4个学组宣读,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果,既进行了学术交流又增进了友谊。1986国际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会议(WASSP)在北京举行@冯绍松…  相似文献   

6.
1992年9月3日至10日第14届国际声学会议在北京21世纪宾馆召开,来自20余国的800多位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10余家中、外声学设备和仪器制造厂商在展览会上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 会议共收到论文800余篇,分别以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分组报告的形式进行宣读和交流,大会报告共十二篇,由会议特邀的学者就当前声学中前沿课题的进展进行评述。这些报告是:“语言合成的今昔(M.H,Schroeder);“声子物理”(W.Eise-nmenger);“共振散射理论中的正问题和逆问题”(G.J.Quentin);“海洋及其有关课题中的声层析学”(LIM.Brekhovskikh等);“互易定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科学会于1986年9月在湖南省桑植县举行成立大会和学术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委员和代表约四十人.会议由李沛滋同志介绍了筹备情况,环境声学分科学会属于二级学会,会上宣布了领导人员:主任车世光,付主任李沛滋、王季卿、张重超、孙广荣,此外有委员27人.会议决定下设三个专业组:(1)建筑声学,(2)噪声与振动控制,(3)环境噪声.马大猷教授在会上作了“中国城市噪声的现状”的报告,并介绍了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噪声和建筑环境讨论会”的情况.会议还交流了10篇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宋燕 《新型炭材料》2014,(5):409-411
2014年国际碳会议(Carbon 2014)于2014年6月29日-7月4日在韩国济州举行。会议主办方为韩国碳素学会,并得到了韩国KOFST的大力支持。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859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人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哈萨克斯坦。中国大陆地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119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录729篇摘要,围绕碳科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共设置了7个主题,其中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5篇,分会主题报告(Keynote lecture Talk)10篇,分会邀请报告(Invited Lecture Talk)46篇,其它口头报告273篇,墙报展示395篇。  相似文献   

9.
第11届国际声学会议包括主会(1983年7月18日至27日在巴黎召开)和两个卫星会议(7月15日至16日分别在里昂和都鲁斯召开)。教育部组成由本人为团长的三人代表团参加会议。7月13日到法国后,应特邀参加了以“振动结构的声辐射”为主题的里昂卫星会议,然后参加巴黎的主会。会议前后和会议期间还参观了里昂、巴黎和波尔多三个地区的十余个高校和科研单位,并与有关学者进行了联系、交流和讨论。 里昂会议参加者约二百余人,我国仅本团三人参加。巴黎主会则规模极大,论文近千篇,参加者约一千一百人,来自四十多个国家。会议有综合报告,专题圆桌会议和分…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二届国际声学会议于 1986年 7月24—3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参加会议的各国声学家约1200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同济大学等单位派出了代表参加并宣读论文,我国的一些论文引起与会者的很大兴趣。整个大会共宣读了567篇论文,其中大会邀请报告6篇,语言通讯50篇,生理与心理声学83篇,噪声81篇,冲击与振动45篇,建筑声学99篇,生物声学13篇、超声53篇,水声21篇,物理声学40篇,大气声学26篇,音乐声学与乐器46篇,换能器23篇,声学测量与仪器35篇。 在此会之前还召开了几个专题学术讨论会议,7月14—18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  相似文献   

11.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29(2):58-58
西太平洋声学会议( Wextern Pacific Acoustics Conference, 简写为WESPAC)是西太平洋地区综合性的声学国际学术会议。西太平洋声学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现任主席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仁和研究员。第一届会议在1982召开,每三年召开一次,第三届会议于1988在我国上海召开。随着西太平洋声学会议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国际真空会议(IVC-8)与第四届国际固体表面会议(ICSS-4)、第三届欧洲表面科学会议(ECOSS-3)于1980年9月22~26日在法国戛纳联合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和科学家来自37个国家,约一千二百余人。大会期间总共交流了论文774篇,  相似文献   

13.
亚太膜学会第五届会议(The 5th Conference of Aseanian Membrane Society,AMS5)于2009年7月12~14日在日本神户成功召开.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73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57篇.其中:日本198篇,中国和中国台北共计161篇,韩国47篇,澳大利亚26篇,其它国家与地区25篇.本次会议共设10个分会场,安排大会报告5篇,专题报告5篇,口头报告56篇,墙报391篇.南京工业大学范益群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陶瓷膜制备技术的进展"的大会报告,清华大学两篇论文获得"优秀墙报奖".表1列出了10个分会的标题及论文数量(不包含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二届噪声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nter-noise 1983)于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英国麦丁堡召开。共有六百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代表马大猷教授与徐敏副教授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噪声控制工程国际会议云集了各国声学和噪声控制的学者、专家、企业家,对噪声的声学机理,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限制噪声的法规、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振动控制,噪声测量与分析等各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本届会议的论文汇编共有两卷,收入了297篇论文。包括总论、噪声源、噪声机理、噪声控制原理、噪声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年12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绝大部是东欧国家从事复合材料的专家学者,我国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交流论文500多篇,现将其中与炭材料有关的135篇的目录介绍给国内读者,供在工作中参阅。  相似文献   

16.
全国水声情报同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七日,在杭州举行第十一次技术交流会。国防科工委、海军领导机关、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全国有关院校、研究所、工厂的14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技术交流会共收到论文报告92篇。这些论文报告的作者绝大多数是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内容涉及到整个水声科研生产的各个领域,基本上反映了现阶段国内水声科学技术的水平。会上着重交流了有关水声物理、声呐信号处理、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水下声学系统及其测量与校准、声学材料、工艺技术的最新研究实验成果。著名水声学专家汪德昭先生在…  相似文献   

17.
亚太膜学会第八届会议(The8th Conference ofAseanian Membrane Society,AMS8)于2013年7月16~19日在中国西安成功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78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共收到会议论文368篇.本次会议共设9个主题,邀请了亚太五名专家学者做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分科学会、江苏省声学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船舶总公司水声情报网三会一网联合召开的换能器和声系统学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九年九月九日至十一日在无锡举行。会议共收到了论文摘要七十篇,在会上交流的论文有五十多篇,来自全国廿多个有关专业的科研、高校、工厂单位近八十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还有当地的有关单位科技人员、研究生参加旁听。 大会后分水声组、超声组二个会场进行论文宣读和交流。同时介绍了国际国内换能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计量测试标准等科研成果和技术。 代表们一致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全国噪声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于1993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等五家学会联合组织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会上共交流了67篇论文报告,显示了我国近三年来在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科研设计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水平。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声学专家马大猷教授也亲自到会,并结合’93比利时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术会议作了“国外噪声振动控制技术新进展”的大会特邀报告,受到全体代表的欢迎。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噪声与振动控瀚新仪器、新产品、新材料的信…  相似文献   

20.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5):116-116
2012香港声学会会议及展览暨中国声学学会(ASC)第8次大会(每两年一次)、美国声学学会(ASA)第163次大会(每一年两次)、第11次西太平洋声学会议(WESP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