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实现煤化工甲醇合成装置的稳定运行,本文从甲醇合成工艺概述入手,以丹麦托普索公司的甲醇合成(BWR合成塔)工艺流程为例,重点从触媒的保护、进料比例的控制、合成塔塔温的控制三个方面深入展开对合成装置稳定运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甲醇合成装置要稳定运行,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好触媒,提高触媒活性,同时还要依据触媒的使用情况,控制好进料比例、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触媒床层温度等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氨分离器和冷凝塔的液位控制,是合成工段工艺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分离器液位过高,会使液氨进入循环机,造成气缸液击。冷凝塔液位过高,则使液氨带入合成塔,引起触媒层温度急剧下降,破坏正常操作条件,造成操作事故。冷凝塔和分离器的液位如果太低,则容器失去液封作用,会使高压气体大量窜入低压系统,不仅对设备、工艺不利,严重时甚至造成爆炸事故。对于氨分离器和冷凝塔液位的测量,过去采用玻璃液面计和触点式浮筒液面发送器。由于浮简易被堵塞卡死,使信号失灵,自开工以来一直不能正常使用,而玻璃液面计只能就地指示,不能远距离传送,因此工艺操作人员往  相似文献   

3.
氨合成塔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柏泉  白兰莉 《化肥设计》2004,42(6):14-16,32
通过数学模拟计算,定量地分析和讨论了三套管氨合成塔在一定的设计压力、热点温度和氢氮比条件下,催化床进口氨含量、惰气含量、温度、空速和催化荆活性系数对氨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在最优调节参数下实现氨合成塔优化操作和确定较适宜工艺设计参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催化床进口温度是实现氨合成塔优化操作的最优调节参数。  相似文献   

4.
一、重要性与对象分析合成氨生产中H_2/N_2比的控制是生产控制中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氨的合成是在高温,高压,装有触媒的氨合成塔内进行的,其化学反应式是:3H_2 N_2=2NH_3 Q,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它是严格的按3:1的比例在消耗氢和氮的。如果进入合成塔的氢和氮不按一定的比例必然影响合成塔的合成效率,触媒温度等,严重时将采取放空办  相似文献   

5.
前言合成塔是合成氨工艺中关键设备之一,多年来化工战线的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进行了不少改革,使生产能力较定型设计提高了50~100%,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两个方面:1.改革冷管结构和采用其它排热方法,来改善触媒层温度分布,提高氨的合成率。2.选用阻力降小的塔内件结构,填装小粒度高活性触媒,增加空速,提高生产能力。然而,提高空速往往会引起阻力增大和附属设备的增加。高空速与阻力的矛盾虽由“径向”、“对向”合成塔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解决(尚存在结构复杂,小粒度触媒抗毒性能差,气体分布不均等问题),但第二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妥善的处理,当增大空速强化合成塔能力时,会使合成塔能力与系统能力不配套。因此继续  相似文献   

6.
1 分析目的合成塔进口气氨含量过高,说明气体冷却分离不好,不仅会降低合成塔的生产能力,又容易造成触媒温度下降,影响合成塔正常运行。通过分析合成塔进出口气体含量,可以了解塔内反应和出塔后气体冷却分离情况,还可以计算合成率。 2 分析原理  相似文献   

7.
浅谈煮蜡对甲醇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甲醇合成生产中出现的合成塔入口温度降低、触媒活性减弱、放空量增大的问题,分析了煮蜡对甲醇合成的影响;通过采取减少水冷器循环水流量的技术措施,将水冷器出口气体温度由30℃提高到45~50℃,合成塔入塔气体温度由193~194℃提高到196~197℃,合成塔A塔和B塔触媒层上点的热点温度随之上升至216℃和225℃,甲醇合成反应和系统放空量恢复到正常工况.  相似文献   

8.
该厂选用φ600AZNH6-30氨合成塔单管折流式内件,配A110-4型氨合成触媒,投运3年,显示出触煤床层温度分布均匀、轴向温差小、操作运行稳定、氨净值高以及回收热量大等特点。文章对其工艺流程;技术结构参数和工艺结构特性;触媒装填情况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该厂选用φ600AZNH16-30氨合成塔单管折流式内件,配A110-4型氨合成触媒,投运3年,显示出触煤床层温度分布均匀、轴向温关菠、操作运行稳定、氨净值主以及回收热量大等特点。文章对工艺流程;技术结构参数和工艺结构特性,触媒装填情况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黄有余 《化工设计》1998,8(5):17-18,36
介绍Φ600XF-ⅢJ型氨合成塔内件的特点。针对操作中出现热点位置下移的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和操作要点,以调节触媒床层温度分布尽可能靠近“最佳曲线”,提高氨产量,最大地发掘该内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合成氨厂的合成车间可谓是全厂的“心脏”,一但“心脏”出现毛病,即会立刻影响全厂的生产,因此,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操作条件中的升降压速度在10分钟内不能大于50kg/cm~2,实际生产中往往不能遵循。导致塔内触媒筒压扁或其它部位的衬里压扁,这样,当再次冲压会使气体偏流,阻力增大,塔壁温度升高超标,被迫停车,  相似文献   

12.
在不少中型氮肥企业中,合成工序的冷凝塔仍采用“无液位操作”。不仅造成新鲜气体的浪费,导致消耗定额增高,而且在生产负荷波动或阀门开关变化时,还可能造成氨库超压或合成塔“带液”等事故,对合成塔的生产能力和氨触媒的使用寿命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合成氨生产中,铜液液位高或低对工艺操作影响很大,当液面过高,会使气体带出铜液,损坏设备,引起合成触媒中毒等;液面过底,失去液封作用,高压气冲入低压再生系统,会引起设备爆炸的严重事故,影响生产。因此铜洗塔液位是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问题的提出合成系统是生产氨的心脏部份,合成塔是其中的关键设备,而塔内触媒层的温度又是重要的工艺指标之一。因此,合成系统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氨的产量。对于小型合成氨厂来说,影响合成系统的因素甚多,生产不稳定,故一般都感到合成工段操作频繁,劳动强度大,并且不容易控制在理想的工况。以前由于高压调节阀(Pg=320kgf/cm~2)不易解决,自动调节难于实现。现在调节阀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为了减轻劳动强度,稳定生产,根据国内小氮  相似文献   

15.
合成塔触媒层温度的计算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校正预估算法,对合成塔的敏点和热点温度实现串级计算机控制,同时还引入了专家系统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中型合成氨工艺过程控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合成塔触媒层热点温度可以控制在±3℃以内,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由河北工业大学金锡祥教授和石家庄精工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JR型合成搭内件,自1992年投放市场以来,以其触媒装填量大、触媒升温还原容易控制,氨净值高、热回收效果好,无冷管效应、操作稳定、生产能力大等诸多优点,受到广大用户欢迎,并在全国近300家小氮肥厂使用,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JR型合成塔内件的安装、触媒的升温还原、日常的操作管理等诸方面由于认识上的不同,在极个别厂家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JR内件,本文就JR型合成塔内件在安装、触媒升温还原、热点温度的控制、日常操作管理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与全国各小氮肥行业的同行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甲醇合成装置中,预合成塔分布器设计不合理造成运行阻力过大,进出口压差高达0.4MPa,预合成塔催化剂活性严重降低,合成气在预合成塔内参加反应的数量降低,合成反应主要集中在合成塔内。因预合成塔床层阻力问题,造成合成回路循环量降低,使合成气在主合成塔内反应的时间延长,造成合成塔温度超温,严重影响催化剂寿命。为降低合成塔运行时床层温度,消除预合成塔催化剂床层阻力,卸出预合成塔内旧催化剂,只保留合成塔催化剂。并调节合成系统各工艺参数,有效避免合成塔超温。  相似文献   

18.
<正> 商洛氮肥厂合成塔系采用上海VSHXG200系列φ505合成塔,其内件为单管并流,装填A110-2触媒0工艺流程为双塔并联。在技改中,为了充分回收合成余热,我们曾在塔前增设了循环气预热器(列管式换热器面积为27米~2)。由冷交来的循环气在此与出水加热器的出塔合成气换热,然后进入合成塔,合成气去水冷器。这样改造后,运行很不正常。在触媒升温还原时,温度升高太快,开两台D2.5-1.07/180~200循环机,才能控制触媒升温速度。四机(L3.3-17/200)生产时,合成塔进口气体温度达80~90℃,热点  相似文献   

19.
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合成塔触媒温度,防止触媒过热和温度大幅度波动,是延长合成氨触媒和塔内件使用寿命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触媒利用率、提高合成氨产量的正确途径之一。在触媒筐内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测温点位置,及时而准确地反映触媒层温度,对于做到预见性调节,具有非常实际的参考价值。一、触媒筐的绝热层和冷却层合成塔内筒一般可将触媒筐分成上部绝热反应层和下部冷却反应层两个部分。以双套管式触媒筐为例(见图1所示),绝热反应层是双层套管时以上部分,它是单一的圆筒形触媒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厂广大工人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在甲醇合成塔采用无电炉升温的方法方面,取得了成功。我厂甲醇生产以水煤气为原料,在触媒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合成塔为单管逆流式,操作压力为320公斤/厘米~2,温度为370~4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