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性炭吸附处理制罐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物化法处理制罐废水出水CODCr不达标的问题,采用活性炭吸附对经物化法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状活性炭处理物化处理后的制罐废水,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12.5kg/m3,吸附最佳接触吸附时间15min,饱和吸附容量279g/kg.活性炭吸附处理该废水后,出水CODCr小于150mg/L,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臭氧-颗粒活性炭(O3-GAC)工艺深度处理江苏省某化工区污水处理厂混合化工废水二级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深度处理工艺中,O3的最佳质量浓度和接触氧化时间分别为150 mg/L和40 min,GAC的最佳吸附停留时间为40 min。在最优运行工况下,O3-GAC工艺深度处理混合化工废水二级出水对COD、难降解COD(NCOD)、UV254和色度的平均总去除率分别为69%、77%、65%和69%。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提高工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石灰软化的工艺组合,深度处理炼油厂中二级处理达标排放的污水,探讨最佳工艺参数的选择,进行二级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臭氧氧化接触时间为40 min,活性炭柱吸附通水流量为2 L/h,石灰乳投加量0.32 g/L、碳酸钠溶液0.06~0.10 g/L、石灰软化搅拌15~20 min,能使整套工艺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小试阶段COD、氨氮、总硬度及总碱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00%、44.49%、64.61%、67.85%,硫酸根和氯离子均有所下降,通过整套工艺深度处理后,所得中水可作为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  相似文献   

4.
以焦化蒸氨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Fenton氧化/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工艺对其深度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nton氧化/PAC吸附工艺对该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较好,在进水COD为298.8 mg/L、UV254为5.74 cm-1、色度为600倍的条件下,对COD和UV254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2.9%和88.8%,出水COD可降至81.38 mg/L,色度降至5倍,达到了《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92)的一级标准。Fe2+/H2O2值、Fenton反应和PAC吸附时间、H2O2和PAC投加量、初始pH值、水温等对组合工艺的深度处理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三峡库区水质安全,重庆某化工园区污水厂主要污染物CODCr出水标准须由原设计值100 mg/L提高到60 mg/L,为了达标排放必须对原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前通过对沉砂池出水采用絮凝预处理,同时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技术措施来确定改造工艺的可行性。絮凝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AC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g/L时,对沉砂池出水CODCr的去除率基本在50%左右。而活性炭的吸附试验表明,在进水为气浮池出水,接触时间为30 min时,活性炭的再生周期为90 h,最终出水CODCr能稳定在60 mg/L以内,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以造纸废水为主的某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造纸废水为主的某污水厂的设计过程中,根据水质特点及回用要求,对板纸生产废水采用水解酸化/射流曝气池/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对生活纸废水采用水解酸化/射流曝气池/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并根据调试情况在板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中引入芬顿法,从而保证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电解/Fenton法对土霉素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Fe投量为125 g/L、铁炭质量比为1.5∶1、初始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2 h,在进水COD为361~395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98~207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44%以上;采用Fenton法进一步处理微电解出水,其最佳工艺条件:H2O2(浓度为30%)投加量为2 mL/L、初始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出水COD<120 mg/L,组合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达到70%以上,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效能,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当O3的投加量为6mg/L、接触时间为30min、炭柱停留时间为30min时,O3-BAC工艺对比COD、油类、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9%、86%、88%,同时O3和BAC协同作用使O3-BAC的活性炭柱出水水质稳定,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试验证明,O3-BAC工艺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港东联合站外排污水2010年前达标排放的问题,需在现有氧化塘生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和深度处理。通过对港东联合站外排污水的分析,发现现有处理系统的问题,并结合水质特性和现有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兼性塘进水为水源,流量150 L/h,BAF对CODCr的去除率为68.1%;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力负荷不超过2.1 m3/(m2·h)情况下,活性炭出水CODCr平均值为27.3~37.4 mg/L,对CODCr的去除率在6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与活性炭吸附工艺对CODCr、石油类、悬浮物的处理指标都达到了天津市地方标准DB 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树脂作为吸附剂,采用吸附-S/A/SMBBR组合工艺处理含酚高纯溶剂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上柱液流速为1 BV/h、批吸附量为20 BV时,吸附预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出水酚浓度适合后续生化处理范围,以1 BV/h的5%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脱附,用量3 BV后脱附效果良好;在生化处理阶段,当进水酚浓度为15~45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7 d时,对酚的平均去除率在99%以上,且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见,吸附-S/A/SMBBR组合工艺对含酚高纯溶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极佳,出水酚浓度可降低至0.5 mg/L以下,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考察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和可行性。通过测定生化呼吸曲线及相对耗氧速率来判定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及活性炭生物膜的成熟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在臭氧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0.13%。采用自然挂膜方法培养生物膜,生物膜的成熟时间为25 d左右。在生物活性炭稳定运行后,其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8.75%和43.80%,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0和7.6 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中试条件下采用阶段水解酸化/两级好氧浮动床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含高比例印染废水的原水,考察了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良好,平均出水COD、BOD5、NH3-N、TN、TP和SS分别为75、2、0.75、8.41、0.96、10 mg/L,平均出水色度为16倍,除出水COD浓度略高外,其他水质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中试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参数:温度20℃,水解酸化池的HRT≥12 h,两级好氧浮动床的HRT≤12 h、SRT=12~14 d,粉末活性炭投量为5 mg/L。中试的运行成本为0.83元/m3,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排放的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较高且不易降解等特点,设计了六种组合工艺方案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型UNITANK生化处理系统为核心,辅以"混凝气浮/臭氧氧化/水解酸化"强化预处理、"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对该类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臭氧氧化前置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医药废水的可生化性,保障组合工艺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邯郸市滏阳河水为原水,进行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中试采用混凝沉淀/Zeo-carbon生物滤池/臭氧/活性炭工艺,综合考察臭氧/活性炭对浊度、COD<,Mn、UV<,254>、NH<,4><'+>-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该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活性炭滤池的最佳滤速为6.0 m/h.在最佳运行工况下,出水浊度、COD、NH<,4><'+>-N、UV<,254>的平均值分别为0.85 NTU、2.43 mg/L、0.33 mg/L和0.031 cm<'-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4%、53.5%、73.0%和59.4%,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河南安阳保险粉生产项目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高级氧化+水解酸化+两级UASB+A/O+臭氧活性炭滤池工艺处理保险粉废水,处理规模为20 m~3/h。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中COD、BOD_5和NH_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5、18和13 mg/L,对COD、BOD_5、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6%、99.4%和84.5%,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模拟高浓度染料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好氧-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经12h厌氧处理,CODcr去除率为36.6%,BODs去除率为26.3%,色度去除率为83%;经好氧处理24h,CODcr,去除率为75.1%,色度去除率为85%;最后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出水符合综合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氨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802吸附技术为核心,以焦化厂污水处理站的生化尾水为处理对象,开发了"混凝沉淀+砂滤+NDA-802树脂吸附"深度处理工艺,并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在控制树脂吸附流速为6 BV/h的条件下,以4%的HCl和6%的Na OH为脱附液,该工艺可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中的COD、SS、色度分别从120~150 mg/L、30~50 mg/L、100~150倍稳定降至80 mg/L、5 mg/L、20倍以下,达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并实现了部分处理出水的回用。  相似文献   

18.
曹晓锐  刘进 《山西建筑》2007,33(17):350-351
对陕西省某炼油厂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混凝与臭氧活性炭吸附探索性试验,根据处理效果,掌握必要参数,为进一步深度处理做准备,指出混凝+砂滤+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处理炼油二次处理排放水可以达到回用的目的,其关键是解决活性炭使用寿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以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为深度处理单元的强化生物脱碳脱氮及回用工艺处理煤化工综合废水,对工艺流程、主要参数、工程调试和运行情况以及处理效果作了介绍。该工艺对高COD、高氨氮的含油难降解煤化工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颜料废水的特点,采用以电解/脱色反应器为预处理工艺,微电解/复合厌氧生物池/曝气生物滤池(BAF)为主处理工艺,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化学氧化为深度处理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颜料废水处理工艺,处理水量为6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对COD、BOD5、SS、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2%、95.5%、80.5%和96.8%,出水pH值为7.0左右,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