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隧道施工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增加,在隧道工程建设中隧道口仰坡滑坡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隧道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湿土地质处理隧道口仰坡滑坡施工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平兴高速公路七标段南山隧道工程,由于隧道工程为隐蔽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后,由于初支入侵二衬,围岩地质软弱为煤系地层,遇水易软化成流动状态,从而使地面产生裂缝和变形。隧道初期支护地面可能会产生开裂和变形,一般位于洞口。本文根据平兴高速公路七标段南山隧道工程实例,就隧道初期支护地面开裂和变形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刘盛涛 《中国科技博览》2013,(18):526-526,547
以本人在《绥阳至道真二级公路第六合同段〈田生口隧道〉》和《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中坡隧道〉》的施工组织过程中的经验,从进洞前洞口防排水处理、开挖过程中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二次衬砌中防排水处理与控制、二次衬砌渗漏处理与控制四个方面分析隧道防排水控制,对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控制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某工地施工的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内,掌子面上正在施工超前小导管.突然掌子面顶部出现土层剥落现象,随后掌子面就发生了小面积坍塌,继而引起掌子面后方10米左右的初期支护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及洞门边仰坡产生较深裂纹,洞口左侧出现较长水平裂纹,部分地段出现侵限,我们对此事故及时进行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隧道从路堑中倒坡进洞施工,借鉴衢州市柯城区大岭背隧道工程实际案例加以分析,阐述做好隧道洞口的边坡防护和排水的重要性,防止洞外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小洞外不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平原区拟建公路可能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是区域性地面沉降,其次是因公路工程建设改变了地质环境而诱发的隧道洞顶坍塌及洞口仰坡失稳、开挖路堑产生高边坡失稳以及平原区软土分布地段因填方路堤导致软土变形,包括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及路堤失稳等一系列地质灾害。一般软土路段的填方路基段在采取软基处理措施基础上,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但对于隧道浅埋段及进出洞口段、高边坡段、较高填方段、区域性地面沉降段等危险性中等的区段均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安岚二级公路瀛湖隧道进出洞口边坡为强风化千枚岩,地质破碎,整个坡面均为松散坡积土,进洞难度较大,采取大管棚套拱复合支护技术,确保了隧道安全,较快的通过了洞口不良地质段。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该隧道进洞管棚套拱复合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梧高速公路上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洞口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同类浅埋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隧道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不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由此引发的塌方处理是隧道施工中的难点。本文以拉脊山隧道塌方为例,介绍公路隧道浅埋段塌方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隧道建设过程中,针对隧道洞口特征,采取有效的开挖方法,提升隧道洞口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隧道洞口施工质量,降低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本篇针对具体项目施工案例,浅析浅埋隧道洞口段Ⅳ级围岩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施工及机械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全长7 800 m,下穿海域3 950 m.有两条主隧道和一条服务隧道,在青岛端距离洞口2 000 m处设有进出海底隧道的匝道.主隧道海域段线间距约55 m,断面为椭圆形断面,隧道断面宽16 m,高12 m,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微风化花岗岩、辉绿岩、安山岩中,纵断面采用"V"字坡,最大海水深42 m,隧道最小埋深不小于30 m.对钻爆法修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和大型施工机械配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博览》2013,(18):176-176
结合中天山隧道吐鲁番端洞口防护的工程实例,对隧道洞口边坡怎样防护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简单描述了边坡防护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龙溪隧道洞口段的开挖施工,从预支护、开挖、支护等几个关键环节分析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为后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工程已经成为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等大型项目中的重要工程。隧道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隧道工程的数量和长度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对发生塌方的原因及塌方的一般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高压富水岩溶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灾害严重危及隧道施工的安全,影响施工的进度,是目前国内外隧道建设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首先对马鹿箐隧道历次涌突水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水文观测、反坡追排水清淤技术和泄水释能工法等技术在+978溶腔的岩溶水处治中的应用,最后对溶腔揭示后隧道跨越溶腔段的工程处治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马鹿箐岩溶隧道成功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中大体量高压富水隐伏岩溶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以来,统计发现山岭隧道洞口段受地震破坏较为严重,为了提高山岭隧道洞口段抗震性能,研究可靠的仰坡加固措施,设计并完成了高烈度震区隧道洞口段仰坡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发现:(1)在洞口段仰坡不设防的情况下,均质岩质高陡仰坡在高烈度水平地震作用下,仰坡发生破坏,大量岩土体滑落,此时落石会严重影响隧道结构与运营安全,必须对仰坡进行加固;(2)设置框架梁形式的仰坡支护体系后,即使在高烈度水平地震作用下,只要支护体系没有破坏,均质岩质仰坡整体仍能保持相对完整,仅框架梁内部有少量掉块,提高了仰坡整体的抗震性能;(3)对比洞口段衬砌结构的截面内力,可以看出,设置了框架梁形式的仰坡支护体系后,可以显著降低洞口段衬砌结构的截面轴力与弯矩。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设置了框架梁支护体系,仰坡岩体整体性增强,限制了仰坡处岩体的自由运动,进而有效防止了仰坡破坏,并降低了洞口段衬砌的内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中易形成局部受力状态不均衡的问题,研究超浅埋大偏压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安全施工技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金山隧道为例,通过施工工法优化、初支施工与搭接点优化、微振爆破与隔振措施优化三项改进措施,有效控制了先行洞衬砌开裂现象,保障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安全。超浅埋大偏压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安全施工技术为同类型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牛峒山隧道工程为例,结合本工程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地质、水文自然条件特征,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工程标准设计方案,进场后"边筹备、边施工",及时完成洞顶截排水沟施作、洞口(含正洞明挖段)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加固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隧道进、出口段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暗洞施工等,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在标准施工过程中,充分做好本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隧道洞口段施工速来一直是隧道工程施工的的一个难点,常有进洞难之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三、四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将会越来越多,隧道断面的增大,势必会增加洞口施工的难度,大跨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施工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如何安全平稳进洞开挖,应引起所有公路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常艄东 《工程力学》1999,1(A01):781-785
通过对太峪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观察和衬砌变形的现场量测,以及在工程实践中对衬砌开裂的处理经验,提出隧道衬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为了对隧道衬砌开裂程度有一一个量的认识,提出隧道衬砌开裂的标准,根据此分级标准给出隧道开裂的整治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