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全息光学元件的非接触光学测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全息光学元件构成的光触针式非接触光学测头,着重探讨了用电子束曝光法制作全息光学元件的一些技术问题,给出了部分计算机模拟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纳米级表面形貌样板的高精度非接触测量需求,研制了一种高分辨力光学显微测头。以激光全息单元为光源和信号拾取器件,利用差动光斑尺寸变化探测原理,建立了微位移测量系统,结合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形成了高分辨力光学显微测头。将该测头应用于纳米三维测量机,对台阶高度样板和一维线间隔样板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光学显微测头结合纳米三维测量机可实现纳米级表面形貌样板的可溯源测量,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分辨力高、结构紧凑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对解决纳米级表面形貌测量难题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用光学全息的方法来制作光子晶体,并且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子晶体的周期结构,验证了光学全息方法实现光子晶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软X射线Bragg-Fresnel光学元件的特点,并以磁控溅射法制备多层膜,再采用光学全息方法在涂有光刻胶的多层膜表面上形成波带片图形,通过显影、离子束刻蚀完成元件的制作 。  相似文献   

5.
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4个发射光源和1个CCD摄像机作为接收装置的光学非接触测头.测头可以用来测量包括具有强反射表面的曲面.测头基于三角法工作原理.在恰当设计的情况下,至多只有1路从工件表面反射回来的光,能够进入CCD摄像机.通过将相应通道切断,很容易消除镜面反射光的影响.这时测头就相当于1个三发射单接收光学非接触测头.测头可以同时用来测量表面的位置和方向.对于具有很大倾斜的表面具测头仍能正常工作,采用干涉滤光片消除了环境光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系统的标定方法.通过对量块的测量证实了系统工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上海计量测试》2007,34(6):49-49
Renishaw新型双功能测头光学信号传输系统,使用单一光学接收器,同时安装对刀测头和主轴测头,实现快速安装和无线机床环境。该系统可方便地加装到多种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为用户提供自动在机对刀、刀具破损检测、工件找正及工件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7.
全息术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它已经被应用于多种实际场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全息由于其方便和灵活的特性,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全息成像方法。本文回顾了我们近期基于超表面的太赫兹计算全息研究进展。其中,作为全息板的超表面展示出了超越传统光学器件的独特性能。首先,利用超表面实现了对于全息板每个像素的相位振幅同时且独立的调控,进而实现了高质量全息成像。这种新的电磁波操控能力也带来了新的全息成像效果,如利用介质超表面实现了全息像沿传播方向上的连续变化。其次,对超表面在不同偏振态下的响应进行设计,分别实现了线偏振态与频率复用、圆偏振态复用、以及基于表面波的偏振复用超表面全息术。此外,本文提出了依赖于温度变化而主动可控的超表面全息术,为今后计算全息术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案,也推动了超表面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息母板喷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万金 《材料保护》2001,34(4):42-42
1 前 言全息摄影技术自问世以来以其三维立体效果、色彩斑斓绚丽以及动态周视等别具一格的特色 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公众的极大兴趣,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研究的活跃领域之 一。随着全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模压全息技术也应运而生,是一种集光学、电子机械、表面 化学、工艺美术、浮雕印刷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高新技术。模压全息产品,功能独 特、价格低廉、可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模压全息技术最重要工序之一就是制作模压模板,而制作模压模板的关键环节又是光致抗 蚀剂全息母板的银面移植,即将通过激光…  相似文献   

9.
《现代包装》2006,(1):40-41
RFID、全息防伪、安全印刷及可变光学成像等技术的运用,使药品包装的安全得到了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用计算机全息方法改变激光束横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建川  李慎 《光电工程》1997,24(3):37-41
以圆对称高斯光束变换为十字光束为例,提出一种全息光学元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推导出计算机制全息图的衍射方程,同时给出设计结果的计算机模拟验证方法,动用HOE可以解决光束能量转换效率及能量重新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将计算全息技术、原子光学及微细加工技术相结合,得出一种氛原子束计算全息编码成像技术,它弥补了利用激光梯度场控制原子堆积只能制作单一量子点、线等周期性图形的不足。对该技术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制作所需的任意超微细结构图形,特征线宽可达纳米量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以LiNbO3晶体为主说明了光学体全息存储材料具有超大容量、数据传输快、并行计算、按页存储和内容寻址等优点,详细介绍了光学体全息存储的原理及技术特点,以实验中的数据为基础指出:抑制串扰噪声和改进双掺和三掺铌酸锂晶体的存储性能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纸基全息印品图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池宏勋  彭学军  谭美军  池湘 《包装工程》2004,25(2):41-42,48
介绍了纸基全息印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全息涂料的单体组成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激光全息图文质量的光学特性指标--衍射效率和信噪比,着重阐述了模压温度、纸张表面光泽度和背景颜色对衍射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全息激光技术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全息激光技术最早广泛应用在CD,DVD等系统中,用以读取光盘信息,并对光盘进行寻迹、聚焦等。文中以采用全息激光技术的全息激光头为核心器件,结合少量光学元件,设计出一种纳米分辨力级位移传感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5.
谢勇  彭涛 《包装工程》2005,26(3):45-47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全息涂料涂布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涂膜光学密度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定量评价涂布不均匀度的方法,为涂布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光导热塑全息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言语对光导热塑全息记录材料的某些特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光学测试方法,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对实验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超大容量光学体全息存储技术与材料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以LiNbO3晶体为主说明了光学体全息存储材料具有超大容量、数据传输快、并行计算、按页存储和内容寻址等优点 ,详细介绍了光学体全息存储的原理及技术特点。以实验中的数据为基础指出 :抑制串扰噪声和改进双掺和三掺铌酸锂晶体的存储性能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光存储领域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体全息存储、近场光学存储和双光子双稳态存储技术 .在介绍各种存储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 ,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从整个光存储学科发展的角度给出了未来的趋势 .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光学测头的测量方式中,由于方便测量和易于随时测量,手掌和手指经常被选作测量部位.然而,由于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结构的变异性,由人为运动导致的测量位置改变会对被测光有很大影响.为此,开发了一种基于掌/指纹图像匹配技术的有效方法,以避免测量位置的改变.该方法通过应用小波变换、相位相关和曲面拟合技术,分析不同测量位置之间旋转和平移改变量,然后驱动光学测头到达相应的位置,从而使光学测头每次均测量同一位置.其精度评测结果表明,平移检测精度达到1/50像素,旋转检测精度达到0.15°.光谱测量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使光谱稳定性提高了3倍左右.  相似文献   

20.
全息光学元件中编码与象质和衍射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建川  李慎 《光电工程》1996,23(5):24-28,72
以平面波束变换为十字光束的全息光学元件为例,详细分析了HOE的相位调制、编码与解主财过程,推导出HOE的衍射效率近似解的表达式,计算出近似条件下最佳编码最大刻蚀深度值,并且对该编码方案对HOE成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同时对衍射效率近似解表达式的误差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