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新庄孜矿为例,针对覆土造地过程中,对煤矸石充填可能带来的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污染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矿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强,工程区地下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施工过程中采用煤矸石与土的多层结构充填模式,提高了矸石保熵性.采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区,既减少矸石山占地面积,又能在塌陷区覆土造地,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淮南矿区覆土造地及工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隐患整体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非煤矿山重大隐患-采空区及尾矿库,提出了塌陷区尾砂干式堆放、露天坑尾砂堆放、尾砂充填采空区技术等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措施,把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与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置结合起来,实现以废治患、矿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矿区环境保护与煤炭清洁开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建筑物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煤层瓦斯、矿井废水排放等矿区环境和生态破坏环境,提出了改革矿井开拓部署,改进回采工艺,研究井下充填技术,加大煤层气开发及充分利用井下废弃井巷等技术途径,减少矿区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高晓云  陈萍 《中国煤炭》2012,38(9):121-124
以淮南矿区塌陷区煤矸石充填复垦为例,计算了煤矸石堆存带来的潜在碳排放量、矸石山侵占土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及塌陷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淮南矿区煤矸石山堆存碳密度远远超过了其覆盖的当地原本自然生态系统碳储存密度,二氧化碳排放潜在风险很高.煤矸石充填复垦,能固定煤矸石中的大量的碳,还可以增加塌陷区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有着很好的碳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充填塌陷区后是否产生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充填复垦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分析煤矸石充填复垦塌陷区的可行性,以徐庄煤矿煤矸石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分析砷(As)、镉(Cd)、铬(Cr)、汞(Hg)和铅(Pb)重金属对复垦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重金属含量很低、性质稳定;在淋溶和浸泡状态下,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和淋溶性较差,降雨对煤矸石的淋溶作用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煤矸石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研究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塌陷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矿区环境保护与煤清洁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侃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27(5):26-27,30
介绍了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建筑物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煤层瓦斯,矿井废水排放等矿区环境和生态破坏环境,提出了改革矿井井拓部署,改进回采工艺,研究井下充填技术,加大煤层气开发及充分利用井下废弃井巷技术途径,减少矿区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固体充填采煤是用机械化方式,将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填入采空区的技术,它能采出更多的煤炭资源,并能处理矿区固体废弃物,还能使填入采空区的固体废弃物对上覆岩层的移动和裂隙发育有控制作用,所以固体充填采煤能给含水层下压煤矿区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导水裂隙带发育范围与充实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矸石充填采煤覆岩破坏程度、裂隙带形成中导水裂隙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不搬迁建筑物的前提下,采用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回采建筑物下压煤,不仅能安全采出呆滞煤柱资源,还能处理大量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减轻矿井辅助提升压力,节约运输成本,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保护矿区周围居民的生态环境,对于建设和谐矿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充填技术促进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亮  张小华 《矿冶工程》2013,33(3):117-121
阐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提出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及途径。将充填技术应用于资源-经济-环境体系中, 根据矿山固体废弃物料的特点, 对不同的固体废弃物料采用废石充填、尾砂充填和矿碴灰充填等不同的充填工艺技术, 不仅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而且降低了矿山废弃固体物料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近日,经宁夏国土资源厅积极争取,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获国家批准,共争取资金6100万元。这些项目包括1个采煤沉陷区、1个石灰岩矿区、1个石膏砖瓦黏土矿区和5个砂石矿区。据调查,截至2007年底宁夏矿山地面塌陷区面积为3041.69hm^2,尾矿和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2898.6万t,采矿活动1年产生废水废液2757.32万t,  相似文献   

11.
王莹  董霁红 《煤炭学报》2009,34(5):650-655
为了保证矿区充填复垦场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利用,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矿区充填复垦地中Hg,Cd,As,Cu,Pb,Cr和Zn等7个污染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充填复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32.20,处于很高的污染程度,其生态风险指数为443.21,潜在生态风险为较高;比照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1.85,处于较高的污染程度,其生态风险指数为344.65,潜在生态风险为较高;而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综合污染程度为17.06,处于较高的污染程度,其生态风险指数为256.96,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研究区土壤整体处于受污染状态,主要受到Cd和Hg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残留煤柱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复采采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传统房柱式或短壁方法开采的矿区,采空区遗留大量呆滞煤炭资源,同时煤炭开采还向地面排放大量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等危害,开发老采空区残留煤柱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复采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房柱式充填采矿方法为背景,建立了表征采空区内矿柱和充填物支撑顶板的弹性板柱力学模型,研究顶板不同阶段下沉的力学过程.通过数值计算从能量观点对充填采场的矿压显现规律、煤柱受力及其破坏特点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当煤柱的有效承载面积逐渐减小时,单一煤柱的失效将使载荷转移到邻近煤柱上并引起相邻煤柱过载,房柱式充填开采不存在直接顶及基本顶周期来压现象,煤柱内部应力受回收顺序影响较小.采场最大下沉值减少了30%~60%,充填后最大能量密度值是未充填情况下的0.86倍.  相似文献   

13.
Open-cast mining operations conducted below groundwater table often affect the drawdown of the water table over large areas which as a consequence changes the natural regional hydrological balance. Remedial measures may include construction of new water intakes, and changes in the land usage may be necessary. Tipping of wastes (most often coal wastes and ashes) affects ground water pollution. Instead of removal of effects, preventive methods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4.
ERDAS IMAGINE在采煤沉陷地复垦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采煤沉陷地复垦施工工艺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土方量自动计算的方法,为采煤沉陷地复垦的规划设计、总投资控制和资金分配提供准确的依据。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5.
王德舫 《铀矿冶》1993,12(4):230-232,251
七一二矿属缓倾斜铀矿床。本文介绍该矿在生产过程中对塌陷区采取的土地复垦措施及退役后对塌陷区、废石堆、露天采场的全面整治及复垦实践,也介绍了通过整治和复垦所取得的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炭大量开采,大面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矿区环境恶化。本文在分析安徽某矿区塌陷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和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经验,提出塌陷地复垦远景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对其他矿区塌陷地整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济宁市煤炭开采导致耕地塌陷深度大、积水严重,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RS)获取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矿井分布图、行政区划图和采煤塌陷地调查统计资料等相关数据的支持下,以人机交互式解译方式对济宁市煤炭开采以来至2009年采煤塌陷导致的积水耕地信息进行了提取。得出:济宁市采煤塌陷导致耕地常年积水面积为4 780.49 hm2,占济宁市耕地总面积的0.78%,治理后和未治理塌陷积水耕地分别占积水面积的57.84%和42.16%;塌陷积水耕地主要分布于济宁市中部的“金三角”地带(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结合处)、任城区南部和微山县中部地区,且呈不规则分布状态,多是一矿一片或一矿多片。研究结果表明,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应用于塌陷积水耕地信息的提取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为地方政府加强塌陷积水耕地的实时准确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赵家寨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矿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对煤矿开采引起地质环境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应用相似相异原则和叠图法进行分析和划分,对今后矿山开采及保护治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提出了控制开采量与采用新的开采方式;减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利用;完善法律法规等相应的防治措施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煤炭矿区开发会产生和堆存大量的废弃物,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引起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使用煤矸石等废弃物制作多孔土壤应用于矿区的生态修复,既解决了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堆存问题又可以恢复生态环境,是矿区生态修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章考察了煤矸石发泡制备多孔土壤特性,包括松装密度、粒级分布、pH、保水性、流失率、保温性等,并与天然土壤特性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与天然土壤相比,煤矸石多孔土壤松装密度降低约36%,保水量增加约51%,流失率降低约63.1%,且保温性更优,但pH偏高,适于种植耐碱性植物,需进一步加工处理后方可用于大宗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复垦是矿山关闭后首选的复垦方式,但是传统农业效益低、产出少,这极大地阻碍了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的农地复垦积极性,因此必须探索一条现代高效农业复垦的新路径。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沈煤集团沈北矿区采煤沉陷地为例,基于现场调查法、RS技术和GIS技术,以及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辽宁沈北矿区采煤沉陷地损毁现状,指出了采煤沉陷地农业复垦制约因素,探讨了采煤沉陷地农业复垦的选择路径。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地复垦为现代农业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浅塌陷区可以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而季节性性积水区则可发展养殖、种植、加工三位一体的立体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大面积深积水区则适宜开发为湿地农业,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