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宋宝锋 《吉林电力》2007,35(3):54-56
通过对长春市供热状况的调查分析,对比热电联产与区域锅炉供热的经济性,论述了热电联产与小火电机组的区别,以50 MW机组为例说明小热电综合热效率比小火电高27.8%,提出以热电联产替代区域锅炉供热,逐步实施热电联产与"上大压小".  相似文献   

2.
我国热电联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联产是节能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综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过程,热电联产的理论研究情况,以及有关热电联产的政策性问题,提出了热电联产经济性评价方法及优化研究,同时针对我国现行政策提出了看法,并在介绍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热电联产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慧云  肖宁 《发电设备》2010,24(6):467-469
介绍了国内外热电联产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热电联产的优势,分析了今后我国热电联产机组的发展模式,指出今后我国热电联产产业应以大容量、高参数的热电联产机组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这两个模式为主,并大力发展CFB锅炉、燃气轮机技术和研发高温气冷核反应堆技术。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欧洲各国都非常重视热电联产的发展,因为热电联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达到90%,而且热电联产正向着冷热电联产转变,它们都打算在2010年前使热电联产的规模翻一番。但是由于电力工业竞争性市场化改革却阻碍了热电联产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效仿美国发展小型、分散的热电联产,美欧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楼振飞 《华东电力》2004,32(12):19-23
在美国能源基金会的资助及上海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支持下 ,完成了燃气热电联产的政策研究。研究表明 :热电联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电力并网难和上网电价缺乏竞争性 ,以及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咨询队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透明和公正的热电联产机组电力并网规定 ;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参与热电联产的投资、建设和管理 ;上海市热电联产管理办法 ;热电联产在上海的适用性 ;基于燃气热电联产的环保效益 ;应给予热电联产一定的政策优惠 ;鼓励燃气热电联产参与电力和燃气调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已形成了一股热潮,不少地区和企业建立了热电站,有些热电联产取得了节能成效,而有一些则未能取得相应的节能效果。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想从这几年来我们所进行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设计中的一些体会,对当前热电联产中的一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目前我国我省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的概况根据国家经委和电力部的统计,目前我国热电站的总装机容量约为638.2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WTO的基本原则,性质及职能,对加入WTO后我国政策有哪些变化,对我国各行业有哪些影响和对电力市场与热力市场有何新需求等进行了探讨,热电联产是国家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实践证明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应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节能、环保角度谈发展热电联产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约能源的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热电联产对电力工业的贡献,以及热电联产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铭 《中国电力》1999,32(10):66-69
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我国电力工业产业政策的一部分。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其特点是:在工业区内已逐步建设热电联产企业,多家共同建设热电联产,由中低压热电联产机组逐步向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发展。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1212 % 。热电联产在电力工业发展中越来越体现了节能和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今后应积极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热电联产。注重增加大型供热机组的比重,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城市热、电、冷联产等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1月,能源部派出考察组,对美国热电联产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了解,现将美国热电联产发展状况作一介绍。同时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热电联产的建议。一、美国热电联产概况 1.发展概况美国在7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热电联产,热电站建得不多。70年代出现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为节约能源,对热电站有了新的认识。1978年卡特政府制定了公用事业法,规定给予热电站的优惠政策,刺激了对热电站的投资。1980年以后开始发展,1983年以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至1986、1987年,每年投产都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建筑物与热网热动态特性提高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综合考虑建筑物与集中供热管网热动态特性的热电联合运行模式,解决了因传统"以热定电"运行模式而导致的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建筑物与热网热动态特性的热电联合系统的构成方案;着重对比分析了考虑建筑物与热网热动态特性前后的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点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能够提高机组调峰能力的机理;给出了综合考虑建筑物与热网热动态特性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述综合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机组的上调节和下调节容量,其效果优于仅考虑建筑物或者热网单一环节热动态特性的模型。进一步,将系统源侧"热电耦合"特性扩展到荷侧,利用系统"源荷协调控制"实现了机组"热电解耦"。  相似文献   

12.
霍鹏  李千军  郑李坤 《中国电力》2015,48(5):115-119
因具有从低品质热量中提取高品质热量的特性,吸收式热泵可应用于节能改造方面。但该装置应用于火电厂时,热力系统、驱动热源和余热回收利用引入系统位置等差异,会导致应用效果完全不同。通过分析2种类型机组的余热回收用于本机组凝补水加热的经济性,阐明冷端损失、驱动热源热量品质高低等因素,可能导致余热回收并不能达到节能目的。应用热泵从冷却水的废热中回收部分热量完全用于对外供热,能够提高机组经济性,若用于本机热力系统中,不一定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三北电网区域现役电厂供热改造可行性研究的调研评估分析,认为城市周边现役电厂125MW及以上纯凝机组供热改造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合理利用现有电源资源,替代老小热电、集中锅炉房和分散小锅炉供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宏观调控。同时,还提出了今后具体实施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电厂有大量的低温余热被浪费,而通过热泵则可以将发电厂循环水的余热回收利用,从而提高热利用效率。基于热泵技术提出了一种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的集中供热系统,并与常规热电厂供热系统进行对比,认为利用热泵回收发电厂余热具有节能、环保的双重效应。虽然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较低,仅需3年就可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修改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成本分布通用矩阵模型,建立了抽凝机组成本分布通用矩阵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热电成本分摊。对某300 MW单抽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几种分摊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以往的热电分摊方法相比,本方法采用的矩阵形式简单方便,以系统工程的观点来追踪能量生产过程以及成本形成过程,能够反映热电厂真实的热、电成本。另外,还定量分析了某300 MW双抽机组在不同抽汽工况下的热、电成本。结果表明,该机组在有抽汽的工况下的发电燃料成本比纯凝汽工况下的成本低大约0.03~0.04元/kW·h左右。随着工业抽汽量或采暖抽汽量的增加,该机组的发电、供热及工业抽汽的燃料成本均降低。  相似文献   

16.
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利用电力、热力系统的互补特性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通过热电联产、电制热等发生耦合,文中考虑了热力系统中供热管道传输时间延迟和热损失等热动态特性,以及用户供热需求的柔性,建立了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算例1以IEEE 39节点电网和26节点热网耦合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模型可以通过能量时间平移,优化匹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消纳;算例2则以海宁市尖山新区为例,分析了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以集中供热拓展能源终端消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DEA方法在火力发电厂及其机组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A (数据包络分析 )方法中的C2 R模型和C2 GS2 模型对火力发电厂及其机组进行生产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分析 ,分别从 3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 ,即 :1 电力系统内不同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相对有效性分析 ;2 电力系统内不同发电机组生产效益的相对有效性分析 ;3 电厂内部不同发电机组生产效益的相对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探索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进一步升级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火电厂的规模已居世界第1, 要进一步节能降耗和实现清洁煤发电, 建议从研究提高燃煤机组的进汽参数和扩大高参数机组的应用、采用更先进的大、中和小型燃气轮机、慎重积极地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 电厂、优化烟气净化工艺和研发CO2 捕集和贮存(CCS) 技术等几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的经验, 使我国火力发电的技术达到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9.
林勇  曹华珍 《广东电力》2008,21(12):5-8
在阐述了广东省安排的小火电机组关停规模及分布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电源和电网建设及运行情况,从满足安全供电的角度,对“十一五”后三年规划电网的适应性及电源调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小火电机组关停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三北”地区采暖期电负荷与热负荷需求不平衡日益加剧,火电机组在供暖期参与深度调峰热电解耦需求十分迫切的问题,从技术路线及方案适用范围等方面对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并针对具体工程确定了热水储热系统和电锅炉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表明,热水储热系统、电锅炉系统及减温减压系统供热方案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火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增加机组调峰深度,不同方案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