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俊发 《催化裂化》1996,15(2):44-46
延安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由30万吨/年扩建到45万吨/年,其中富气压缩机驰经增容技改满足了工艺要求。在改造前后液体收率相近的情况,液化气比改造前收率提高了2%-3%。实践证明,走增容技改这条路子,投资少,时间短,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     
辽阳石化乙烯装置“双机并联”获成效 截至2月20日,辽阳石化年20万吨乙烯装置由两台裂解气压缩机组并联优化调控运行取得重大成效。其中,乙烯收率提高0.4%,综合能耗下降7.5%。C204机组的生产能力为14万吨/年,C201机组的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  相似文献   

3.
LG化学将投资1.9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格拉得斯通城建设氯碱厂,主要包括30万吨/年的二氯乙烷装置、21.8万吨/年氯气装置及24万吨/年氢氧化钠装置,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投产。LG化学将拥有新厂80%的股份,澳大利亚最大食盐生产商Cheetham盐业及另一公司将共同拥有另外的20%股份。  相似文献   

4.
《青海石油》2005,23(3):47
截至7月7日8时,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20万吨/年高压聚乙烯装置拿出合格产品后连续运行88小时,实现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至此,该公司聚烯烃产量由48万吨/年增到68万吨/年,使中国石油聚乙烯产能增加15.26%,成为中国石油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聚烯烃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刘军 《石油知识》2004,(5):20-20
连云港碱厂目前纯碱生产能力已接近100万吨/年,其中重灰装置能力达到80万吨/年,这既有建厂时的两套20万吨/年固相水合法普通重灰老装置.也有套1999年建成的20万吨/年低盐重灰装置和2003年建成的套20万吨/年国产化流化床普通重灰装置。这些年来,重灰产量和质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03年重灰产量突破50万吨,为提高产  相似文献   

6.
技术简介:我国首套满负荷条件下蒸汽自足的国产10万吨级硝酸装置经4个月的运行和改进后,目前技术上又有新突破,副产蒸汽外送量由开车时的外输1吨/小时左右,即0.07t/t100%HNO3,增加到外输3.6吨/小时左右,即0.25t/t100%心03,向代表国际同业先进水平的法国GP公司同型装置标准又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设计》2005,22(3):21-21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通过启动对技术咨询公司和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招标,开始了在古吉拉特邦Dahej的石化联合装置的前期建设工作。这套两种原料的裂解装置为110~120万吨/年乙烯和36万吨/年丙烯。联合装置将包括1套36万吨/年高温分解汽油制氢装置、1套13.5万吨/年苯抽提装置、1套3.5万吨/年丁烯-1装置、1套2.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和1套16万吨/年苯乙烯装置。  相似文献   

8.
宁夏是西北地区第一造纸大省区,2006年全区纸和纸板产量达到53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2亿元。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加大节能减污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造纸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近自治区政府决定2007年底以前淘汰关闭3.4万吨/年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年和1.7万吨/年已下的化学制浆生产装置。2008年底以前淘汰关闭5万吨/年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争取到2010年实现纸和纸板产量150万吨,(其中自制浆100万吨)产值75亿元,增加值23亿元,利税9亿元,到2015年实现纸和纸板产量200万吨/年,(其中自制浆130万吨)产值100亿元。增加值30亿元,利税13亿元。全区保留5个或6个制浆造纸企业,到2015年形成1个百万吨/年以上,2个20万吨/年以上,3个10万吨/年以上的造纸工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到2000年底,我国PP的生产能力已达319.55万吨/年,在合成树脂中生产能力中名列交茅,产品产量已突破300万吨大关,在合成树脂中位居榜首,我国PP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增长更为迅猛,由1995年的222.5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483.32万吨,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速度16.8%,国产PP树脂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66%,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2005年PP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700万吨。近几年来,从国产PP品种的生产情况看,连续法生产装置的PP树脂品种仍然以挤出扁丝料为主,2000年的产量占连续法PP总产量的54.5%,其次是纤维料占15.4%,以下为薄膜料(占15%),注塑料(占13.7%),涂覆料(占0.4%)。为了适应我国PP市场需要,国内树脂生产企业自1997年开始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即减少通用牌号产量,增加专用牌号产量。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设计》2011,(4):16-16
随着2011年中原MTO 10万吨/年乙烯装置的建成投产和2010年中沙(天津)100万吨/年乙烯、华锦45万吨/年乙烯、镇海100万吨/年乙烯和神华集团(煤制烯烃)30万吨/年乙烯的相继投产,至2011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已超过1500万吨/年,达到1506.5万Ⅱ电/年。我国乙烯总产量也将有较大增长,预计2011年年底乙烯产量将由2010年年初的1100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在石油价格高企和减排二氧化碳的双重因素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掀起了生物柴油热。欧盟25国的生物柴油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005年产量318.4万吨。目前产能已达到607万吨/年,比2005年提高了91%,到2007年产能可能达到800万吨/年,实际产量估计为450万吨。目前欧盟菜籽油的非食用需求已接近欧盟菜籽油供应总量的60%。  相似文献   

12.
芙固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的最新预测认为,未来5年全球氯气需求将以2.2%/年的平均增速继续增加。由2004年的4840万吨增加至2009年的5550万吨。同期世界氯碱产能的增速也为2.2%。预计到2009年全球氯碱年产能可达到6220万吨。  相似文献   

13.
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和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和工程设计的山东玉皇化工集团的10万吨,年粗苯加氢精制装置日前建成投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该技术2007年建成2.5万吨/g工业模式装置;2008年8月在山东滨州寰宇集团鑫光化工公司建成5万吨/年工业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含硫原油和含硫天然气加工量不断增加.硫磺回收装置的套数和规模随之剧增。我国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的套数也随之快速增加,规模也在逐年加大。截止到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建成投产规模不等的硫磺回收装置有120余套.年总生产能力在350万吨以上。硫磺回收装置单套规模已经建成10万吨/年。四川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单套规模已经达到20万吨/年.最大生产能力可以到26万吨/年。  相似文献   

15.
《广石化科技》2007,(3):62-62
6月26日,20万吨/年乙烯技术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乙烯改造工程于2002年4月15日开工,改造后的乙烯装置产能从15万t/a提升至20万t/a,丁二烯抽提装置产能从2.5万t/a提升至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产能从7万t/a提升至10万t/a,聚乙烯装置产能从10万t/a提升至20万t/a,相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也作了改造。  相似文献   

16.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增加精丙烯塔工程”于1995年4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同年8月建成投产,投资680万元,该工程增加了1座100层塔盘的精丙烯塔,与原来的丙烯塔串联使用,使丙烯回收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5%以上,丙烯吨度由原来的92%提高到98%以上,满足了聚丙烯装置的生产需要,仅丙烯回收率一项年增产值就达16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一、国内炼厂扩容 去年广东湛江东兴炼油厂完成将原油加工能力由250万吨扩大到500万吨/年后.今年一季度液化气产量猛增。 今年夏季,770万吨加工能力的广州石化将扩大到100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与燃料》2007,17(4):46-46
雪佛龙公司位于美国加州里奇蒙的基础油生产装置于2007年3月扩能至2万b/d。据2007年NPRA的润滑油和石蜡能力报告,美国截至2007年1月1日为基础油能力22.19万b/d,比2006年初20.22万b/d增长近10%。雪佛龙公司的APIⅡ类/Ⅲ类油装置通过扩能和改进催化剂,能力已提高到2万b/d,扩能超过3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态     
《中国石油》2009,(17):10-10
2012年中东LPG产量将超过6500万吨/年 美国《油气杂志》报道,2000年以来,中东地区的液化石油气(LPG)产量的年均增速达到了4.1%,到2008年产量已占据全球总产量的1/5。到2012年,中东地区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将从当前的4700万吨/年增加至6500万吨/年,新增产量主要将来自于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伊朗。  相似文献   

20.
复合填料在润滑油溶剂精制萃取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精制装置萃取塔填料由乱堆填料改为以规整填料为主的复合填料,填料层数由8层增加到10层,填料总高度由12.5m增加到17.0m,使理论段数和通量提高。改后装置加工能力由上年度180.6kt/a提高到218.7kt/a,能耗由1530.27MJ/t下降到1327.22MJ/t,溶剂消耗由0.79kg/t下降到0.52kg/t,经济效益为682.75万元/a,投资回收期仅0.09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