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德某片区已建截污管网年代久远、长期缺乏管养。应用CCTV检测技术开展普查,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发现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裂、脱节、渗漏及腐蚀等结构性缺陷和树根、障碍物、沉积及结垢等功能性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到管网的运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先解决3级以上结构性缺陷和所有功能性缺陷。应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对管道采取整体修复和局部点状修复。修复后管道恢复正常运行,极大提升了该片区的截污效率。  相似文献   

2.
排水管网缺陷是影响排水系统正常发挥运行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长江中下游W市为例,结合该市开展的排水管网探测及管道状况检测成果,对排水管网缺陷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错口、脱节等接口缺陷是雨污水管道最常见的结构性缺陷,对功能性缺陷来说,障碍物及沉积发生的概率要高于其他类型缺陷;受管材质量及施工质量影响,HDPE双壁波纹管发生缺陷的概率要高于钢筋混凝土管,其中变形是HDPE双壁波纹管最常见的缺陷;粉性土、砂土等软弱土层的存在使管道发生变形、渗漏和沉积的几率增大;相对于结构性缺陷,功能性缺陷更容易由Ⅰ、Ⅱ级发展成Ⅲ、Ⅳ级缺陷,因此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运维管理能力对于保障管道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CCTV结合机器人的管道检测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检测手段。本文利用该技术对泗洪县城区管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管道结构性缺陷在数量和严重程度上远超功能性缺陷;管道结构性缺陷主要是腐蚀、脱节、破裂,功能性缺陷则集中在树根和结垢。  相似文献   

4.
CCTV用于成都市锦兴路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锦兴路排水管道非开挖检测工程为例,介绍了闭路电视(CCTV)检测技术在城市污水管道功能检测评估中的应用,包括管道预处理、水位判断以及CCTV检测。根据CCTV检测结果,该段排水管道存在39处缺陷,主要为腐蚀和沉积,且腐蚀管道为整段腐蚀,总长度达到890 m。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对该排水管道进行了结构性和功能性评估。结构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段管道修复等级为二级,管道在短期内不会发生破坏,但应做修复计划;功能性评估结果表明,管道养护等级为四级,输水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应立即对淤积的管道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过河管的缺陷情况对污水收集系统的健康程度评估至关重要。以南京市某污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清疏、检测、排查、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为例,分析过河管的各种检测方法,明确项目中过河管检测的技术路线,针对各种检测方法列举典型案例,并对系统收集范围内58条过河管进行结构性缺陷评估。结果表明,电法测漏和水下机器人检测技术能够在管道满水条件下对管道缺陷进行有效检测;过河管存在结构性缺陷问题的比例远大于普通管道;塑料管存在结构性缺陷问题比例远大于其他管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近年来,利用排水管道内窥摄像CCTV检测系统、QV管道潜望镜设备检测管网内部结构性缺陷及功能性缺陷越来越普遍。市政管网内窥检测后,需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图层在已有的管网CAD分布图中标注出管道缺陷。本文介绍利用Visual Lisp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管网缺陷标注自动绘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排水管网作为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闭路电视(CCTV)检测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定位管道内部缺陷,提供准确的基础影像,快速反映排水管网运行状态,为管道修复、养护、改造提供依据。基于管网缺陷对应的模型表达方法,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模型(InfoWorks ICM)模拟分析管网缺陷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管网受沉积和腐蚀等缺陷影响,排水能力不满足1年一遇的管道增加了7.4%,满足3年一遇的管道减少了2.8%。在3年一遇2 h的设计降雨条件下,积水范围比管网无缺陷时增大了13.8%。因此,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管网缺陷对城市排水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从而为确定管网修复优先等级以及改造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景宏 《福建建筑》2023,(8):108-111
为了摸清现有排水管网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功能性隐患,建立排水管网健康度档案,某市开展排水管网(雨、污水)专项排查工作。为此,本文选取某市某区排水管网排查的数据,对该片区排水管网的排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片区排水管网存在较大缺陷,建议立即开展相关修复、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智华  吴燕 《山西建筑》2014,(7):142-144
为查找彭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和运行负荷低的原因,采用快速内窥设备(QV)管道检测技术,调查乡镇污水管道运行状况,发现了管道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并系统地分析了污水管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工程管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镇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COD_(Cr))偏低、河道黑臭等问题,以南方某中小城市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为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经闭路电视系统(CCTV)检测后发现的管道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采用管道非开挖修复为主要手段的解决方案。经修复后污水处理厂进水COD_(Cr)明显提高,达到污水收集系统功效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江北中心城区管网建设较早,排水管道役龄长,管材陈旧,管道淤积堵塞甚至破损断裂,加之缺乏日常维护,造成管道排水效能差。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管道的排水能力、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采用闭路电视(CCTV)检测技术,选取三八泵站上游片区污水管道进行了检测与评估,掌握了管道运行的健康状况,可为制定管道的修复养护方案提供资料依据;同时分析了不同管材、管径、役龄下各种缺陷发生的状况,对污水管道设计及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闭路电视(CCTV)检测结果,表明福州市祥坂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片区污水管脱节、错口、起伏、破裂、变形、混接错接多,急需修复改造。文章简要介绍了5种非开挖修复工艺,综合非开挖修复工艺使用范围及使用条件,推荐福州市污水管道采用紫外光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局部修复技术、树根穿管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13.
林明波 《福建建筑》2014,(5):59-62,112
采用闭路电视检测(CCTV)技术对福州市三八泵站上游片区污水管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片区污水管道缺陷多,管道破裂,错口和沉积严重,急需进行修复和养护。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非开挖修复技术,综合分析各修复技术特点、适用条件、造价和国内使用情况,推荐福州市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采用原位固化内衬法、折叠管内衬和螺旋缠绕内衬法。  相似文献   

14.
珠海作为西江下游滨海城市,辖区内有大量外水进入污水管网系统导致污水处理效能较低,为此,珠海市开展城镇污水提质增效系列工程。珠海斗门区某镇街范围现有污水管道约104.1 km,存在外水入侵、污水外渗、缺陷病害等问题,导致污水系统总体效能低下,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厂进水BOD5浓度偏低。对现有管网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管网缺陷、雨污错混接和管网断头等3类病害。针对具体病害问题,工程设计提出开挖修复、非开挖修复等多种方案措施。2022年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平均浓度较2021年提高了23%,从而逐步实现对现有污水管网系统的提质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15.
CCTV管道内窥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成学  孙雨 《四川建材》2010,36(6):23-25
CCTV管道内窥检测是近期发展起来一项管道检测技术,本文简述介绍了CCTV检测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及管段缺陷评定方法,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管段检测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等级评定提出几点建议,从而能够提高管段质量评估的准确性,保证养护和修复后管段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排水管网是输送污水和排除雨水的重要设施,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以及排水不当,我国的排水系统逐渐老化和恶化,存在破裂、变形等结构性缺陷以及树根、结垢等功能性缺陷,容易引发城市内涝、污水溢流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我国长期不重视排水管网的运维管理,针对管网恶化带来的问题往往采取事后应急的方式,不仅造成应急成本增加,也容易遭受不良影响。随着国家对水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视,我国近年将持续加大对管网资产的建设,并对现状管网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当前管网运维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同时针对我国当前污水管网存在的雨污混接、外水入渗、长期高水位运行等问题,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排水管道的内窥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排水管网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及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技术。管道内窥检测可分为排水管道功能性检测和排水管道结构性检测。通过排水管网内窥检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道路的隐患,为科学管理排水管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管网模型与多参数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相结合的数值化诊断方法“管网医院”,可对静态设施属性进行分析,解决管网的拓扑与状态问题;对动态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管网的监测与运行问题。针对佛山市顺德区某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污水管网系统的入流入渗问题进行了空间分布解析,并诊断出污水管网外来水入流量和污水溢流量。结果表明:污水主干管网存在81个污水溢流排放口、2处孤立管段、1处大管接小管和1处逆坡管段;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时段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导致污水外溢,应将现状末端窨井的水深由7.50 m降至6.22 m,保证旱季各溢流口无污水溢流;占污水管网总长6.7%的局部管段,其外来水入流量占总入流量的47.3%,对污水管网入流情况严重和较为严重的3处管段进行修复,可显著降低整个管网系统的入流量等级。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城市污水管网不同汇流条件下沉积物运移分布规律,通过建立污水管网中试系统,探究了不同汇流区域沉积物厚度的变化特征和碳、氮、磷污染物的冲刷沉积特性。根据研究结果可将污水管网沿程划分为滞流区、分离区、最大流速区、流动复原区四个功能区域。其中,当污水管网干流增加时,管道整体沉积层厚度显著下降,最大流速区冲刷特性最为显著,但滞留区和分离区的污染物浓度均有所增加,且各区域表层碳类沉积污染物占比明显增加,氮、磷类沉积污染物的占比变化不显著;相对于干流增加,支流增加时滞留区和分离区污染物浓度仍有增加,但其引起的沉积物厚度下降量较低,最大流速区和流动复原区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20.
污水管网是城市代谢的重要基础设施,但随着管网建设时间的延长,部分管网开始出现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造成管网排水通行能力降低,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周围居民生活.采用污水管网健康状况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从而对管网进行健康状况分析,方便制定管网修复方案,提高管网修复效率.与开挖修复技术相比,非开挖修复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