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近两个月,前几年频繁发生的"城市看海"现象再次发生,并且愈演愈烈,从南方逐渐发展到北方,全国大部分地区一片汪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2012年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据2015年7月13日的电视新闻报道,已经有98座城市遭受内涝,全年数字应该在100座城市以上。今年的数据没有统计,但根据这两个月的频繁报道,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灾害影响较大,社会各界对强降雨引起城市内涝的预防,防治城市内涝灾害关注强烈。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纷纷建言献策,对防治城市内涝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寨地区海绵城市改造中内涝整治工程设计,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小寨地区现状及改造方案后的1D管网模型及2D地表漫流模型,并对现状排水管网过流能力和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对内涝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雨水通道及分散调蓄的方案,并对其方案进行评估,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改造方案可行,以期为类似城市内涝改造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4.
正入汛以来,全国极端降雨频发,北京、河北、湖北、河南等诸多省市遭遇了暴雨内涝的困扰。城市防洪与内涝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看海""泽乡""市里划船"等照片和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再次对我国城市内涝的治理水平画上大大的问号。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亦遭遇洪灾,使海绵城市建设不幸"躺枪",不少人质疑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杭州市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蓄、留、排”的防涝思路,积极推进城西排涝工程治理,随着“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城西地区内涝治理成效明显,防御条件及区域排涝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城西地区内涝综合治理成效评估、区域特点及原因分析,提出了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城西内涝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内涝防治与大小排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成为政府与专业人员关注的热点.简要分析、总结了城市内涝的成因及洪涝关系、我国城市内涝防治思路的局限性以及部分发达国家针对洪涝的分类与治理情况.然后针对大小排水系统的概念、组成、应用情况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积极推进风险评估,为大小排水系统科学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选择某城区和大型住宅区两个不同尺度的典型案例,简要介绍其大小排水系统构成与规划设计和内涝综合防治的要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8月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城市为何总看海",再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中旬,全国已有98座城市曾因暴雨发生内涝受淹,"城市看海"似乎已经成了"通病"。《焦点访谈》指出,治内涝还得练内功,要强化顶层设计,城市建设要有长远意识和科学规划。在下步  相似文献   

8.
关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汛期的到来,城市暴雨内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为此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给予了政策引导,指出要转变传统排水理念,高度重视城市雨水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国内很多城市连续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然而,伴随着内涝的不断发生,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排水工程重视不够、设施建设标准偏低、防涝观念薄弱等问题逐步凸显。本文试图从内涝问题的形成原因出发,结合湖南地区的一些项目实践,尝试在城市蓄水湖面、河道的水量平衡、水体布局等方面提出一些规划改善途径,以期对类似项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洪涝灾害城市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涝灾害恢复力在灾害管理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哈尔滨市为内涝灾害恢复力的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哈尔滨市内涝灾害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排水安全、防治内涝、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加强雨水综合利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1月21日正式批准发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和《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 51174—2017两部国家标准,且于201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帮助相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两部国家标准规范内容,了解国内外城镇内涝防治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极端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频发。2017年6月,我国湘、鄂、皖、桂等地区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爆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强降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缓解城市内涝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荷兰作为同样面对水患的低洼之国,通过增强城市蓄水能力等措施,对解决极端降雨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经验丰富。本文以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为例,阐述该城市一系列应对极端降雨的适应性措施,尤其  相似文献   

13.
杨连昱  岳秀萍 《山西建筑》2013,(35):140-142
结合太原市排水系统现状和近年来强降雨情况下的积水内涝情况,对暴雨内涝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内涝治理策略和雨水防涝系统规划框架进行了研究,指出应从规划层面构建工程、生态和管理相结合的内涝防治体系,以解决城市的积水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雨水内涝问题逐渐呈高发态势,受到多方关注。从城市发展、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受纳水体情况、暴雨强度公式、排水系统的使用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城市雨水内涝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化,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多个城市地区的内涝问题愈加严重,从而成为了继水污染及大气污染后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分析城市内涝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规划进行研究,结合当前城市内涝控制以及排水管网规划的问题逐步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近年重庆主城区城市内涝问题着手,针对主城区现有内涝防治对策不足及地下空间开发情况,引出山地城市深层排水隧道缓解内涝的可行性,提出在重庆市老城旧城进行大深度地下开发之深层排水隧道规划的设想。深层排水隧道系统是浅层排水系统的补充和提升,能有效改善在源头控制不利、传统管网无法提标改造的城市密集地区的内涝问题。通过源头控制、过程调节及末端排放等三个阶段的综合平衡,实现主城区立体多层次、多功能的雨洪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水资源紧张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雨水属于淡水资源,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不但可缓解水资源危机,还有助于缓解市政设施的压力,同时可降低表面沉降,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雨水的利用,文章就建筑小区的雨水控制和利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山东建材》2014,(6):5-5
进入2014年夏季,"城市看海"的状况陆续上演,受猛烈"端午洪水"的影响,湖南凤凰古城出现内涝;6月2日,衡阳持续强降雨致城市内涝……除了无奈于极端天气,很多人都在思考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城市外表再光鲜,但没有安全性保障的城市,无论如何也不会增强我们的"幸福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查显示,2008—2010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市区内涝,发生3次以上内涝的城市有137个;2011年,对全国351个城市调研的结果表明,超六成的城市曾发生过内涝。  相似文献   

19.
王震 《市政技术》2022,(2):117-120
2021年4月,GB 50014-202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发布,其以系统性治理的理念对室外排水工程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为行业厘清了思路和方向.其对排水体制的选择进行了客观的规定,并重点关注了雨水与内涝防治、污水与径流污染控制.为此,针对其中的现有合流制区域排水体制的选择、雨水管渠内涝防治重现期校核、污水系统的雨季设计...  相似文献   

20.
沙靓 《江苏建材》2015,(2):62-64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给城市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城市内涝问题的基本原因,从绿色城市理念出发,吸取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提出利用绿色城市设施应对城市暴雨处理问题的思路,找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城市设施网络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