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炼铁》2014,(6)
重点分析了酒钢高炉碱负荷与排碱率,结果表明:由烧结矿带入的碱金属占入炉碱负荷的56%,炉渣是高炉排碱的主要渠道。并提出了预防碱金属富集与日常排碱的主要措施:做好入炉原燃料管理工作、优化炉渣成分、[Si]的控制、控制煤气流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二元碱度、MgO含量和Al_2O_3含量对酒钢高炉炉渣流动性及熔化温度的影响,以酒钢高炉炉渣为基础,运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了不同组分炉渣的黏度和熔化温度。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二元碱度、MgO含量和Al_2O_3含量对炉渣黏度和熔化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前酒钢高炉炉渣化学稳定性良好。为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熔化温度,酒钢高炉炉渣二元碱度应控制在1.05左右,MgO含量在8%~10%以上较为适宜,Al_2O_3含量应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3.
包钢烧结矿提高MgO含量工业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1996年上半年公司开展提高MgO含量以改善烧结矿冶金性能的试验,实践证明适当提高烧结矿中MgO含量,使高炉炉渣稳定性和炉渣排碱能力以及高炉料柱透气性均有改善,有利于提高生铁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二元碱度和Al_2O_3对酒钢炉渣冶金性能的影响机理,基于酒钢高炉渣的实际成分,通过粘度实验研究了二元碱度和Al_2O_3对炉渣粘度及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炉渣粘度随着渣中二元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渣中Al_2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炉渣的熔化性温度则随着渣中二元碱度和Al_2O_3含量的增加均呈升高的趋势。为保证酒钢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炉渣的二元碱度可控制在1.05~1.10,Al_2O_3含量应控制在8.0%~12.0%。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钢6号高炉入炉碱负荷及焦比升高的现状,通过对高炉原燃料及支出项的碱金属进行平衡计算,得出太钢高炉碱负荷主要来源于烧结矿,而绝大部分碱金属经炉渣排出炉外。为减少高炉碱负荷和在炉内的富集量,进行排碱优化工作,寻求适合太钢高炉排碱的炉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碱度对炉渣排碱能力影响最大,其他因素依次为温度、MgO含量、Al2O3含量。结合太钢高炉生产实际,排碱期间炉渣碱度控制在1.10~1.15范围时,高炉排碱和脱硫的综合效果较好。同时,调整烧结混匀矿和高炉炉料结构及定期排碱作业,给高炉降焦比提供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6.
唐钢炼铁厂与河北联合大学合作,在实验室完成了炉渣排碱试验,以探索炉渣碱度、MgO含量、Al2O3含量和K2O含量等炉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对炉渣排碱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高炉提高炉渣排碱能力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昆玉高炉的生产数据,表明炉渣碱度、镁铝比均会对炉渣排碱能力有影响。昆玉高炉适宜的炉渣碱度应在1.00~1.05范围内,此时炉渣具有较强的排碱能力并能兼顾脱硫能力,同时,还有突破镁铝比到1.05以上的可能,进一步降低铁水冶炼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钢厂高炉低钛渣系的排碱能力进行试验,研究w_(CaO)/w_(SiO_2)、w_(MgO)、w_(Al_2O_3)、w_(TiO2)以及初始碱含量对炉渣排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炉渣w_(CaO)/w_(SiO_2)的提高,炉渣中w_(MgO)和初始碱含量的增加,高炉渣的排碱能力都逐渐降低;随炉渣中w_(Al_2O_3)的提高,炉渣的排碱能力逐渐增强;炉渣的排碱能力随w_(TiO_2)的增加有小幅度的降低。建议高炉生产应适当的降低炉渣w_(CaO)/w_(SiO_2),炉渣的w_(CaO)/w_(SiO_2)应保持在1.05到1.10左右;适当降低w_(MgO),炉渣w_(MgO)含量保持在7%~8%左右;适当增加w_(Al_2O_3),降低w_(TiO_2);减少碱金属的入炉量,降低高炉碱负荷。  相似文献   

9.
重钢五高炉碱金属调查及提高炉渣排碱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洪 《重钢技术》1995,38(3):7-10
本文通过对重钢五高炉碱金属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炉渣碱度与排碱能力的关系和渣中MgO含量与排碱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炉渣排碱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莱钢1#1 080 m~3高炉Zn元素及碱金属富集炉况表现,分析引起Zn元素及碱金属富集的原因,探索高炉排碱操作期间的高炉操作制度,通过对排碱过程进行跟踪,对排碱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在保证渣铁热量的前提下,降低炉渣碱度、控制合适炉温,有利于提高排碱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高炉渣的排碱能力,通过正交法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炉渣碱度、MgO含量、Al2O3含量和温度对炉渣排碱能力的影响,并使用Factsage软件对试验用渣的黏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碱度是影响炉渣排碱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温度次之,MgO、Al2O3含量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小;温度、碱度、MgO含量的升高都不利于排碱;具有较强排碱能力并可满足高炉冶炼要求的炉渣条件是:碱度R为0.90,MgO质量分数为8.00%,Al2O3质量分数为15.。0%~17.00%,炉渣温度为1500℃。  相似文献   

12.
前言 高MgO烧结矿自1980年开始试验并于1983年转产以来,高炉生产反映良好。试验和生产数据表明,在当时的原料条件下增加烧结矿MgO含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包钢烧结矿软熔温度低的弱点(软化温度提高了70~80℃),而且使高温还原性能也得到改善。此外,也提高了RDI(>6.3mm%)值。在高炉冶炼中,高MgO烧结矿改善了炉渣的性能,增加了炉渣的比热,改善了炉渣的脱S和排碱能力,提  相似文献   

13.
攀钢高炉碱金属状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彭凤翔  王晶 《钢铁钒钛》1992,13(1):16-24
本文通过对攀钢高炉现场取样调查分析,查明了高炉炉料碱金属的来源及高炉的排碱情况,并对高钛型炉渣的排碱能力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综合回收利用水浸提钒残渣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高炉高炉渣成分及冶金性能进行探讨分析。分别从高炉渣的熔化性能、流动性能、金属回收率三个方面综述了关于高炉渣冶金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高炉渣的各项物化性能,旨在为改善高炉渣的流动及稳定性能,降低了渣中带铁量,提高铁金属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刘磊  阎亚坤  胡宾生  雷全成 《甘肃冶金》2007,29(5):12-14,24
以酒钢1#高炉炉渣作为基准,利用化学试剂调整炉渣的碱度以及MgO、BaO、CaF2的含量,对酒钢高炉炉渣的黏度和熔化性温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可以看出:酒钢1#高炉炉渣是典型的"短渣",将炉渣碱度应从目前的1.15降到1.05,并且控制MgO、BaO含量分别在9%、1.3%左右,CaF2含量在1%~2%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碱金属对湘钢高炉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湘钢高炉的碱负荷,炉渣的排碱能力及碱金属对高炉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湘钢高炉碱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碳比这一炼铁行业内新兴的技术指标对酒钢高炉上半年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行业数据摸索高炉适宜碳比、焦丁比、煤比、瓦斯灰含碳量控制标准,同时从高炉排碱、排锌情况探讨了各高炉适宜入炉品位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高炉炉渣MgO含量与其粘度相关性,烧结矿MgO含量与其冶金性能相关性。介绍降低高炉炉渣MgO含量的工业试验,高炉炉渣MgO质量分数从8.0%降低至7.5%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以来,南钢高炉逐渐提高了非主流矿使用的比例。而非主流矿中Al2O3含量普遍偏高,导致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的升高(15%)。炉渣中Al2O3含量增加,极易出现结晶能力很强的高熔点矿物尖晶石,从而使得高炉炉渣粘度大、流动性差,导致炉渣冶金性能下降。为此,就需要通过调节炉渣中MgO的含量,改善高炉渣的熔化性能、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酒钢酸性炉料短缺,酸、碱炉料不平衡问题成为高炉炼铁降本的制约因素之一。酒钢烧结主料(综合精矿简称综精)因含有50%的磁化焙烧磁选精矿和氧化镁含量高导致其制粒与烧结焙烧性能差。本文采用常规烧结和复合造块工艺开展了酒钢自产劣质铁精矿制备中低碱度炉料的可行性及其造块产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造块法可以利用自产劣质原料解决酒钢高炉酸性炉料不足的问题,成功制备出机械和冶金性能俱佳的碱度为1.5的炉料。相比于高碱度1.8的常规烧结,碱度为1.5的复合造块产品成品率提高16.7%,转鼓强度提高17.1%,造块固体燃耗下降18.4%。复合造块产品的冶金性能良好,还原粉化率和还原度分别高达95.2%、80.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