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黄河大堤在1995年设防水位条件下(相应花园口站流量22000m~3/s)选择18个典型断面进行渗流稳定、静力稳定和地震稳定分析。结果表明,15个断面背河坡有出渗现象,其中7个断面出渗在1m以上;堤坡稳定大多数较好,但在水位骤降时,有3个临河坡为1:2.5的断面稳定系数偏小。地震时多数断面出现局部或较大范围的液化现象。分析还表明对15个需要加固的断面,采取堤背放淤加固后,13个断面满足渗透和堤坡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河下游近堤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阐明了近堤坑塘、堤河、井渠等险点隐患的形成原因,分析了其对于防洪的危害,提出了“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背河后临河,先坑塘后堤河,然后渠井”的消除原则和相应加固措施,并对险点隐患的查定、分类编报、消除计划编制等工作的实施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1 大堤漏洞险情概述 大堤漏洞是指贯穿堤身或堤基的水流通道。大堤漏洞按出水是否带泥沙可分为清水漏洞和浑水漏洞。清水漏洞是指在高水位情况下由堤身渗流引起的,从堤身背河坡或堤基内的动物洞穴或其它孔洞中集中出流的现象。清水漏洞临河侧无明显进水口、背河出水孔流出的是清水。清水漏洞若抢护不及时或抢护不当,大堤随时有发生蛰陷、坍塌、甚至溃决的危险。黄  相似文献   

4.
在对黄河河南段大堤弯道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堤弯道的成因、弯道曲折系数以及弯道对黄河防洪和引水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弯道改造方法:在标准化堤防建设期间,结合淤临淤背工程的实施,在堤外有村庄等不便淤背的堤弯和需要改善堤顶通行能力的堤弯,宜顺势实施堤内裁弯;对于临河或距河道较近的小弯道,宜采取在临河一侧修筑护弯工程的办法,避免大洪水形成的堤河对弯道段的直接冲刷破坏。  相似文献   

5.
1987年汛期,为检验及探索新的堤防堵漏方法,山东河务局所属各修防处先后组织进行了堤防堵漏实践。本文就抢堵漏洞的方法归纳如下。堵漏的方法,不仅有传统的临河软帘覆盖、抛袋、铁锅堵漏、软楔堵塞、临河月堤及背河反滤围井、背河月堤等;而且还试验了背  相似文献   

6.
李盼盼 《治淮》2015,(1):67-68
一、前言城市道路是城市高速发展的基础,穿河的城市道路不仅要考虑道路的交通功能,还要考虑其与防洪之间的影响关系,以保证防洪安全和道路工程安全,避免危害防洪安全和道路工程安全的事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要求,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通畅。城市道路的防洪影响评价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陡河介于滦河、蓟运河两水系之间,上游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管河,西支为泉水河,两河于唐山市开平区双桥附近注入陡河水库,水库以下始称陡河。近年随着环城水系工程的实施,南外环桥下游以上河道已进行高标准综合整治,南外环桥下游至丰南侯边庄段尚未治理。目前,该段河道两岸无防护措施,局部堤身有坍塌现象,大堤抗洪能力较差,堤基透水性较强,堤基渗透稳定存在问题。根据对大堤稳定计算的结果,陡河大堤堤基渗透坡降大于允许渗透坡降,须进行大堤防渗加固处理,以保证防洪安全。为了提高河道大堤的防洪能力,在堤防防渗工程中采用复合土工膜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对黄河下游近堤隐患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近堤隐患的主要类型有临河坑塘、临河堤根河、近堤洼地、近堤渠道、近堤水井等.近堤的坑塘极易造成堤基渗漏和管涌,临河堤根河极易导致顺堤行洪和滚河险情,近堤水井极易形成透水通道.根据"先近后远、先深后浅、先背河后临河、先重点后一般"及"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调研、编报、排序、处理隐患险点的程序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隐患险点处理的先后问题.  相似文献   

9.
双戗堤截流方式要求上下戗堤分担落差以减小截流难度,但实际应用中水力条件常常难以控制而影响落差分配效果。应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化边界下双戗堤截流过程进行三维试验研究,探讨上下戗堤之间的平面流态对水力条件和落差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戗堤龙口后促使主流转折造成左右岸逆向双回流的平面流态对下戗分担落差很有必要,采用挑流方式可有效地控制这种流态,但挑流设施的位置和尺寸对流态的形成与稳定有影响,而戗堤间距在稳定的双回流流态下对落差及其分配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 二河东堤为Ⅰ级堤防,武墩以南段长15.3km,现状堤顶宽6.4~9.0m,堤顶高程17.7~18.5m,迎水面边坡1:3,背水坡分为三级,顶高以下3m边坡1:3,下接1:5坡至高程11.0m戗台,戗台宽约10m,外坡1:3至地面,地面高程9.0m左右,该段采用人力填筑,质量较差。1978年大旱时,堤身多处沉陷,并产生纵横向裂缝。为此,水利、交通等部门先后多次对大堤进行了粘土充填灌浆。 1980年汛期人工抢做后戗,但基本上没有碾压。  相似文献   

11.
以湛江东海岛西南的民安联围龙西海堤段海堤加固工程为例,针对现有堤坝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一套加高加宽堤身、生态护坡、改造穿堤涵闸的综合加固方案,将堤防提升至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用理正岩土工程分析计算软件,采用有限元法对加固后堤坝进行渗透稳定分析,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进行堤身稳定计算,满足加固设计的稳定性要求,为防洪排涝标准不足的类似老化堤防工程的加固改造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常州市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为背景,针对多头小直径深搅桩防渗墙施工时遇到的桩机钻进困难问题,依据地质勘察成果,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对堤身防渗措施提出迎水坡复合土工膜防渗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且施工不受堤身碎石、灰土夹层及孤石的影响,可以避免施工中桩机钻进困难的问题。在满足堤防渗透稳定、抗滑稳定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从资金投入、江堤渗流及渗透稳定等方面进行数值计算和比较,最终选出最适合工程实际的防渗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列宁格勒防洪堤由全苏茹科夫水利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设计,按设计要求,该防洪堤横跨芬兰湾,全长26.5公里,堤上设有9座泄水闸和2座通航建筑物,以满足泄水和通航的需要。防洪堤包括土砾石基础和上部边坡,边坡用整浇钢筋混凝土护面,由戗道、坡面和防浪墙三部分组成。防浪墙高出海平面8米,整个护面结构每隔15米设有温度沉陷缝(图1)。  相似文献   

14.
防洪堤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基于可靠性理论,提出了防洪堤的概率设计方法。按照堤防设计规范,建立典型斜墙式防洪堤漫顶、渗透稳定、边坡滑动稳定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Monte Carlo法计算相应的可靠性指标。进而通过变动堤防几何参数(堤顶高程、顶宽和坡比)和土工参数,探讨了堤高与漫顶可靠性、堤防几何参数的变化对堤基渗透稳定的可靠性、坡率对边坡失稳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堤高的增加,堤防漫顶的可靠性指标逐渐增大;堤防坡率、堤顶宽度、堤基粘土层厚度、前滩地宽度、堤后压盖厚度和宽度等变量的增大,将使堤基渗透稳定的可靠性指标增大;堤基粘土层和砂土层渗透系数的增加,将使堤基渗透稳定可靠性指标减小;堤防上、下游坡率的增加,堤坡稳定可靠性指标增加。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身由于内部有隐患,往往在堤防背水坡及坡脚附近出现横贯堤身或堤基的漏水通道。这种漏洞是威胁堤防安全各种险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若抢堵不及时,将会造成溃堤。 根据抢堵漏洞“前堵后导,抢旱抢小,一气呵成”的原则。传统抢堵漏洞的方法是:临河堵塞、盖堵截断水源,同时,在背河漏洞出口抢做滤水工程,制止土壤流失,防止险情扩大。临河截堵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塞堵法——用棉衣、草等制成软楔堵塞。此法适用于浅水漏洞,洞口周围土质较硬,流速较小,人  相似文献   

16.
黄河河南段堤河对防洪安全的威胁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河南段现有堤河长度为347.3km,其对防洪安全的威胁主要有:①造成顺堤行洪,增大“滚河”的发生几率;②威胁堤防的渗透稳定以及边坡稳定;③增大了堤防因受“横河”、“斜河”顶冲而发生冲决的几率。治理措施主要有引洪自流放淤和机械抽沙淤填堤河两种,其中机械抽沙淤填堤河又可分为大小泵组合淤筑和船泵组合淤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引洪自流放淤。  相似文献   

17.
正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按照与河道管理范围(堤防、河道)的位置和连(搭)接关系可划分为拦河、跨堤(河)、临河、穿堤(河)等,桥梁工程属于跨堤(河)工程。各类涉河建设工程占用河道管理范围面积大小不同、交叉或搭接方式不同、对行洪和水工程等产生影响大小或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建设项目在进行建设方案及位置和界限审查时,其审查要点是不同的,防洪评价主要技术参数及控制值也应不同。笔者在分析桥梁工程防洪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桥梁工程建设方案审查要点及主要技术参数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治淮》2019,(5)
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跨河、穿河、临河等工程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对造成河道堤防防洪、泄洪安全不利影响的,需要采取洪水影响处理工程措施补救,特别是穿河、穿堤管道从河底或堤基穿越,如引水管、石油、天然气等施工期因管道与土的接触面受到扰动而发生变化,管道与其周围土体间将存在间隙,可能形成渗流通道,对堤防渗流稳定不利;也可能会在管道外接触面产生渗流发  相似文献   

19.
某海堤防洪工程普遍存在堤身渗漏、裂缝等问题,堤身整体安全稳定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堤防防洪排涝功能的发挥。综合考虑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各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综合加固方案,并典型断面进行了渗透稳定性和防滑稳定计算。结果表明,治理后,堤身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总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综合加固方案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陶沟河是韩庄运河、中运河交界处的一条主要支流,全长34km,流域面积697km2,是苏鲁两省的一条边界河道。1997年,韩庄运河扩大治理工程完成后,防洪标准达到每20年一遇。省界陶沟河河口对应的设计洪水位为29.37m,对陶沟河行洪产生顶托,使回水影响段水位抬高。回水影响段滩地地面高程为24-25m堤身两侧多年采砂形成的深塘,砂层出露。1998年右堤(台儿庄境内)堤外采砂坑塘出现涌水、冒砂现象。通过对堤身、堤基渗透稳定计算分析,其两者都达不到稳定要求。因此,对陶沟河河口回水影响段大堤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