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景三维模型应用于诸多领域,但基于倾斜摄影建立的三维模型存在模型拉花变形、纹理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官厅水库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将无人机倾斜摄影与近地摄影技术有机结合,探索提出了一种空地一体化的近景摄影测量精细化建模方法;与传统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相比,构建的TIN 结构更为丰富,模型视觉效果更清晰。采用空地一体化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方式,其构建的三维模型几何结构更精细,纹理更真实细腻,可为今后实景三维精细化建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倾斜摄影测量法存在着数据获取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以宁夏某水利工程区为案例,提出一种基于网络RTK辅助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方法,旨在提升复杂环境下三维实景建模精度。在案例测区的实验表明,网络RTK辅助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生成的免像控三维模型具有良好捕捉能力,其平面误差的中误差为9.69 cm,相应的高程误差为1.50 cm,1:500成图比例尺的三维建模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无人机在测绘行业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由于更直观、操作更简单,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利用纵横CW-10C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获得的影像数据,构建三维模型,与外业人工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与精度问题,以某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进行现场勘测,按照坡度变化的滤波算法,对影像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噪声点、离群点进行滤除,借助专用的测绘软件系统实现图片数据向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图的输出。结果表明,不同检查点的高程精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程误差存在随机性;图上高程大部分小于无人机倾斜摄影量测高程,无人倾斜摄影技术的高程误差精度应小于1.2 m,远小于精度分析指标,说明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对水利工程勘测的可行性良好;检查点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误差均表现明显的随机性,波动剧烈,但这种随机性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平面点坐标误差范围为0.0136~0.6513 m,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对水库工程勘测的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张宙  吴波  林璐  刘璐  薛健 《陕西水利》2022,(1):215-218
水库实景三维模型与数字线划图是提高水库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信息,可助力水库调度、防洪及宏观决策.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测区进行航摄,通过密集点云与倾斜相片匹配技术构建水库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创新性在实景三维模型下通过裸眼三维采集的方式制作测区数字线划图,并对成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 表明,应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水库1∶20...  相似文献   

6.
蒋霖  吕健春 《红水河》2022,41(2):88-93
结合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优缺点,笔者提出了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结合的变电站变形监测方法,通过从多角度采集监测体的变形数据,建立监测体完整的三维点云模型,分析监测体整体状态和变形趋势,提取监测体的细节变形。监测结果直观明了、效果良好,为变电站变形监测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智慧城市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一种重叠率较高的倾斜航空影像,进行光束区域网平差计算,自动匹配映射纹理。针对航空倾斜摄影像因尺度变化较大、遮挡严重和几何校正偏差较大而引起同名点匹配不精确的问题,应该充分利用POS数据、在飞机获取的原始数据和光束法平差的基础上,实现多视角摄影技术进行城市仿真三维模型的构建、三维信息的提取和高精度测量。其中,以成都市作为实验区域,使用X-8固定翼无人机和DJ-3数码相机获取试验区倾斜影像,并对空三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通过多视角影像数据的空间匹配和纹理的映射分析,完成对试验区高精度的真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与三维信息的提取。最后,利用外业采集的16个具有特征检验点对模型成果进行平面和高程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成果满足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并且适用范围较大,为"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由于其速度快、成本低、周期短,高效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已经成为三维设计行业的首选方案,带来了较好的工程效益。近年来水利工程亟需采用"GIS+BIM"进行三维设计和工程管理,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结合项目案例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得精细化西溪桥闸三维实景模型,为三维信息模型在水利桥闸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数字孪生是流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有力支撑数字流域孪生中数据底板的构建,以长江中下游三洲联垸行蓄洪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飞马无人机D200获取测区五视角影像,基于Context Capture软件全自动构建实景三维模型,并利用野外量测的检查点对模型精度进行评定。研究表明:基于倾斜摄影构建的实景三维模型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分别为0.104 m和0.121 m,均在3个像素以内,满足1∶500比例尺测图要求。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的三维数字场景,可为行蓄洪空间在实时调度模拟分析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国土资源普查、环保执法、景区宣传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无人机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无人机摄影能够将山地形象数据为我们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有利于方便、快捷地提取与处理各种地形信息。本文阐述了倾斜摄影生产实景三维模型的工作流程,并以木里县芽祖乡为例,进行了无人机航空摄影、像控测量、地形图要素采集及数据精度分析,证明了基于实景三维模型提取1∶1 000地形图在木里县芽祖乡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提高了数据精度,降低了安全风险,在地形测量方面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倾斜摄影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技术发展的结晶,由于这一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当前社会建设生产的众多领域当中,本文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这一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以及模型精度分析的方法,以期获得更为精确的地面场景数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正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是利用数字地球、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构建卫星、无人机和地面控制中心上下协同、信息互通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应用平台,做到了实现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加载和厘米级精度的精确测量。通过模型软件矢量运算快速分析并生成各类专题图像。目前主要可实现河湖监测与监管、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四大功能。河湖监测与监管平台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和移动互联客户端建立移动工作站,对河湖水  相似文献   

13.
研究阐述了倾斜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在水利建设方面的应用,并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方法采集洪泽湖周边生态环境影像数据,基于Smart3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该建模方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无人机低空对地观测技术具有成本低、分辨率高、机动灵活等优点,是当前水利信息动态监测和基础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该技术涵盖了视频采集和摄影测量2个部分。视频采集技术主要应用于灾害应急调查,而摄影测量主要面向基础测绘和三维建模。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一项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它基于多视角的三维重建理论,是计算机视觉与摄影测量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作为一项新兴的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获取航测区域内的地理信息数据.近年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房产测量、地籍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黑龙江某地区抽水蓄能电站为例,简单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库库容量算过程中的应用,生产的点云数据经过数据组织、抽稀简化、噪声去除等处理后,应用GIS技术,自动计算水库库容量.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库库容量算中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也提高了量测精度,为今后水库库容量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坝地形图测绘存在测绘误差大、耗时长,导致测绘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大坝地形图测绘方法。采用航线法对像控点布设,利用六旋翼无人机搭载摄像机对大坝地形倾斜摄影测量,设置无人机测量参数,计算飞行高度,采集大坝地形图像信息,将采集的信息输入SCSG2000软件,生成大坝地形图,计算观测点坐标误差,通过该误差纠正大坝地形图,实现大坝地形图测绘。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测绘误差比较小,而且测绘耗时比较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以某河湖划界、岸线规划项目为例,简要阐述了实景三维模型制作的工艺流程,为无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水电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边坡高位危岩体监测手段的局限性,结合硬梁包水电站厂区边坡高位灾害变形监测要求,引入了无人机微变摄影测量技术,利用无人机采集边坡高位危岩体数据,分辨率可达亚毫米级,并构建三维实景模型,可以生成三维模型、DOM、DEM、数字点云等测绘产品。工程实践表明:微变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三维模型具有真实、纹理清晰、精度高等优势,为边坡高位危岩体调查、监测及巡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倾斜摄影技术在堰塞灾害现场的适用性,在介绍倾斜摄影的建模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步骤要点,并在白格堰塞现场进行了无人机飞行作业。以无人机所采集的POS数据、图像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图像筛选、空中三角测量计算、点云稠密重建及点云三角化,完成了白格堰塞区三维数字模型重建。以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表模型、正射影像等形式展示了白格堰塞区地貌,并测算了白格堰塞体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信息。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可以适应堰塞现场的复杂环境,具备快速进入目标区域、高效完成测绘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的外部几何地理信息和内部信息是倾斜摄影测量及BIM模型的核心数据。文章以盘锦市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将倾斜摄影测量与BIM融合构建三维模型,通过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评价验证三维建模的准确度,为推动水利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