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山西36个国定贫困县的农村饮水安全情况,通过对农村供水工程现状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实施好供水入户工程、抓好水质处理工程、强化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建立合理水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解决好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关乎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的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经多年建设,海东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就显著,初步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需求,但也出现管理不到位、自筹资金不到位、质量检测不规范、验收...  相似文献   

3.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以四川省平昌县为例,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分析,提出主要存在饮用水水质严重超标、供水保证率和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量不达标和供水工程病害严重等问题,其成因在于饮水水源污染严重,饮水工程投入不足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领导、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完善水质监测、因地制宜选择工程类别、增加资金投入、严抓管理和提高农民安全意识等7个方面提出解决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这对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目前全国尚有3亿多农村人口(中西部地区占80%)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在两年内解决2 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1前言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是党和政府实施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下水水质污染和地球化学原生形成的有毒有害造成的饮水不安全。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工程,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供水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二次供水污染是指源水通过水池或压力灌等容器向用水户供水过程中造成的水质污染。伴着二次供水的发展,及用水户对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次供水系统对水质的污染已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管理,保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要求,已是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目前全国尚有3亿多农村人口(中西部地区占80%)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在两年内解决2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潍坊市通过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普查,彻底摸清了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情况及水质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具有鲜明潍坊特色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体系、专业化公司化运营体系、便民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建管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了芷江县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及工程实施情况,并提出了芷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饮水工程建设速度,加强建后管理,创新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和加强水质监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阜蒙县2016年农业人口数据、饮水不安全人口数据和耕地面积、降水、海拔等数据资料,采用ArcGis9.3软件建立阜蒙县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对阜蒙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和不安全率的分布加以描绘与展现,并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自然、地理、人口、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村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化肥农药等的滥用以及工厂排污等原因加剧了阜蒙县农村饮用水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构思,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加快,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方面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为确保供水工程水质达标,长期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513万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水质问题主要是氟、砷、铁、锰等超标严重。同时,通过对27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情况看,县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水质较好,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部分城市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威胁,并且14%的水源地水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提出8条建议,呼吁云南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山区农村水资源条件差,水源工程的选定直接影响着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运行持续性。和顺县松烟村是典型的太行山山区农村,本文针对松烟村水源工程存在的问题,对该村附近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结合物探勘测成果报告,确定开发基岩裂隙水作为新水源。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其建设经验可为类似地区开发水质优良的侧向基岩裂隙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建了很多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新井,但建设新井保证水量后仍有很多限制和问题。为发现并解决双鸭山市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问题,开展双鸭山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安全,农村饮用水水源监测采样点的水质的感官指标的色度和浑浊度、化学指标铁和锰、毒理学指标砷、微生物指标的大肠杆菌和总菌落数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比例分别为6%、20%、47%、35%、8%、12%和6%。该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安全内在原因是由于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所致,外在原因是直接供水。建议增加农村饮用水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水质检测设备,保证农村饮用水真正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目前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仍存在的水源污染严重、水质达标率低以及水质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对纳米科技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纳米科技在净化水源、提升饮用水质、水质检测设备改进等方面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在未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将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农村供水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农村供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及其质量验收,施工及其质量验收.随着饮水安全工作的不断深入,投资越来越大,集中式供水工程越来越多,设计规范已经颁布,如何规范施工及其验收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主要介绍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16.
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村供水作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水量、水质问题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更加重视水质问题,增加饮水安全意识,解困与提高相结合。农村供水发展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在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条件下,根据山东省农村供水发展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山东农村供水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模式与运行需求相关,凌源市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统筹全市进行综合剖析和归类,根据各地区自然状况与人文环境,首先确定管理需求,总结出若干个适合当地特点的管理模式全面推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设计和建设,再反过来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提出了一套适合各地农村特点的运行管理方法,形成基于收费原则基础上群众能够接受且可控的有限多元化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与管理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全国大力推行,为更好地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并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归纳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历程,整理了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要求,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水环境研究所组建近10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其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1)水环境监测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了从常规污染物监测到技术难度较大的痕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的转变,水质监测技术实现了标准化;(2)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控制。开展了水环境演化机理、水环境污染模拟及水污染修复等理论的研究与实践;(3)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着重关注了重大水电工程因改变水文情势所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我国重大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4)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了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及相关设备;(5)水环境综合管理。研究了基于3S技术的水环境信息管理技术,协助业务主管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环境状况调查,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最后提出了水环境研究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建省从2004年大范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各地水利部门重视建后管理工作,按照供水工程特点、资金筹集方式和受益情况,采取专管、群管、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分级管理、自管等模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管理,较好地保障了工程的良性运行。但在运行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加强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