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饶河是江西五大河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生态通道,流域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围绕饶河流域功能定位,以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政策文件和公开发布的数据等为基本依据,全面分析了饶河流域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流域全局出发,结合相关规划和政策,从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与对策措施,可为进一步指导饶河流域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利用饶河流域 1952- 2014 年 3 个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输沙量资料, 分析了饶河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变化 特征。结果表明: ( 1) 饶河流域从径流和输沙地区组成来看, 昌江、乐安河、信江东大河占比在 20% ~ 35% 之间, 输沙量 和径流量成正比; ( 2) 饶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 20 世纪 90 年代水量异常偏多( + 20%) , 径流、输沙序列存在 20 年的周期, 但未来径流量表现为明显的随机性; ( 3) 输沙量在 1998 年后显著减少, 导致水沙双累积曲线发生转折, 未来 输沙量可能继续减少; ( 4) 2000 年后径流量偏少( - 10%) 是输沙量减小的原因之一, 1998- 2007 年间建成的大中型水 利工程拦截泥沙, 是饶河 2000 年后输沙量异常偏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等, 预 计今后饶河干支流输沙量仍将进一步减少。研究结果可为饶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和水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景德镇气象站1961-2001年的实测降水、气温数据以及NCEP再分析数据,建立饶河流域降水、气温的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根据IPCC AR4排放情景特别报告中的A2和B2情景,对HADCM3输出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预测饶河流域未来时段(2010-2099年)的降水、气温变化情况;与新安江模型进行耦合,得到未来时段饶河流域的水资源量。结果表明:饶河流域未来水资源量持续减少,且A2情景比B2情景的降幅更大,至2080s时期(2070-2099年)昌江支流最大降幅可达31.01%。  相似文献   

4.
饶河,又称"鄱江",赣东北地区的母亲河,是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在历史时期,饶河水量充沛,水运发达,文化兴盛,往来迁客骚人众多,留下众多诗词名篇。这些水诗词文化是饶河流域民间风情、民间习俗、民间历史于现实社会的直接投射与反映,是饶河水文化的重要组成。挖掘饶河流域水诗词文化,亦即探寻饶河水文化历史,探源饶河文化生态。因此,以饶河水诗词文化为个案,建构饶河水文化与地方社会发展新路径,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试图实现创新与共享,力图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提供一点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门已经完成重点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工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该规划分析了目前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国家"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指标,确定了"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4项重点任务,估算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较之1996年修订的内容,第二次修订虽然尚未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但通过与水法相协调而部分认可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同时,通过明确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职责,实际上给予了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及流域管理机构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权,最终影响和促进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突发水污染风险等级图绘制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域的水功能区、水文单元和行政区划,提出了流域陆域控制单元划分的理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突发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主题层和指标层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风险矩阵分析理论,提出了流域突发水污染风险等级图绘制的方法,绘制了永定河流域突发水污染风险等级图。突发水污染风险等级图的绘制对保护流域水资源,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带来的损失,以及对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处置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娟 《陕西水利》2016,(6):144-146
本文结合博河流域现状,综合评价了博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水资源质量,以博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COD指数和氨氮评价博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博河排污口、干流、省界监测断面和全流域历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针对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评价结果可为博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框架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防治规划“十一五”重点流域包括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南水北调沿线及水源地、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松花江流域。分析目前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指标.确定了“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4项重点任务,估算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海河流域水污染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降水、废污水量、水污染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海河流域水污染加重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阐述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年来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加强团结合作、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努力做好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从流域水资源保护看《水污染防治法》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泊  汪洁 《人民长江》2008,39(23):29-31
〗《水污染防治法》的两次修订都一定程序上影响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较之1996年的修订内容,2008年的修订虽然尚未确定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但通过与《水法》相协调而部分认可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同时通过明确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职责,实际上赋予了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及流域管理机构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权,从而影响和促进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水平,基于建立的预警应急管理体系,采用适合松辽流域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全面提高流域机构对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松辽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现状,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来对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构建松辽流域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邹渝  刘旭  杨胜勇 《四川水利》2016,(4):7-8,1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流域跨界水污染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机理,以及在我国各条流域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比转移税协调模型和指令配额模型在我国多条流域应用的实证分析,论证了税收手段来解决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优势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经验与太子河流域水污染处理方式分析,从密西西比河和太子河流域的地理自然简况、污染状况以及治理方法进行对比,归纳太子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不足,以期吸取密西西比河流域水污染有效治理的成功经验,从而对太子河流域治理有所启发,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春生  段长春 《吉林水利》2010,(6):56-57,64
本文分析了目前伊通河流域水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伊通河流域管理、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快污水资源化的水污染防治对策,旨在为伊通河流域水环境改善,保护松花江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水污染危害调查中的量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流域水污染加重和水质恶化 ,流域的社会、经济受到日益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对流域水污染危害进行调查和统计而使其价值化和直观化 ,将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确定量化参数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量化模式 ,是流域水污染危害调查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流域层面协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体制存在弊端以及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跨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模式,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提出通过加强流域层面协商来实施流域水污染治理,并据此从健全流域法律法规体系、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和构建协商保障机制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文分割法的鄱阳湖入湖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鄱阳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情况,选取鄱阳湖入湖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各河流入湖控制站对流域径流量及水质进行同步监测,借鉴水文分割法的原理,应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公式,探求径流氮、磷负荷入湖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及博阳河、西河入湖氨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溶解态)为入湖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占总入湖负荷的68%~76%;在空间分布上,入湖五河中赣江对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占绝对优势。根据分析结果,鄱阳湖的水污染治理应主要针对非点源污染,且重点在赣江流域。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海河流域水污染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降水、废污水量、水污染治理中存在总理2的分析,指出了海河流域水污染加重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