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通过一系列在首层架空层设置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的有限元分析,对楼层侧向刚度比、等效剪切刚度比和等效侧向刚度比三种转换层结构侧向刚度控制参数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在不同首层层高条件下,转换层下部结构侧向刚度改变对这三种侧向刚度比控制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层层高较高且与相邻层层高相差悬殊时,楼层侧向刚度比和等效剪切刚度比容易大幅度超过现行规范限值,但并不能由此判断转换层下部结构侧向刚度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等效侧向刚度比较好地体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的侧向刚度关系,宜按等效侧向刚度比对结构侧向刚度进行控制,但其上限取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红星国际家具展示中心由六栋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塔楼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下部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层5以下为裙房,层6为结构转换层,每三栋塔的转换层连成整体,形成多塔高位转换的复杂高层建筑。采用SATWE及ETABS进行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分析,采用层刚度比、等效侧向刚度比及层间位移角比进行评价。给出了转换层刚度比控制分析过程,通过对比多模型、多软件、多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多塔高位转换对刚度比的影响,并对落地抗震墙进行了加强,从而控制刚度比在合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张猜兵  肖志  高明宇  刘琳 《建筑结构》2021,51(21):42-46
某超高层建筑31层,房屋总高度144.55m,采用高位转换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叙述了该项目的前期设计思路、超限情况、抗震性能设计、高位转换结构专项分析及结构相应加强措施等内容,专项分析中对结构转换层上下刚度比验算、型钢在转换构件中的应用、转换层上层墙超限分析、框支构件极限承载力验算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利用设备转换的空间增加转换层上层层高以及层高根据梁刚度作用点来计算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转换层上下层刚度比值;型钢转换梁、柱的采用,既能使结构构件满足建筑对空间尺寸的要求,又能有效解决柱轴压比、转换梁上层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超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庆化开元高科大厦是B级高度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其建筑竖向上的结构转换层与建筑使用功能转换层不在同一层 ,且结构转换层上下两部分的轴网呈 45°相交 ,这给结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重点介绍了转换层的选型、整体计算模型的处理 ,并提供了控制转换层上下层等效剪切刚度比、层间侧向刚度比的有效方法 ,很好地处理了建筑转换层、设备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转换层下部结构刚度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刚度规则性和地震剪力传递突变程度有较大影响,等效刚度比是衡量转换层下部结构相对刚度的重要设计指标。本文对8度区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等效刚度比的控制进行分析讨论。首先,通过转换层下部结构高度线性插值对等效刚度比进行修正,其次,通过调整转换层层高和转换层下部结构剪力墙厚度两种方式,分析不同等效刚度比对结构整体指标、构件受力和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效刚度比越大,转换层与其上一层的层间位移角比和有害层间位移角比越小,等效刚度比小于1.0时,转换层与其上一层的有害位移角比突变增大;设置转换层对转换层以上3层的地震剪力分配产生了较大影响;框支框架的相对刚度比越大,水平力传递突变程度越小;随着等效刚度比增加,结构主要屈服部位由结构底部转移至转换层以上部位。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较大。随着转换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定义层间位移角比为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比值。计算分析发现,采用层间位移角比对结构进行控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转换层结构进行整体分析,提出应注意转换层的垂直位置、转换层结构变形及转换层上下层剪切刚度比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板式转换结构转换层位置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设有不同位置转换层的空间结构分析,论述了转换层设置位置对板式转换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由于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提出了转换层位置较高时,只有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才能避免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地震剪力的突变。该控制方法可供设计板式转换结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斜柱转换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对一个一般高层(建筑高度58.05 m)分别采用斜柱转换和实腹梁转换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比斜柱转换结构在100 m高层中应用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斜柱转换能明显改善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侧向刚度比,降低转换梁的截面尺寸,节省建筑的使用空间;斜柱转换在一般高层中的应用对控制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的剪切刚度比效果更好,在100 m高层中的应用对控制结构整体水平位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黄成若  邹忠刚 《建筑科学》2005,21(2):31-34,48
简要介绍上海乾苑大厦预应力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其内容包括结构选型、三维空间结构整体分析、预应力厚板设计、厚板转换层上下剪切刚度比控制、构造措施等。这些设计内容可供类似的结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对板式转换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到转换板自身大质量和刚度的影响 ,首次提出对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角比的“双控制”概念。给出了七度抗震设防区 ,双控参数的取值范围 ,供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区铭 《中外建筑》2001,(2):34-36
通过对某高层综合住宅楼这一框支剪力墙结构取用不同的层剪切刚度比进行空间计算,分析其各种数据,从而得到层剪切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并为日后同类型结构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圳金晖大厦二级复杂洞式转换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深圳金晖大厦二级复杂洞式转换结构设计与抗震分析 ,包括层间地震剪力分布分析、竖向层剪切刚度变化分析、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复核、弹性大震计算复核和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及结构抗震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带转换层筒体结构的刚度和剪力分布突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娜娜  徐培福 《建筑科学》2002,18(3):6-9,15
研究讨论了带转换层筒体结构的刚度和剪力分布突变问题。通过对十种筒体结构转换层附近结构刚度和剪力分布突变的计算分析,指出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在转换层附近产生刚度突变和剪力分布突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和转换层设置高度,并提出抗震设计中应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刚度比等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刚度比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弹塑性有限元软件SNAP建立不同平均层剪切刚度的框架结构,并增设不同刚度比的摇摆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框架-摇摆墙刚度比的增大,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层间位移角沿高度方向的分布趋于均匀;原框架结构的平均层剪切刚度越小,框架-摇摆墙刚度比变化的影响越明显;刚度比增大到2.0%时,对结构屈服机制产生影响;框架结构平均层剪切刚度越小,其达到屈服所需的框架-摇摆墙刚度比越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转换层上、下层间侧移角比来描述转换层上、下刚度的变化,对十七层大底盘大空间托墙形梁式转换层结构进行刚度计算分析,给出了侧移角比的取值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7.
李从春 《四川建筑》2010,30(6):158-160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层刚度比、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刚度比等参数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各层地震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结构计算调整及构造措施提高本工程尤其是转换层附近结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郑柯  何开朴 《四川建筑》2014,(3):176-178
以某工程为例,采用新规范版本的两款结构分析软件(SATWE和Midas Building)对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重比、抗剪承载力比、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刚度比等参数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比较,并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以达到进一步认识结构受力特性的目的。通过结构计算调整及抗震构造措施保证并提高本工程尤其是转换层附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框支剪力墙结构容易在底部形成大空间,可以满足变化多样的使用要求。但框支剪力墙结构易在底部形成薄弱层,不利于抗震。以云南某在建带高位转换层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较为细致的数值模拟分析;接着,对该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综合分析;并采用弹塑性需求谱的改进能力谱方法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最后,通过改变转换层上、下刚度比以及转换层高度的方式,讨论了框支层相对刚度及位置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此类型建筑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华电大厦的西南角、东南角、东北角均为悬臂深梁+钢桁架的转换结构,承托上部10多层的荷载。转换结构的存在使转换层的层间刚度和楼层抗剪承载力加大,设计中采取措施使主体结构层间刚度比和层间受剪承载能力比均满足了规范的相应指标。对弹性阶段悬挑转换结构的不同部分(混凝土深梁、钢桁架)分担内力、悬挑结构的竖向变形进行分析,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悬挑转换结构大震下的性能,对内置钢桁架的混凝土深梁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对西北角的设置斜拉索的悬挑结构在多种工况下的舒适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