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严士琴  梁敏 《农药》1997,36(11):23-23,25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5%OV-101固定液,Chromosorb AW DMCS为担体制备色谱柱,以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为内标折,测定辛酰溴苯腈的含量。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30,变异系数为0.33%,辛酰溴苯腈回收率在98.80-100.21%之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辛酰溴苯腈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杂质辛酰氯、溴苯腈醋酸酯、氯苯腈辛酰酯对药效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到了避免这些杂质产生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辛酰溴苯腈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辛酰溴苯腈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辛酰溴苯腈的性质、用途并研究了以对羟基苯甲腈为起始原料,经溴化,酰基化合成辛酰溴苯腈原药的工艺路线,总收率达85%,原药含量达到97%。  相似文献   

5.
30%辛酰溴苯腈水乳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30%辛酰溴苯腈水乳剂,固定相为SE-54,内标物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辛酰溴苯腈色谱峰与内标物色谱峰的分离度为3.0。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9,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为0.89%,平均回收率为99.4%。  相似文献   

6.
王宇  郭桂文  黄春艳 《农药》2014,(4):293-295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30%2,4-滴丁酯·辛酰溴苯腈·烟嘧磺隆OD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30%2,4-滴丁酯·辛酰溴苯腈·烟嘧磺隆OD可有效地防除玉米田杂草。适宜的施药时间为玉米3~5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4叶,阔叶杂草2~5 cm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适宜的施药剂量为420~630 g a.i./hm2。[结论]30%2,4-滴丁酯·辛酰溴苯腈·烟嘧磺隆OD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效,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50%辛酰溴苯腈·二甲四氯异辛酯乳油,以C18柱为固定相,乙腈+水=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in,检测波长为230nm。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和10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12%和0.04%,标准偏差分别为0.03和0.01,相关线性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9。  相似文献   

8.
1辛酰溴苯腈综述 溴苯腈是由May&Baker Ltd公司研制(现为拜耳公司)于1963年开发的苯腈类触杀型除草剂。因其辛酸酯稳定性较强,实际应用多为辛酰溴苯腈。辛酰溴苯腈(bromoxynil octanoate)化学名称为2,6-二溴-4-氰基苯基辛酸酯.为旱田芽后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可有效防除小麦、大麦、黑麦、玉米、高梁、甘蔗、水稻、旱稻、亚麻、葱、蒜、韭菜、草坪等田中的婆婆纳、猪殃殃、繁缕、扁蓄、刺儿菜、苣荬菜、兰菜、播娘蒿、卷茎蓼、龙葵、母菊、矢车菊、豚草、苘麻、苍耳、鸭趾草、蓼、藜、苋、麦瓶草、田旋花、荠菜等阔叶杂草和水稻田里的疣草等。对莠去津的抗性杂草灰菜、反枝苋、龙葵和蓼等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辛酰溴苯腈和2,4-滴丁酯在玉米植株、土壤和籽粒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玉米植株、土壤和籽粒中的辛酰溴苯腈和2,4-滴丁酯经乙腈提取后,用SPE柱净化、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辛酰溴苯腈和2,4-滴丁酯的最小检出量均为5×10-13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土样为2×10-5mg/kg,植株和玉米籽粒为5×10-5mg/kg,平均回收率在81.3%~106.4%之间,变异系数为2.0%~12.6%.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氯氟吡氧乙酸和辛酰溴苯腈在玉米植株、土壤和籽粒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玉米植株、土壤和籽粒中的氯氟吡氧乙酸和辛酰溴苯腈经乙腈提取后,用SPE柱净化、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氯氟吡氧乙酸和辛酰溴苯腈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5×10-3、3×10-4 n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2×10-3、5×10-4 mg/kg,平均回收率在74.2%~110.5%之间,变异系数为0.74%~7.13%。[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辛酰溴苯腈与2,4—D丁酯混用后对鸭跖草联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林用等效线法评价辛酰溴苯腈与2,4-D丁酯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二者混用对3-4叶斯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溶剂蒸发法制备磁性微胶囊及其相关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苗  罗艳 《精细化工》2012,29(9):844-849
将共沉淀法所得纳米OA-Fe3O4(油酸改性Fe3O4)分散于不同介质中形成磁流体作为芯材,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壁材,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磁性微胶囊。对不同芯材及乳化剂进行筛选;考察乳化剂用量、m(芯材)∶m(壁材)及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通过XRD、FTIR、TEM、SEM、光学显微镜、VSM(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纳米OA-Fe3O4和磁性微胶囊的有效成分、形貌、热性能、磁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颗粒有效成分为Fe3O4,且可形成稳定磁流体。OA-Fe3O4粒径在3~15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43.3 emu/g,具有顺磁性。以分散在n-C16H34的OA-Fe3O4磁流体为芯材,w〔SDS(十二烷基硫酸钠)〕=2%的水溶液为乳化剂,m(芯材)∶m(壁材)=5∶1,乳化转速800 r/min条件下可制得外形规整,壁厚1~2μm,且粒径集中于(10±2)μm的磁性微胶囊。该胶囊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6.9 emu/g,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13.
14.
黄伟东 《现代农药》2004,3(6):24-25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22.5%溴苯腈乳油含量,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50和 0.2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回收率为98.44%~100.86%之间。  相似文献   

15.
乔吉超  胡小玲  张团红  管萍 《化工进展》2006,25(8):885-889,927
介绍了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分析了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微胶囊的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以下3个主要方面:(1)微液滴的形成;(2)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3)微胶囊颗粒的回收和干燥,并对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条件与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茵 《塑料加工》2000,28(1):25-26
  相似文献   

17.
以改性胺固化剂(1618)为囊芯、聚醚酰亚胺(PEI)为囊壁,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EP(环氧树脂)固化用PEI包覆1618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芯材已被微胶囊PEI壁材成功包覆,其热稳定温度为130℃;以明胶作为分散剂时,制得的固化剂微胶囊表面光滑,分散性较好;随着芯壁比的增加,固化剂微胶囊的表面变得光滑、致密,并且其平均粒径减小(当芯壁比从1.0∶2.0增至1.5∶1.0时,平均粒径由45.8μm减至24.7μm)。  相似文献   

18.
复相乳化法制备聚乳酸微胶囊及其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微球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油水相比例5︰2、卡培他滨浓度为1.0mg/mL、外水相药液浓度5.0mg/mL,外水相体积20mL,几丁聚糖浓度为0.50%。以抗癌药卡培他滨为模型,考察了几丁聚糖浓度对聚乳酸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几丁聚糖浓度的增加,微囊释放速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以及对水生生物的高毒性,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二氯甲烷为溶剂,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同时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和缓释特性进行表征。根据微胶囊平均粒径和未包封率的综合评分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25%二氯甲烷,0.75%乙基纤维素,2%乳化剂,剪切8 mi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所制微胶囊具有粒径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等特性;红外光谱图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被乙基纤维素包埋;释放特性曲线也表明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该工艺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成囊性好,可为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磷酸调制弱酸性液体),使用ZORBAX Eclipse Plus C_8色谱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在245 nm波长下对20%硝·烟·辛酰溴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硝磺草酮、烟嘧磺隆和辛酰溴苯腈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7、0.999 6,标准偏差分别为0.064、0.021、0.079,变异系数分别为0.80%、0.53%、0.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100.03%、9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