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息锦集     
建议少把“3C”当品牌亮点世界窑炉专利技术项目签约现场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Compulsoryrtification)简称“3C认证”。自从国家把瓷质砖正式列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目录以来,“3C”成了我们建筑生陶瓷行业的热门话题。对新要求、新事物引起重视,所以证工作要正确对待,但笔者认为还是少把通过“3C”认证当品牌的亮点,其主要理由简述如下:(1)瓷质砖产品“3C”认证毕竟是针对放射性核素的量而采取的强制性认证制度,把通过“3C”认证当作品牌亮点就片面强调了放射性。这几年对陶瓷放射性沸沸扬的炒作、误导,曾引起人们的恐慌和夸…  相似文献   

2.
罗萍 《化工质量》2003,(3):9-10
自2003年8月1日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执行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3C认证”也称为“CCC认证”,它是“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  相似文献   

3.
《玻璃》2013,(3):59-60
据悉,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建筑安全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3C认证指定实验室。3C认证,全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而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冯世芳 《涂料工业》2004,34(5):59-60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切实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溶剂型木器涂料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自2004年5月1日起,溶剂型木器涂料生产企业可以向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过渡期为1年零3个月,自2005年8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3C认证标志的产  相似文献   

5.
6月8日“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会上获悉,截至2006年5月1日,我国已经有22大类158种产品被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目录,指定认证机构已经颁发3C认证证书222853张,获证产品涉及的企业数为44740家。到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3C认证实施规则73份,指定认证机构14家,指定实验室136家。在已经颁发的3C认证证书中,国内产品208541张,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鲁陶 《山东陶瓷》2006,29(1):22-25
2005年8月1日起国家对陶瓷砖实施“3C”强制性认证在民用陶瓷砖中成倍超标添加锆类等放射性核素较高的原材料,致使产品放射性核素含量超标的违规之举,今后将受制约。今后凡未加贴“3C”认证标志的此类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我国目前陶瓷砖生产企业约有近3000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最令人忧虑的就是原材料放射性含量超标问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8月1日开始,国家将对瓷砖、涂料、混凝土防冻液等3类产品实施3C强制认证制度,凡未经强制性认证的这些装饰、装修产品不得出厂销售,出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这一规定的实施对我国广大陶瓷砖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帮助广大企业深入了解这一规定的详细情况,我们在本栏目近几期里将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瓷质砖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以及如何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等进行系列报道,以使企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生产,经营,出口此类产品时建立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谢辉 《中国橡胶》2004,20(22):12-13
国家对轮胎实施强制性认证制度(3C)自2003年8月1日实施以来,各轮胎生产企业积极认真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全国约500家轮胎生产企业,除10%的小企业外,基本上都通过了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促进了中国轮胎工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橡塑》2005,17(11):10-10
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国内、国外汽车轮胎统一实施强制性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产品,企业不能生产,也不能在市场上销售。到2004年底,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轮胎已通过3C认证的企业有296家,其中国有企业不到20家,外资企业近20家,其他都是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0.
从 2 0 0 3年 8月 1日起 ,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及行政执法将启动实施 ,涉及化工行业的产品有轮胎和乳胶制品 (避孕套 )。届时 ,未取得CCC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将不许生产、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否则将受到处罚。  CCC强制性认证始于 2 0 0 2年 5月 1日 ,到2 0 0 3年 4月 3 0日为实施认证阶段 ,订于 2 0 0 3年5月 1日 (因故推迟到 8月 1日 )起 ,进入监管及行政执法阶段。  北京中化联合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是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指定承担轮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机构。该公司提醒有关企业 ,尚未申请CCC认证的应尽快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布国家即将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4个法规性文件:《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上述文件规定:1.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的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2.新的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为“CCC”。新标志实施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涂料》2010,(1):I0006-I0006
溶剂型木器涂料主要用于地板、木器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的保护及装饰美化,是目前室内装饰装修常用材料之一。溶剂型木器涂料产品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目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橡胶》2013,(13):8
为进一步促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科学、规范实施,国家认监委本着"责权一致、控制风险、保证质量"的原则,基于强制性认证目录内产品风险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对《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机动车辆轮胎》进  相似文献   

14.
《化工质量》2005,(1):F003-F003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5号、7号公告,国家决定对装饰装修产品(溶剂型木器涂料、瓷质砖、混凝土防冻剂)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自2004年5月1日起,由北京中化联合质量认证有限公司(HQC)等指定的认证机构在指定的业务范围内承担溶剂型木器涂料等装饰装修产品的3C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周显江 《轮胎工业》2004,24(1):49-49
2003年10月17~18日,山东三工橡胶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3C认证复审。 自国家颁布实施3C认证制度以来,山东三工橡胶有限公司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主动申请轮胎产品强制性认证,并于2002年11月获得“轮  相似文献   

16.
张海燕 《中国水泥》2009,(11):90-90
2008年度.笔者作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审查员参加了防冻剂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审核。审核过程中,在老审核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审核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也改变了过去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认识。令我感触颇深的是.作为一个审核员应该如何怀着一种“空杯心态”去对待新拓展的审核领域甚至每一次的审核任务。  相似文献   

17.
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强制性认证 ,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动植物健康 ,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 ,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宣传 ,敦促尚未申请认证的企业积极创造条件 ,尽快通过认证 ,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刊特开设“质量与认证”专栏 ,由北京中化联合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主办 ,定期刊出认证的重要意义和认证的申报手续等文章 ,并介绍已受理认证申请企业的业绩、规模和经营范围等 ,以供广大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樊军  雷德全 《轮胎工业》2002,22(11):669-669
四川川橡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不懈地推行ISO90 0 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企业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有效运行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用户的满意度日益提高。 2 0 0 2年 4月 3 0日顺利通过了中国轮胎产品认证委员会的现场审核 ,7月 3 1正式获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川橡集团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樊军$四川川橡集团有限公司 @雷德全$四川川橡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6月8日“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会上获悉,截至2006年5月1日,我国已经有22大类158种产品被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目录,指定认证机构已经颁发3C认证证书222853张,获证产品涉及的企业数为44740家。到目前已经颁布实  相似文献   

20.
行业新闻     
《浙江化工》2003,34(4)
“五·一”起汽车轮胎要有3C标志 今年5月1日起,强制认证的执法监督工作将全面展开,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也就是说,汽车轮胎作为第一批列入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其强制认证的执法监督工作进入倒计时。今后消费者在买汽车轮胎时,要看是否加施了“CCC”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