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近3年的多金属普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发现了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浅变质岩中,受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带北侧断层控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糜棱状蚀变岩型两类。矿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自然金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偶见晶洞构造;矿石结构为交代反应边结构、交代港湾状结构、褐铁矿残留结构及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则以硅化、绢云母化及黏土化为主。流体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主成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细脉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主期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密度约0.85~0.9 g/cm3,估算其捕获温度为190~370℃,捕获压力约为61~183 MPa,成矿深度约6.1~6.9 km。研究表明,哈力齐金矿床为低密度低盐度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柞水县冷冰沟金矿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脉岩控矿因素作用显著。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池沟组下段地层中;含矿岩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矿化蚀变岩(原岩为变长石石英砂岩);金矿体严格受北东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以石英、绢云母、钾长石、碳酸盐、黑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自然金为特征的矿物组合;金矿石具交代结构、浸染状构造;以Au、Ag、As、Sb为特征的异常元素组合。通过分析其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类型,总结找矿标志,认为本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发展成为一处中型规模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摘 要:葫芦沟金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矿石结构为他形-半自形、自形晶粒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团块状和碎裂状为主;矿区近矿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通过对矿区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葫芦沟金矿床物质来源于太古宇太华群,属于赋存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中低温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金蟾山金矿床位于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安家营子矿田内,矿区出露地层为太古代建平群变质岩,具较高的金丰度值;矿体位于安家营子岩体的中心部位,呈脉状、透镜状产于NNE向断裂中,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及方铅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矿石呈块状、细脉状、浸染状构造,细粒、粗粒结构,发育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以及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整体表现为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控制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成矿带,其金矿储量在青海省矿产资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果洛龙洼金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为一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矿床,目前在该矿床已发现7条金矿化体,找矿潜力较大。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认为该区矿化体类型主要是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及硫化物蚀变岩型矿体,矿石矿物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根据矿区出现的脉状矿化、细脉侵染型矿化特征,矿区剪切带成矿系统中具有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系列,对在该地区深部及外围的进一步找矿,扩大矿床规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太峪金矿是陕西省潼关县较为典型的热液型金矿床,矿化富集与含金金属硫化物及石英脉密切相关。矿体产于岩体的接触带和构造带,产出部位明显受构造带的控制。矿体主要为大脉状、脉状、透镜状。矿床中发育典型的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矿石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主要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矿化属中温热液成因。因此可推断,拾金坡金矿床属于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7.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地区的变质杂岩可划分为太古宙克拉通型、元古宙—显生宙造山带型和古陆叠生—构造热动力型变质杂岩三类。太古宙克拉通型变质杂岩经历了角闪岩—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改造,缺乏国外太古宙绿岩带中的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元古宙—显生宙造山带变质杂岩中赋存有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古陆叠生—构造热动力变质杂岩主要沿古陆边缘分布,赋存有后生脉状热液金矿床。经叠生—构造热动力变质作用改造的晚太古宙绿岩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超大型金矿化集中区。元古宙—显生宙造山带浅变质含碳碎屑岩系具有找寻穆龙套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大坡顶金矿床位于西大别大磊山穹窿中部,矿体呈脉状、似板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中,走向和倾向上均具舒缓波状特征,厚度变化属于稳定型,金品位变化属于均匀型;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石英脉型矿石金品位一般高于蚀变岩型矿石,金矿化与多金属硫化物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黄铁矿化、硅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大坡顶金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0.
那仁陶勒盖金矿床位于蒙古国最重要的北肯特金成矿带内,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上奥陶统哈拉群变质砂岩中,呈脉状、似脉状、透镜状等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和生成顺序,成矿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初步分析认为,那仁陶勒盖金矿床为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庙梁金矿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内的柞水—山阳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心地带,金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脉状及板状赋存于脆-韧性构造破碎蚀变岩和石英脉中;矿体产出形态和规模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岩相学、流体包裹体等研究,认为庙梁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分异迭加地下水循环改造的中温热液构造蚀变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冀西北水晶屯金矿成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晶屯金矿床位于张宣幔枝构造轴部,水泉沟-大南山碱性角闪二长岩杂岩体的西缘。金矿化分布于尚义-赤城韧脆性剪切带中段。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银金矿,赋存于石英、黄铁矿、方铅矿裂隙和胶结物颗粒间,矿石构造为细脉状、浸染状和团块状,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通过对本矿区的元素相关系数、硫、铅、氢、氧同位素特征等的研究分析,认为水晶屯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是来源于深部的核幔物质,受构造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3.
郭旻  胡海丰 《黄金》2014,(1):21-25
脑包沟金矿床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金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型,含少量石英脉型。矿石结构有交代结构、骸晶结构、网脉状结构、包含结构、结晶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和块状构造。金呈独立的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产出,以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方铅矿、褐铁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中,金矿物形态多样,粒度以微粒为主。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海城市石柱沟金钼矿受花岗岩接触带控制。金矿床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矿石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脉石矿物为石英,矿石结构为交代结构、充填结构、包裹结构,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侵染状构造。依据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特征,初步认为金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钼矿(化)体为细脉侵染型,金属矿物为辉钼矿,围岩蚀变发育,其远景有待于进一步评价。金钼矿的发现为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五星山金矿床是位于延边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体产于碱长花岗岩、角闪安山岩、石英-黄铁矿脉和石英-方解石脉。研究表明,热液金矿化可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五星山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发育气液二相流体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4.6~324.7℃,盐度为1.16%~7.53%,密度0.73~0.94 g/cm3。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氢、氧同位素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热液混合流体。综合研究表明,五星山金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6.
前河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火山岩内的区域断裂蚀变带中,平面上呈线状分布;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豆荚状,沿走向及倾向具膨缩、分枝现象;矿体近东西走向,倾向北东,平均67°,总体为陡倾斜脉状矿床。成矿阶段即为矿物生成阶段,共划分为钾长石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自然金-石英(绢云母)-黄铜矿-黄铁矿阶段、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碳酸盐阶段五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成矿阶段为第三阶段。当矿体中大量出现方解石脉时即预示着成矿基本结束。矿石中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少为黄铜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及绢云母。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化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类复理石地层中“脉——细脉型和细脉——浸染型”金矿床属于浅成矿床,它们的一般标志是围岩交代改造的体积相当大;矿体的构造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控矿构造除断层外,还有褶皱,以及围岩的岩性特征、矿石物质成份比较简单,金分布均匀.由于石英含量饱和程度及构造——岩石环境的差异,形成的矿石主要为浸染型、细脉浸染型或网脉型.矿床按构造——形态标志和矿物特性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矿床为细脉—脉金—石英矿石的“脉状—网脉型”矿床,具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鹿儿坝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中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中三叠统光盖山组长英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等。在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成矿元素组合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金矿体主要受近EW向脆性断裂构造控制,与闪长玢岩脉关系密切;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闪锌矿;石英、黄铁矿、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矿石类型主要有蚀变构造角砾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脉状及浸染状硫化物型、褐铁矿化碎裂岩型;流体测温、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显示本区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结合区域矿床研究结果,认为鹿儿坝金矿床形成于印支末期,为与闪长岩脉有关的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剥蚀深度较浅,目前所见到金矿体可能大部分为闪长玢岩脉(体)上部破碎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石英脉型和硅化角砾岩型,成矿地质体为闪长玢岩和英安玢岩。矿石中的金属矿物有银金矿、辉银矿、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含金、银的矿物主要有银金矿、辉银矿、自然银;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斜长石、绢云母,还含有少量石膏。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胶状构造、孔洞状构造、梳状构造、晶簇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叶片状构造。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黏土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等。以矿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发育典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带: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总体呈环带状。综合典型矿床分析,确定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强硅化、碳酸盐化和石英脉,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Au、Ag、As、Sb组合异常,高阻低极化低磁化等条件为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周杰斌 《甘肃冶金》2011,33(1):56-60
录斗艘金矿床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德乌鲁石英闪长岩与录斗艘石英闪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矿床受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以脉状、透镜状、豆芽状赋存于这些断裂破碎带中.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