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水射流对PDC钻头齿纵向清洗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不同水力结构及参数下水射流对模拟PDC钻头齿纵向清洗力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得出了各钻头齿受纵向清洗力随水力结构及喷速变化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清洗力随喷速的增大而增大;要提高清洗力,应使喷嘴适当靠近并以一定的方位角和较大的倾角指向所清洗的刀翼。  相似文献   

2.
PDC钻头切削齿受力模拟实验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原有PDC钻头单齿受力实验装置的不足,研究设计了PDC钻头切削齿受力模拟实验装置。设计的实验装置可以模拟PDC钻头三齿组合状态下的切削齿受力;通过调节装置可以模拟PDC钻头不同冠部形状、布齿密度、复合片大小等几何参数;设计的三轴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相互垂直且相互不受影响的3个力(轴向力、侧向力、切削力)。实验装置灵敏度高,整体性能可靠,获得的实验数据准确有效,对PDC钻头参数优化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英勇  李根生  付加胜 《石油机械》2012,40(1):1-3,12,95
PDC钻头齿的清洗能力对PDC钻头破岩和清岩影响很大,定向喷嘴则有利于钻头齿的清岩,研究定向喷嘴的布置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定向喷嘴数量、孔径、喷速等因素对PDC钻头齿清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喷嘴的PDC钻头齿清洗能力较强;钻头齿清洗能力随喷嘴孔径增大而增强;喷射角小的喷嘴射流流场不利于流体向上举升岩屑。将定向喷嘴优化并配合常规水力结构设计可以在PDC钻头预防和清除泥包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最终达到提高机械钻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法国DRILLSCAN公司通过对PDC钻头进行模拟和对单切削齿的分析,设计出新一代钻头切削结构,应用了钻进助力器专利技术,使切削齿产生纯钻进作用,在钻进方向上产生一个定向的轴向作用力,即一个与钻压方向相反的力,完成钻头的自钻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石油机械》2015,(9):6-9
PDC钻头布齿计算是为了确定钻头上各个切削齿在空间中的坐标位置。针对同一优化目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切削齿位置差别很大,设计出的PDC钻头性能也会截然不同。以近年来国内外PDC钻头布齿设计研究的文献为基础,论述了PDC钻头3原则布齿和力平衡布齿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经分析知,PDC钻头布齿设计的计算方法大多以经典3原则为基础,且以等体积为布齿原则进行计算的研究较多;力平衡布齿是PDC钻头稳定性设计的核心,但由于对切削载荷模型研究的限制,其结果与实际差距较大。PDC钻头布齿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对计算模型简化的阶段,随着PDC钻头个性化设计的提出,针对不同钻头性能与要求,综合考虑整个钻井因素进行布齿是今后PDC钻头设计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几何因素对牙轮钻头传动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强  张晓东 《石油机械》1997,25(6):11-17
在模拟钻井工况下,对由三排齿圈组成的实验牙轮,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齿圈位置、各圈齿数和牙轮移轴距等诸因素对牙轮钻头传动比i值(牙轮转速/钻头转速)的影响。经分析得出:无齿(实际上相当于齿数为无穷大的极限情况)牙轮钻头的传动比是牙轮钻头传动比的最大值。随着牙轮各齿圈齿数的减少,i值下降,其中最外圈齿数影响最大,第二圈次之,第三圈齿数影响很小。当钻头基值和牙轮外形一定时,随着主锥上的齿圈向副锥上的齿圈靠近,i值下降;随着移轴距增大,i值增加。  相似文献   

7.
蜀葵 《小型油气藏》2007,12(4):35-35
不需要通过钻柱和钻铤产生钻压就可以实现钻井作业,这似乎是作业公司的一个梦想。但法国DRILLSCAN公司现在正在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通过对POC钻头进行模拟和对单切削齿的分析,已经设计出新一代钻头切削结构。这种新的切削结构应用了钻头助力器(Bit Booster)专利技术,使切削齿产生纯钻进作用,在钻进方向上产生一个定向的轴向作用力,即一个与钻压方向相反的力,  相似文献   

8.
不需要通过钻柱和钻铤产生钻压就可以实现钻井作业,这似乎是作业公司的一个梦想。但法国DRILLSCAN公司现在正在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通过对POC钻头进行模拟和对单切削齿的分析,已经设计出新一代钻头切削结构。这种新的切削结构应用了钻头助力器(Bit Booster)专利技术,使切削齿产生纯钻进作用,在钻进方向上产生一个定向的轴向作用力,即一个与钻压方向相反的力,  相似文献   

9.
为使潜孔钻头布齿更加合理及为钻头结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达到提高潜孔钻头破岩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需要了解潜孔钻头端面切削齿的载荷分布。为此,建立了平面、凸面和凹面3种端面形式的潜孔钻头三维模型,以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中常用的H-J-C模型为材料模型,并利用H-J-C模型中的等效屈服强度、压力、积累损伤等函数对潜孔钻头的破岩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齿圈上切削齿的载荷状态,并将切削齿载荷分解到轴向、径向及切向3个方向,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3种不同端面形式潜孔钻头的切削齿进行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面潜孔钻头的轴向载荷峰值最大且径向载荷峰值最小;潜孔钻头切削齿载荷的主要差别在边齿及其相邻齿圈的切削齿上,与其余齿圈上的切削齿关系不大;潜孔钻头边齿的载荷最大,易损坏。模拟结果可为切削齿的选择、切削齿的分布及潜孔钻头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DC钻头性能模拟的试验基础及原理。所编制的模拟软件可为PDC钻头的设计方案提供模拟结果和性能评价依据,其主要功能为:1.计算切削齿的各种参数,如切削力、切削体积、切削功率;2.计算切削齿的磨损体积、磨损高度;3.计算钻头不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4.模拟钻头的钻进特性曲线;5.模拟切痕断面形状及井底剖面形状;6.预测钻头的工作指标。应用该软件对一只使用过的PDC钻头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了主要模拟结果,并将该钻头各切削齿研磨面积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作了对比,两者的分布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PDC钻头在几种典型的回旋运动情况下其切削齿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状态,发现回旋运动时切削齿有瞬时反向转动的现象,并讨论了回旋运动对切削齿工作状态的影响,认为PDC钻头回旋引起的冲击载荷和切削齿反转是导致钻头切削齿破损的直接原因。试验证明,切削齿反转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钻头转速可以减少切削齿的损坏,而运用抗回旋技术减小钻头回旋幅度和回旋频率才是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单齿圈牙轮钻头轮体速比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行整个牙轮钻头轮体速比的仿真研究,先研究了单齿圈牙轮钻头轮体速比仿真。借助钻头几何学、运动学和已建立的岩石与牙齿互作用力学模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牙齿运动和受力、牙轮扭矩、牙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的仿真模型。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单齿圈牙轮钻头在给定岩石中的钻进过程,得到了单齿圈牙轮转速与钻头体转速的比值(轮体速比)的变化规律。接着用软件试验探索岩石、钻压、移轴距对单齿圈牙轮钻头轮体速比的影响。仿真软件试验结果与台架实物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这种仿真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水射流PDC钻头结构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硬细砂岩为岩石材料,应用动态有限元法对高压水射流PDC钻头参数做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压射流入射角对不同岩层存在最优值,对于中硬地层细砂岩最优入射角为40°;(2)PDC钻头钻进中钻齿所受扭矩随作用半径增大成指数规律增长,在硬地层钻进钻齿前倾角为-15°时破岩效果最佳;(3)采用直径1.8mm的高压小喷嘴射流能显著改善PDC钻头钻齿受力,避免钻齿冲击破坏,延长钻头寿命;(4)高压水射流与机械齿联合破岩时,喷嘴与钻齿相对位置对破岩效果有显著影响,喷嘴处于钻头外锥时,可均化钻齿受力,提高破岩效率。  相似文献   

14.
单齿圈牙轮钻头复合运动破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章华 《石油机械》1994,22(10):15-19
根据8肘/村XHP2S—1型三牙轮钻头的结构尺寸,设计制造了单齿圈牙轮钻头。在复合运动玻岩实验装置上用单齿圈牙轮钻头进行了单次破碎岩石、重复玻碎岩石、等距布齿和不等距布齿破碎岩石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等距布齿时牙齿总落在上次破碎坑中或附近,重复破碎和压实坑中已破碎的岩屑,阻碍了牙齿吃入岩石深度的增加;不等距布齿时牙齿落在上一次两破碎坑的中间,形成另一个新的玻碎坑,加速了破碎带的形成,从而可提高破岩效率。建议设计钻头时,应采用不等距布齿来确定钻头的齿面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任汝南 《石油机械》1994,22(4):1-8,21
从分析三牙轮钻头的磨损和抗磨损机理入手,提出了牙轮轮背全形保径面的概念。给出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得到的牙轮轮背理论曲线方程、形状坐标值、图形和两种背齿的设计方案。探讨了牙轮轮背设计与钻头基本参数、整体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采用轮背全形保径后热量及受力对钻头轴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单牙轮钻头轴承载荷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嵘  哈开安 《石油机械》1996,24(10):19-23
用带传感器的试验用单牙轮钻头,在改变轴倾角、钻压和转速的条件下进行钻头轴承载荷的台架试验,得到动载荷系数、轴向力、径向力、周向力、扭矩和牙轮传动比等数据。对实测和计算数据的分析表明,单牙轮钻头的动载荷系数基本不随钻压、转速和轴倾角变化,并且比三牙轮钻头低;轴向力和径向力随钻压的增加而增加,且受轴倾角的影响;周向力随扭矩的增加而增加;牙轮传动比小于1,基本不受钻压和转速的影响,但与轴倾角有关。有限元分析表明,轴承内部存在三个应力集中区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牙齿的简化破碎坑模型和牙齿微面上的受力模型来模拟牙轮钻头与岩石的互作用,由破碎坑半锥角θ和力-压入系数k共同反映钻头结构、钻井参数以及岩石性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现场钻井数据,采用误差梯度下降算法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反演这2个模型的参数值,并使用反演得到的参数值,进行钻进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致效,所得钻头的仿真钻进曲线和机械钻速与实际钻井十分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钻井数据反演的牙轮钻头与岩石互作用仿真方法,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模型求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