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劳善恕 《有色冶炼》2002,31(6):68-69,85
对平果铝业公司电解铝厂生产物料输送系统中压力容器单、双管浓相输送技术的原理、工艺参数,技术特点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双管浓相输送是电解生产物料输送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文慧 《有色设备》2004,(Z1):74-75
描述了浓相输送技术的原理、特点及浓相输送技术在火车槽罐车中的应用,采用该技术对稀相输送火车槽罐车进行改造.使能耗降低了1/2,输送物料的破损率由30%~40%降至小于5%,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工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世界有色金属》2002,(3):33-34
1超浓相输送技术的产生及在我国开发的背景超浓相输送技术最先由法国Pechiney铝业公司开发成功,并应用于G系列120台280kA电解槽上,原名为HyperdensePhaseSystem,到目前为止国外拥有该技术的也只有Pechiney一家。超浓相输送技术属气力输送中的流态化输送技术。在超浓相输送过程中,首先让低压风通过分配板使槽内物料流态化,使其具有流体的性质,同时沿输送方向建立起料柱差,当料柱差所产生的推动力足以克服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时,流态化的物料向前流动,实现输送目的。在超浓相输送中低压风除实现物料流态化外,还促使物料建…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浓相输送技术的原理及在我厂的应用。分析氧化铝浓相输送技术与稀相输送技术的区别;介绍浓相输送系统中浓相管、分流器、压力容器等三方面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同时,提出稀相输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该项技术在白银铝厂电解用氧化铝输送系统的应用,为白银公司其它企业中的固体颗粒及粉状物料的输送方式改进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粉状物料的浓相输送是一种底密悬浮流。实现浓相输送,必须注意输送管径、补气量等参数。Fr准数是浓相输送的重要参数,浓相输送与粉料的溢流性、脱气性、哈斯勒比值有密切关系,粘性强、粒度太细的粉料不适于浓相输送。浓相输送系统中,单管路—分配器系统优于多管路系统,可调煤粉给料器的调节性能优于流化罐供料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振宇 《有色矿冶》2012,28(4):23-25
氧化铝超浓相输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解铝企业,如何使输送系统能平稳高效运行,保证电解生产,是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的关键。总结了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氧化铝输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和制约电解槽正常供料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大减少了因输送系统故障对电解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及电解车间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高炉喷吹煤粉中加入4%~20%铁矿粉的输送工艺。结果表明,粉状物料的浓相输送与流化速度、补气量、输送管径有关。铁矿粉的比重大使摩擦系数增大,对浓相输送时的各种参数有一定影响。只有适当控制这些参数,才不会出现铁矿粉沉积或偏析现象。  相似文献   

8.
代玲枝 《甘肃冶金》2007,29(5):86-87
根据采用浓相输送系统运输Al2O3粉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铝行业浓相输送的成功范例,特撰写本文。对浓相输送管线磨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管线磨损,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浓相输送系统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描述栓流式浓相输送氧化铝新技术开发的原理、特点及开发成果在铝电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采用该项新技术的单套设备氧化铝输送产能大于36t/h,输送物料破损率小于5%,动力指数仅为0 0102kW·h/t·M,该开发成果具有较高的工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在国外学习所掌握知识,提出了有关氧化铝超浓相输送技术方面一些不同见解,详细地介绍了超浓相输送与一般溜槽输送的区别,以有配置和有角度配置超浓相输送的比较,共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济钢在高炉煤粉喷吹输送工艺中采用浓相输送技术,其流程为:流化器+单管路+分配器。该工艺简单、合理,可实现浓相输送,精确控制和均匀分配给料量,流化和补气技术能够保证粉料的稳定输送。采用煤粉浓相输送技术后,高炉小时喷煤量达到5t,煤比在100kg/t以上,促进了高炉炉况顺行,年创效益近亿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氧化铝浓相输送工艺特点,针对180kA电解槽氧化铝浓相输送S5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将S7-400PLC应用到氧化铝浓相输送系统中,重新设计新的控制方案,满足了生产需要。并着重对S7-400PLC在该系统硬件中的冗余设计、软件冗余设计和各种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3.
太钢高炉喷煤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友三  吉永业 《炼铁》1999,18(2):14-17
太钢高炉喷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常压喷吹到高压喷吹,稀相输送到浓相输送的过程。经过对制粉和喷吹系统的一系列改造,实现了集中制粉、远距离浓相输送和浓相喷吹,输煤浓度达到56kg/kg以上,喷吹浓度达到90kg/kg以上。  相似文献   

14.
王珂 《河北冶金》1997,(6):15-18
介绍了koste浓相输送技术的特点以及该技术在石钢高炉喷煤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对koste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koste技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叶才彦  沈建国 《炼铁》1996,15(4):37-39
高炉喷煤必须采用气力输送,按单位气体载运煤粉量的多少,可分为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浓相输送的特点是单位气体载运的粉量大,或运送单位粉料的耗气量小,输送速度较低。气力输送中,一般稀相输送的速度在15m/s左右,而浓相输送的速度则小于10m/s。由于粉料在气力输送中对管道、设备的磨损量与气流速度的2~3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阐述浓相输送中自动控制的实现,并简单说明浓相输送原理、系统设置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金隆铜业有限公司350kt/a扩产改造工程配套的铜精矿蒸汽干燥系统、干矿浓相输送系统、烟尘浓相输送系统工艺设备改造方案的选择及投入运行后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18.
王向明 《河北冶金》2011,(11):16-18
大高炉喷煤浓相输送工艺采用3罐并联流态化上出料,输煤总管加炉前浓相煤粉分配器,从一个喷吹罐内引出2条输煤总管向同一座高炉浓相输送煤粉。该工艺控制范围广,浓相输送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9.
气力浓相输送煤流计在喷煤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铁厂喷煤喷吹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德国KUTTNER公司一喷三气力浓相输送物料技术与设备,其喷煤量的计量装置为SWR engineering DensFlow(简称煤流计)。文章简要阐述了煤流计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喷吹速度与流量检测计量的修正。  相似文献   

20.
1999年该电解铝厂引进超浓相输送技术并进行了10台电解槽工业实验,经过工业实验,确认超浓相输送技术在85kA预焙槽上应用的可行性之后,2001年完成技术改造后将此技术大规模应用于260台三个系列85kA纵向排列中间点式下料电解槽,经一年多的吸收和改进,已成功实现了这一世界先进技术在85kA纵向排列电解槽的平稳运行,不仅比原来的罐车加料方式成本更低,而且填补了超浓相输送技术在中小型预焙铝电解槽上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