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矿块崩落法矿体崩落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似原理,模拟铜矿峪矿5号矿体,对矿块崩落法的矿体崩落规律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在定性上揭示了原型矿体崩落的规律:5号矿体可崩性好,采用崩落法是合理的;矿体平均崩落速度为0.22m/d,放矿可以控制矿体崩落。  相似文献   

2.
自然崩落法矿岩崩落特性及崩落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矿岩崩落机理,矿体崩落规律,矿体可崩性综合评价与可崩性分级,矿石三级块度预测和放出块度实测,崩落控制方法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矿体的可崩性是自然崩落法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分析了岩体原岩应力,节理裂隙布及其力学性质对矿体崩性的影响,结合矿石块度预测测和矿岩崩落速率预测规律,给出了自然崩落法设计矿体开采的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铜山矿Ⅱ号矿体自然崩落法的可行性,通过相似工程类比,初步获得了铜山矿矿岩可崩性分级。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数据,基于Laubscher崩落图法建立了铜山矿矿岩可崩性评价模型,获得了三种不同拉底形状条件时的水力半径。利用GPI 3D FDEM构建了铜山矿Ⅱ号矿体自然崩落法三维数值模型,通过研究整个崩落过程中的应力与位移变化,获得了初始崩落面积和持续崩落面积,揭示了拉底速率对矿体崩落效果的影响规律、不同拉底速率拉底过程中底板应力演化规律以及自然崩落法采矿对研究区域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铜山矿矿岩可崩性属中等;初始和持续崩落水力半径分别为15.5、27.5 m;拉底形状为圆形时所需拉底面积最小;发生初始、持续崩落所需拉底面积随长宽比增大而增大;断层破碎带能够促进损伤破裂向其汇集,也对损伤破裂的扩展具有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经历了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确定性向非确定性综合评价的发展过程。文中总结了矿岩可崩性评价方法和参评指标,及其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现状。我国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实践表明,从硬岩、破碎矿体到粉矿的矿岩可崩性评价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矿体可崩性研究及其在自然崩落法采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矿体的可崩性是自然崩落法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分析了岩体原岩应力、节理裂隙分布及其力学性质对矿体可崩性的影响,结合矿石块度预测和矿岩崩落速率预测规律,给出了自然崩落法设计矿体开采的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铜矿峪矿是国内首家成功应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大规模开采的矿山,积累了深厚的开采技术与生产经验。为了经济高效地开采边部一处矿体规模较小、岩石可崩性差、赋存相对独立的矿体,经充分论证后,进行了自然崩落法开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别于自然崩落法对矿体厚大和可崩性要求高的适用条件,本次生产实践对非典型赋存矿体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贻明 《矿业快报》2003,19(2):10-11,31
通过对酒钢镜铁山矿Ⅶ矿体的赋存状态,矿体可崩性等研究。针对Ⅶ矿体的倾斜,厚大,破碎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盘区推进自然崩落法的回采方案。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评价矿岩的可崩性,用于指导矿山的自然崩落采矿法设计,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揭露的地质条件,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影响矿岩可崩性的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指标的分布规律,能更好地的反映矿岩的可崩性.结合实例,对某矿区的矿体可崩性进行了分级,得出该矿区的可崩性处于中等—较好水平,为矿山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普朗铜矿矿石品位低、矿体厚大、矿岩易崩落、地表容许塌陷,是自然崩落法采矿的理想目标。为了保证自然崩落法的成功应用,普朗铜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井下大规模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可崩性与崩落矿石块度预测、高中段大面积放矿控制技术、底部结构巷道稳定性和支护技术研究等,为应用自然崩落法开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透山铜矿深部矿体探明后 ,60年代建设的主井在其预计开采崩落范围内。针对压矿量数百万吨的保安矿柱 ,矿山根据安全开采深度理论在系统空区中构筑人工胶结隔离层并加强空区充填 ,大大缩小了围岩崩落范围 ,释放了积压矿量 ,保证了竖井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文丽 《金属矿山》2013,42(4):40-42,45
滇滩水城萤石矿的生产规模为4万t/a,是座小型矿山,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矿岩破碎、稳固性差,开采过程中常发生冒顶、片帮、塌方等安全事故,矿山开采采用分层崩落采矿法。通过试验开采,摸清了该采矿方法在滇滩水城萤石矿V1矿体回采中的结构参数、矿体布置、适用条件等方面的各项工艺参数,证明分层崩落法完全适用于滇滩水城萤石矿V1矿体的回采。  相似文献   

13.
自然崩落法的岩石力学工作与矿石崩落块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运用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时开展岩石力学工作的方法,在总结铜矿峪矿5号矿体810中段矿石崩落块度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影响矿石崩落块度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大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缓倾斜矿体应用条件的不断扩大,目前生产矿山中出现了加大采矿方法结构参数的趋势。对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缓倾斜中厚矿体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在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下盘残留矿量的回收是关键。而且在矿体的赋存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结构参数的加大,将使下盘范围内的残留矿量占分段回采矿量的比例显著增加。但只要下盘退采充分,即便是大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其矿石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回收,大结构参数方案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任凤玉  常帅  刘娜 《金属矿山》2012,41(7):42-44,49
西石门铁矿南区受浅部采场盗采严重、出矿品位低、产能低以及深部矿体开采难度增大、开拓滞缓影响,生产中出现产量任务紧、原矿品位低、过渡衔接困难等问题。为此,在分析岩体可冒性的基础上,提出上部贫矿与下部富矿平行开采的方案,并通过改进回采方法,达到提高矿石生产能力和实现贫富兼采的目的。此外,针对深部开拓滞后问题,提出主体工程分段同时施工的技术措施,以加快下位工作面开拓进度。  相似文献   

16.
金川Ⅲ矿区矿岩可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川集团公司Ⅲ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Q、MRMR等多种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对矿体和主要围岩的可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金川Ⅲ矿区的超基性岩为中等易崩,大理岩和矿体为中等易崩~易崩,混合岩的可崩性最好,为极易崩~易崩。研究结果为Ⅲ矿区自然崩落采矿法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矿原采矿方法为胶结充填采矿法,数年的采矿生产在矿石层上部形成了厚数十米的胶结充填体。现拟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其废石覆盖层将主要由自然冒落的胶结充填体组成。本文结合崩落覆岩下放矿研究的需要,对构成废石覆盖层的胶结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的破碎性能及块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胶结充填体自然冒落不会产生大量的粉状物;放矿过程的二次破碎作用并不会使胶结充填体大量成粉;由于崩落矿石的块度接近甚至小于冒落胶结充填体的块度组成,放矿过程中冒落胶结充填体提前渗入崩落矿石并造成严重贫化的问题不会很突出。此次研究对矿石的回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回答了冒落胶结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严重贫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中损失贫化大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对崩落体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崩落体的外部形态,并通过放矿过程中对颗粒位移监测的方式进行了矿岩移动规律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矿山生产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崩落矿石堆体与放出椭球体吻合程度好时,矿石回收效果提高.通过实验室试验,拟寻求大间距结构与传统结构参数下矿石堆体与放出椭球体间的形态吻合程度情况,从而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参数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证明大间距结构崩落矿石堆体与放出椭球体吻合程度优于传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