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安徽省池州傩戏是以驱逐鬼疫、祈求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形式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曲表演活动,其在造型上继承了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优良传统,吸收了明清时期娴熟的雕刻技法,追求精工细致,突出了池州地域特色和雕刻工匠的个人风格,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审美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葬礼是把亡魂送到另一个世界的"通过礼仪"。以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咱伦苗寨为例,简要陈述了当代苗族丧葬仪式的过程并初步分析了苗族丧葬仪式的宗教文化内涵。通过调查采访,认为当代苗族葬礼是一种多宗教混融仪式,充分体现了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和儒教的思想特征。多种宗教的混融信仰,一方面标志着苗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逐渐缩小;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广泛交流,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丰富。浙江民间音乐资源丰富,极具地方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音乐与旅游活动的审美共通性,结合浙江民间音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特点,提出了基于旅游功能的浙江民间音乐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演艺逐渐成为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巢湖旅游演艺节目存在表演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意,重商业利益、忽略传统文化内涵的问题.开发巢湖旅游演艺产品,一是以老街、古镇为背景上演民间音乐舞台剧或民俗节庆仪式;二是以著名历史名胜古迹和经典典故为题材推动实景舞台剧演出.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理论研究贺州土瑶人的家族社会、民间信仰和村落空间。认为村落、民间信仰等是凝固的历史,是特定群体与自然环境长期交融的产物,反应特定群体深层次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大冷水村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家族结构等形成了独特的村落空间,村民借助共同的信仰和仪式活动,解决村落空间的秩序失衡问题,维系了人与人、人与鬼神和人与自然的秩序平衡。  相似文献   

6.
户县社火融合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民间锻造技艺等各门类艺术,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民俗体育艺术活动.文中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陕西户县社火的历史渊源入手,探析户县社火的体育文化价值,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今年质量月期间,安徽省质监部门将围绕"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主题,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合肥、淮北、巢湖、亳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巢湖、宣城、池州、黄山等市质监局纷纷在市区繁华地段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质量月启动仪式暨现场咨询服务日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摆放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质监业务职能、开展免费检测咨询服务,同时进行名优产品展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十九世纪后半叶俄罗斯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柴可夫斯基继承了西欧的音乐创作技法,运用众多俄罗斯民间音乐材料,写出了众多具有鲜明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78年,是他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试图提示作者所表达的情绪与情感,进而具备成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观音戏的演出非常频繁,其演出形态包括脚色行当与人物造型、登场程式与舞台布景、音乐与宾白等,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从总体上而言,观音戏的不同演出习俗反映了民间观音信仰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独特的音乐决定了其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目前,在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尚鲜见将某一区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纳入音乐教育的基本课程。甘肃以及包括与甘肃相连的陕西、青海、四川、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均为中国独有少数民族较多的民族大省,这一问题比较突出。以甘肃甘南藏族民间音乐为例,指出在中国大力提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之下,首先必须加强、完善当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使其融入多元的世界文化音乐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