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防爆电梯防爆安全危险辨识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超  王新华  蒋漳河 《中国电梯》2012,(5):22-25,28
依据防爆电梯检验标准和现场检验案例,统计归纳了工业领域在用防爆电梯防爆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分析了防爆电梯安全隐患的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从防爆电梯的防爆等级选型、安装与监督检验、在用防爆电梯维护与保养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何若泉  刘俊  邱瑜 《中国电梯》2010,(23):12-18
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对电梯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检规》明确指出,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这种转变进一步规范了电梯安装、维修单位的生产行为,提高了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工作质量,推动了电梯使用单位逐步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检验机构也要逐步适应从以往的安装、维修结果检验向现在的安装、维修过程监督检验的工作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袁江峰 《中国电梯》2009,(19):47-48
在近几年的电梯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安装、维保人员以及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要求的接地方式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而一些检验员对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相关条款也存在模糊认识,为此笔者谈一下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优亮  耿靖涵 《中国电梯》2022,(18):41-43+46
通过对一台新安装的曳引式乘客电梯的额定速度进行分析和计算,从检验监督角度指出其所选的额定速度在电梯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运行效率低、舒适感差,给电梯安装调试、监督检验带来一系列障碍。最后建议在电梯选型中应综合考量提升高度、层站数、额定载重量等因素,不应片面追求电梯速度,应以适用、安全高效、舒适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邓文 《中国电梯》2023,(3):80-81
GB/T 7588-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已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2022年7月1日以后新出厂的电梯,是否在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中必须强制执行该标准,电梯生产单位的企业标准是否不得低于该标准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传基 《中国电梯》2008,19(9):39-41
电梯制动器电路的双触点控制是电梯制动器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这方面的要求在2002年纳入《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之后,成为电梯检验的强制性要求。但由于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和电梯主体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  相似文献   

7.
赵钢 《中国电梯》2006,17(13):54-5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给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可见,电梯出厂时只能算是电梯部件,电梯的安装是电梯制造的继续,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作为一名电梯检验人员,深感电梯安装过程监督检验的重要性,如何实施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是目前我们检验人员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梯的安装和监检是保证电梯质量好坏的最初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是电梯产品的各项服务功能和技术指标得以实现的保障,是电梯投入使用后维修保养的基础。从电梯土建和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杨旭彬 《中国电梯》2004,15(20):45-46
在从事电梯检验工作过程中.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国质检锅【2002】1号《电梯监督检验规程》、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GB10060—1997《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对上述标准的理解.把握非常关键。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电梯曳引试验的4项条款中,有一些看法,想写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0.
詹炜  鲍潮 《中国电梯》2023,(12):69-71+77
介绍了TSG 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对渐进式安全钳大载荷快车试验的要求,分析了该试验对电梯制造、安装、检验等环节的影响,指出需要关注的部件质量、安装精度、试验安全防护等问题。最后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竣工自检、监督检验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用于指导相关方制定作业指导文件、规范操作程序,从而确保安全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些电梯法规、标准规定的某些条款比较难于理解及检验,甚至存在争议,例如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规定的“底坑空间的测量”、“平衡系数的测量”,GB7588-2003《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极限开关的设置位置”,以及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的“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装置的测量”等。下面笔者就上述个别条款提出一些想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电梯也因为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而被社会所关注。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在安装时所遗留的问题所至,因此,电梯的监督检验事关日后的安全运行,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检验,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求整改,做到电梯零缺陷运行。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俊 《中国电梯》2006,17(9):53-54
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及电梯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在用电梯和新装电梯、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电梯、发生事故后的电梯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电梯,都必须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电梯的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及进行有关的功能试验。  相似文献   

14.
赵兰革 《中国电梯》2006,17(8):24-25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实施已经一年有余,随着电梯制造企业,安装单位及各地检验机构对国标理解的深入,也对标准的部分条款产生分歧和争议。诸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含有电子元件的电梯安全电路,制动器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电梯检验机构与电梯制造业之间对标准的理解方面存在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新装电梯的验收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梯》2006,17(19):62-64
NETEC从1991年开始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为“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十几年来本着服务企业,服务政府的宗旨,在特种设备行业一直进行着型式试验,委托检验、行政许可鉴定评审和质量鉴定,仲裁检验等工作,近年来。NETEC积极参与特种设备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电梯标准的制定。同时也在组织或参与一些行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交流,研讨工作,与中国电梯杂志编辑部合办本栏目也是想与电梯制造和检验行业互动,增加一个与同行交流、服务的平台和窗口。在此,希望新老朋友对NETEC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 电梯平衡系数测试新方法出现的背景 平衡系数是电梯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合理的平衡系数是保证电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每台电梯的安装调试与监督检验都必须进行平衡系数的检验。 现行电梯检验规则是采用逐级加载运行并记录相应驱动电动机电流、绘制电流负荷曲线的方法实施平衡系数的检测。由于现行的逐级加载运行检测平衡系数的方法费时费力,于是无载平衡系数测试技术应运而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由于是无载荷测试,省去了反复搬运砝码的环节,省时省力。目前该方法尚存在的问题是,测试数据为电梯静态数值,与现行电梯检验规则采用的动态测试数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无机房电梯曳引机的几种主流固定方式,以及与曳引机固定相关的检验规则和标准要求。列举了在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中发现的因曳引机固定方式不可靠而造成的无机房电梯安全隐患,提出了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固定方式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琪安 《中国电梯》2021,(4):33-36,53
电梯125%额定载荷制动试验是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的测试要求.鉴于电梯检验规则的要求,该试验日益普及且已进入乘客电梯定期检验要求,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从125%制动试验在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的要求和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  相似文献   

19.
1监督检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1电源 由于建筑工地施工的原因,电梯安装初始阶段的进度处于怠慢状态,就是说承包商在电梯的安装配合方面处于消极状态。一旦进入建筑施工结束阶段,甲方大多会督促电梯施工单位抓紧时间安装完电梯并申请验收。这样就给电梯的安装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也给检验部门在整机验收时带来一些验收项目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梯》2013,(20):55-79
保障人民群众在使用电梯时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质监部门和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责任。要履行好这一责任,就要制订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就要明确电梯安全所涉及的各方的责任,就要从电梯制造许可开始抓质量,就要规范电梯安装、维保作业行为,就要加强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就要建立电梯故障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就要做好万一发生事故后的损失赔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