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昭通褐煤气化扩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昭通褐煤的特点 ,在气化煤量为 0 .3t/h的焦载热流化床气化扩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煤气中焦油量很小 ,有利于煤气生产的后期处理 ;与移动床气化和普通流化床气化相比 ,煤气热值和气化产率都有较大增加 ,煤气热值已接近城市煤气的要求 ;加大气化煤量可增加提升段燃烧的易燃成分 ,从而提高了燃烧温度和气化温度 ;气化煤量的变化对褐煤气化产率和产量的影响较大 .对于开发昭通褐煤资源来说 ,采用本工艺技术生产城市煤气是一个较佳的方案 .  相似文献   

2.
以粒度为5~10 mm的大颗粒内蒙褐煤为原料,分别以H2O(g)和CO2为气化剂,采用自制的煤炭地下气化模拟实验装置进行气化模拟实验,并测定煤气组分、气化残焦的微观结构,考察了气化剂种类、气化温度和气化时间对内蒙褐煤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为气化剂时,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煤气中CO、H2、CH4含量越多,煤气热值也越高;以H2O(g)为气化剂时,H2含量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CO含量则先增大后降低,CH4则降低,煤气热值最高可达12.19 MJ/m3;反应速率在气化约30 min时达到最大;H2O(g)气化的碳转化率、气化反应速率和煤气热值均高于CO2气化,表明H2O(g)作气化剂比CO2好。  相似文献   

3.
以粒度为510 mm的大颗粒内蒙褐煤为原料,分别以H2O(g)和CO2为气化剂,采用自制的煤炭地下气化模拟实验装置进行气化模拟实验,并测定煤气组分、气化残焦的微观结构,考察了气化剂种类、气化温度和气化时间对内蒙褐煤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为气化剂时,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煤气中CO、H2、CH4含量越多,煤气热值也越高;以H2O(g)为气化剂时,H2含量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CO含量则先增大后降低,CH4则降低,煤气热值最高可达12.19 MJ/m3;反应速率在气化约30 min时达到最大;H2O(g)气化的碳转化率、气化反应速率和煤气热值均高于CO2气化,表明H2O(g)作气化剂比CO2好。  相似文献   

4.
南宁褐煤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10kg/h处理量的连续实验装置上,以南宁褐煤为原料,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劣质的南宁褐煤,可以生产符合城市煤气标准的中热值煤气、轻质焦油和活性半焦。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工艺特点、原料煤热解特性、产品分布、组成、性状及加工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建成了10kg/h的固体热载体新法干馏连续实验装置。在此装置上进行了粉末状的桦甸和茂名油页岩、平庄、黄县、先锋、昌宁和罗茨等褐煤试验研究。油页岩干馏温度为500℃,采油率达到西德实验水平,是铝甑试验值的90~94%,油质轻,煤气热值为18~20MJ/m~3。页岩灰渣中含固定碳低。褐煤低温干馏温度为500~600℃,每吨干煤的煤气产率为200~250m~3,煤气热值为15~20MJ/m~3。焦油产率为80~100kg,半焦产率为450~600kg,用低灰分褐煤可生产优质半焦,反应性好,燃点低并有多种用途。新法干馏工艺流程简单,不用氧气、常压生产、单元设备生产能力化、热效率高、投资省及生产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徐晖  韩超 《煤化工》1994,(4):47-51
以不粘煤为原料,在运行的Φ3.3m水煤气型两段炉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论述了试验过程,原料煤煤质化验及煤气产量、质量、热值等。试验结果:以不粘煤为原料生产城市煤气是可行的,煤气产率为1205Nm ̄3/t;煤气热值为12.06MJ/Nm ̄3。  相似文献   

7.
《玻璃》1978,(2)
保加利亚玻璃工业1960年前主要利用褐煤制发生炉煤气。按纯碳计算,褐煤的低热值在7000千卡/公斤以上。煤质好时,发生炉煤气热值为1400~1500千卡/标米~3。二次大战后,由于工业发展,采煤量剧增,可供制发生炉煤气用的煤用完,煤质越来越差,给玻璃工业造成很大困难。煤气热值低,成分不合适,影响生产,玻璃熔化不好,常出废品。  相似文献   

8.
以不粘煤为原料,在运行的Φ3.3m水煤气型两段炉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论述了试验过程,原料煤煤质化验及煤气产量、质量、热值。试验结果:以不粘煤为原料生产城市煤气是可行的。煤气产率为1205m^3/t,煤气产量为2983m^3/h,煤气热值为12.06MJ/m^3。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10kg/h固体热载体干馏实验装置上用扎赉诺尔褐煤制取高炉喷吹料和中热值煤气的研究结果。在干馏温度450℃~650℃范围制得煤气110Nm3/t~400Nm3/t,煤气热值为14.7MJ/Nm3~17.5MJ/Nm3,属中热值煤气。可供民用,也可用于补充钢铁企业燃气不足,平衡能源。得低温焦油2%~9%,可加工成化工产品和燃料油。半焦可用于高炉喷吹。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东胜褐煤和澳大利亚Yallourn褐煤为研究对象,应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等温热解实验.主要对比考察了等温热解温度对两种褐煤热解气组成、产量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褐煤的脂肪烃类结构及含氧官能团比较多;随着等温热解温度的升高,CO和H2的含量(体积分数)增加,CO2的含量(体积分数)明显减少,热解气的产量和热值增加;东胜褐煤热解过程中获得的H2量较高,更适合作为热解制氢的原料.相同热解温度下,等温热解与程序升温相比,得到的煤气热值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获得高热值的热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行研制的煤炭地下气化模拟试验系统,采用富氧空气/水蒸气两阶段气化工艺,完成了鹤壁煤的地下气化模型试验。文章就试验不同阶段的煤气组成、热值变化和气化过程的稳定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鹤壁煤地下气化水煤气平均热值达11.85 MJ/m3,空气煤气热值为4—6 MJ/m3,水煤气中氢气最高体积分数超过80%,相应的煤气热值达到12.91 MJ/m3;适当增大鼓风量有利于高温温度场的快速建立与恢复,试验条件下,最佳鼓风量为20 m3/h,最佳蒸汽流量为0.26 m3/h。试验为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串行流化床煤气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家桦  沈来宏  肖军  卢海勇  王雷 《化工学报》2008,59(8):2103-2110
针对串行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特点,以水蒸气为气化剂,在串行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煤气化特性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气化反应器温度、蒸汽煤比对煤气组成、热值、冷煤气效率和碳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反应器内燃烧烟气不会串混至气化反应器,该煤气化技术能够稳定连续地从气化反应器获得不含N2的高品质合成气。随着气化反应器温度的升高、蒸汽煤比的增加,煤气热值和冷煤气效率均会提高,但对碳转化率影响有所不同。在试验阶段获得的最高煤气热值为6.9 MJ•m-3,冷煤气效率为68%,碳转化率为92%。  相似文献   

13.
丁艺成熟的3AⅡ-13型煤气发生炉使用褐煤生产煤气,问题很多,但目前煤炭资源紧张,如何拓宽原料的应用渠道,对设备和工艺进行适当改造,使褐煤能够在以烟煤为原料的3AⅡ-13混合煤气发生炉上生产,抚钢做了一些尝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褐煤地下气化制氢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大雁褐煤纯氧、纯氧-水蒸气和空气-水蒸气两阶段地下气化制氢工艺模型实验;研究了鼓氧量及汽氧比对煤气中的氢含量、气化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褐煤地下气化初期纯氧气化可以获得含氢量在40%以上煤气,鼓氧量会影响煤气中的含氢量和热值;富氧-水蒸气气化也可以获得含氢量在40%以上煤气,汽氧比影响煤气中的含氢量和各组分含量,实验条件下适宜的汽氧比范围为1:(1.5~2);两阶段气化第二阶段可获得富含氢的煤气,但产量较小。因此,褐煤地下气化可稳定生产高含氢的煤气,该煤气在地面处理后可作为提取纯氢的原料气。  相似文献   

15.
以粉煤分质梯级利用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该工艺主要包含基于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热解-缺氧燃烧耦合系统、缺氧燃烧煤气的脱灰及余热回收系统和热解煤气的脱灰及油气净化分离系统,并于2016年底完成了该工艺中试装置72 h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中试试验以0~10 mm的神木煤为原料,原料煤满负荷输入量为240 t/d,试验结果表明:热解煤气中CH_4和H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5.3%和12.5%,热解煤气热值达到20 920 kJ/Nm~3以上;热解焦油产率为9.24%,为原料煤格金焦油产率的81.8%;产品焦油的含尘率为0.47%,焦油中的正庚烷可溶物质量分数为84.3%;热解半焦的固定碳含量为86.3%,热值为29 985.5 kJ/kg。计算表明,该中试装置72 h连续稳定运行期间的物料平衡偏差为1.93%,能量利用效率为87.95%。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概述烟煤气化是指以烟煤为原料经过热加工制成气体的工艺.平炉炼钢多用气煤的热态发生炉煤气;一些机械工业也用气煤的冷态发生炉煤气.近期开发的新气化方法中,以氧、蒸汽为气化剂.用粉状烟煤气化者,也有几种.前者(发生炉煤气)的热值为1200—1500千卡/标米~3,多用作燃料;后者为2000—3000千卡/标米~3,多用作合成原料气或再加工成高热值气体.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于2004年开始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二甲醚(CH3OCH3).褐煤经加压气化制得粗煤气,粗煤气经低温甲醇洗、液氮洗净化、甲烷转化后进人甲醇合成塔制得甲醇,甲醇经气相脱水生产出二甲醚.  相似文献   

18.
以O2/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对褐煤半焦气化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提高,在生成的煤气组成中CO和H2含量增加,而CO2和CH4的含量减少,煤气热值和合成气产率均增加;在温度一定时,随着氧气流量的增加,煤气中CO含量和H2含量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CO2含量增加,CH4含量减少,煤气热值和合成气产率均存在一个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灵武煤为原料,在Φ3.3m水煤气两段炉上进行的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段炉工艺生产民用煤气是可行的,煤气产量为1205m ̄3/t,煤气热值为12.15MJ/Nm ̄3。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褐煤固定床热解过程的适宜粒度范围,以典型的北露天褐煤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3kg固定床热解装置上进行了粒度0~50 mm煤样的热解试验。考察了粒度对热解产物、热解时间、挥发物中含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粒度从0~10 mm增至40~50 mm,热解时间、焦油和荒煤气中含尘量都呈减小趋势,热解时间从197 min减少到164 min,单位体积荒煤气中含尘量从0.022 0 mg/L减少到0.011 3 mg/L,且焦油中含尘量均大于荒煤气中含尘量;粒度为20~30 mm时,褐煤热解过程的挥发物逸出阻力较小,二次反应和碳沉积概率较小,比较适宜热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