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场实测分析研究表明:底臌是矿井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巷道底臌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底臌的综合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实测研究,查明谢一矿深部巷道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是底臌,因而对巷道底臌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底臌的综合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软岩巷道底臌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岩的概念、工程特性和软岩巷道底臌机理进行了阐述,并根据我国软岩矿区的有关资料,提出综合治理、联合支护、长期监控,因地制宜是治理软岩巷道底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深部软岩巷道底板具有强流变特征,引起深部软岩巷道底臌变形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借助FLAC软件建立不同支护方案的计算模型,对深部软岩巷道底臌蠕变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全断面锚注支护在降低围岩快速蠕变的时间和速度,控制巷道变形、减小围岩塑性区范围等方面具有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矿井采深的增加,巷道顶底板岩层表现出软岩特性,常导致巷道形成严重的底臌。在治理时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支护方式,其原则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同时能够满足巷道对运输、通风、安全方面的要求。用FLAC软件进行模拟比较,选择出最优方案。以新桥矿-550 m北翼轨道大巷为例,对巷道底臌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多个修复方案,并用FLAC软件进行模拟比较,得到既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又能在经济上达到最节约的方案。通过矿压观测验证其支护效果非常好,其方法和支护技术为整个矿区提供了治理底臌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综合运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等手段,分析了磴槽煤矿下伏煤层开采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点,揭示了下伏开采软岩巷道底鼓机理:下伏煤层采动使巷道底板成为碎裂结构,并致使巷道两帮产生收敛变形挤压底板;破碎的巷道底板在地应力和集中应力共同作用下向巷道内移动,形成底鼓。提出了由预留变形量、初次高性能锚网喷支护、锚注二次加固、底角高性能锚固与注浆加固组成的底鼓控制技术。工程应用效果表明,所提出的底鼓控制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底鼓,保证了巷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可为其他下伏开采软岩巷道的支护设计与底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软岩巷道的底臌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某矿软岩巷道的底臌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现场实际提出了加强帮、角的控制可控制巷道底臌的,同时实施底拱可更好的控制底臌,通过现场施工证明,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解决深井开采条件下软岩巷道的底鼓问题,以青云煤矿020202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建立巷道底鼓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巷道底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在岩石处于极限平衡的塑性状态下,当集中应力超过岩石的承载能力后,平衡状态被破坏,底板岩石沿底板剪切滑动面被挤出,最终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引起底鼓。通过弹塑性理论分析得到卸压范围与巷道底鼓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煤矿实际地质条件,提出巷道帮部钻孔卸压的方法,使巷帮应力峰值点向深部转移。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卸压钻孔深度对巷道围岩应力场、塑性区及顶底板位移的影响,最终确定卸压钻孔合理深度为4 m。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滑移线场理论,对巷道底鼓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凯尔文模型的黏弹性理论研究了深部岩石巷道出现的底鼓问题,进行了流变分析,给出了深部岩石巷道底鼓现象的时间—位移解析解,提示了深部岩石巷道底鼓现象时间演化过程的一些规律。在巷道不支护状态下,研究巷道开挖后约150 h位移曲线才逐渐趋于收敛。研究成果对深部岩石巷道底鼓现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深部软岩底鼓巷道锚注联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决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底鼓难以控制的难题,提出了有效控制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注浆锚杆、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方案。根据金龙煤矿南采区轨道上山锚注联合支护实际支护效果,提出了反悬复合拱式底板注浆结构,并分析了结构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巷道锚注后,两帮平均移近量仅为35.5 mm;平均底鼓量仅为45.5 mm;顶板基本无下沉。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能提高深部软岩巷道岩体强度、改善围岩力学性能和结构、提高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底鼓。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官地矿泥岩顶底板巷道的底鼓控制难题,分析了软岩巷道的底鼓特征,阐述了底鼓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煤矿常用的底鼓治理方法,确定了顶底帮一体化治理的方案.现场应用表明,33423回采巷道的底鼓得到了有效治理,治理后的最大底鼓量仅为0.4 m,为煤矿正常生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元甲煤矿20101回采巷道底鼓严重破坏问题,通过对巷道底板围岩的矿物成分分析及物理力学强度测试,发现底板岩层中黏土矿物成分较多,易膨胀、软化,且底板围岩整体强度较差,是造成巷道底鼓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元甲煤矿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打卸压槽的方案控制底鼓,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切槽深度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确定出20101运输顺槽切槽卸压深度为2 m。现场工业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底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