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矿工程系已被国家教委选定为重点学科点之一。为此,经教委和地矿部批准,世界银行贷款,正在建立《地质超深钻探技术》(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为国家级与部级双重型的专业实验室。将成为我国探矿工程学科点的一个向国内外行业开放的、立足国际前沿科学、培养高水平探矿科技人材的基地。在科学钻探前期性研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国土资源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二十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9年9月17-21日在青海西宁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探矿工程任重道远,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会议目的是为全国的钻探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推动中国的探矿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做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井事故预防工作,提高事故处理技术水平,2011年3月14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工程中心在成都组织召开了"钻井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问题专家咨询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学龙出席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所长、WFSD工程中心副主任胡时友主持会议。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地质装备》2009,10(3)
本刊讯,随着我国深部地质勘探工作的逐步深入,国内钻探工程界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国际钻探同行对中国近十年来在钻探技术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也十分感兴趣.为了加强国内外钻探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探矿工程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超深钻探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学院商定,拟在2009年10月中下旬联合组织召开"2009北京钻探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0月 10~ 11日 ,10 0多名来自全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钻探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钻探技术人员汇集到江苏东海县 ,参加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北京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主孔取心钻进开钻仪式暨钻探技术成果报告会”。10月 10日上午 ,科钻一井主孔取心钻进开钻仪式在科钻现场隆重举行 ,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新闻媒体到现场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倪…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举办了“岩土钻掘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的新任务研讨会”。来自国土资源、有色、冶金、核工业、中航、化工、煤炭等系统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先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赵国隆常务副主任主持了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耿瑞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先作了“西进!探矿(岩土钻掘)工程界的新任务、新机遇”报告,他指出: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探矿工程有识之士有责任、有义务…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5月 18日下午 5点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举行了隆重的聘请刘广志院士到该校工作的仪式。刘广志院士将主要在该校工程学院勘察与基础工程系工作。刘广志院士是新中国探矿工程界学科奠基人及创始人 ,是我国涉足石油、地质、海洋、水文、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的、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的高级工程专家。曾任原地矿部探矿工程总工程师、中国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等职。现任国际岩石圈计划大陆钻探委员会 (ILPCC -4 )中方协调员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首席顾问。欢迎仪式由该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程新…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由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联合举办的“刘广志院士八十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六年座谈会” ,于 2 0 0 3年 3月 1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工程院 ,国家专利局 ,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人力资源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 ,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 ,吉林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现场指挥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矿业大学煤田钻探专业创建于1952年,1953年第一班学生毕业,1955年专业停办。196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1985年恢复探矿工程专业,并同时恢复招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1985-1998年共毕业9届234名本科生及6届9名硕士研究生。1995年以勘察工程(计算机应用)名义招生30人。1996-2016年,探矿工程实验室建设、专业和学科建设一直接力延续,学院总体按"地质工程"大类招生,在大类内开设岩土钻掘工程、钻探设备与工艺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5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支撑找矿突破、推进科技进步,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对找矿突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广应用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和方法技术,研发创新深部找矿、复杂地层找矿及科学钻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提高我国地质调查和资源发现能力。会议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29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浅层地热能钻探的地方标准《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通过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工业情报标准信息中心、《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河南省地矿局等单位的专家组审查,不日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信宜市银岩锡矿属斑岩型锡矿床,矿床勘探采用(50~100)m×(50~100)m网度对矿体进行了控制,求得了一定的控制和推断的资源量。矿山建设在首期开采地段,需采用坑探和钻探结合(25~30)m×(25~30)m网度在采准地段探求探明储量,在开拓地段以(50~60)m×(50~60)m的网度探求控制储量。基建探矿方案二个:一为坑探为主、钻探为辅;另一为钻探为主、坑探为辅。通过比选采用了钻探为主、坑探为辅的探矿方案,该方案节省了探矿费用,缩短了探矿时间,值得类似矿床基建探矿及生产探矿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2013-01-30)2013年1月23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二号孔(WFSD-2)钻探、测井、录井施工验收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召开。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一、钻探百科工具书——《地质钻探手册》出版发行该手册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组织,我国探矿工程界知名专家、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王达教授领衔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内外著名钻探专家、新中国探矿事业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广志教授级高工从“一五”至“七五”从事钻探领导工作近半个世纪。为了指导与推动不同时期钻探工作的发展,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专业论文140余篇,其中许多论文学术科学水平较高,现实意义很强,其科学深钻论文,更对今后工作有很大指导作用。为使探矿界全面系统地学习老专家的巨匠擘著,地质出版社特编选了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主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8—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姜玉志副厅长(兼地矿局局长)、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西部探矿工程》是新疆地矿局和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内蒙古等十一省(区)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创办的技术刊物。热诚为广大同行服务,真诚欢迎各方面的作者踊跃投稿,特别是中、青年钻掘技术人员的稿件将尤为重视。我们愿和广大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使之成为同行们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及信息的窗口,交流技术的阵地,不断提高钻探业技术水平,促进探矿工程现代化的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建立了探矿工程专业,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不同行业和领域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进一步提高探矿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和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个非常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教学计划往往能够反映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对于了解和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一定意义。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矿工程类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与钻井〉)教学计划和国外(只有俄罗斯设有类似专业)类似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8月25—29日,哈尔滨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5年8月25—2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大荒国际饭店举行。会议的主题:支撑找矿突破、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对找矿突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广应用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和方法技术,研发创新深部找矿,复杂地层找矿及科学钻探的新理论、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回顾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了在深地探测、大洋钻探、极地钻探、水合物及干热岩等新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钻探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