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已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厌氧好氧单元的组合工艺处理要求,阐述广西地区在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中常用的A/O+生物填料工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应用效率等,并分析了广西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模式以及该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研究表明在广西农村地区污染治理情况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农村的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省、工艺设备灵活、技术操作管理简单、可自动化运行、污水处理效率高的一体化组合技术是解决农村污水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水环境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效果的发挥。本文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以及施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在设计、施工质量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治理设施的作用,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可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温州市3 039个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温州市典型的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三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分布现状,对目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总结对比与选择,并分析目前温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四大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城市研究现状,提出了温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处理工艺及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3月中旬,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从2018年起,加快推进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省约4.5万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符合四川省农村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加快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5.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点多面广,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无法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出水的稳定达标,成为农村水环境整治的难题。在分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及排放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可以有效地解决设施长效管理问题;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是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澳门污水处理现状及运营监管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污水处理水平较高和实行市场化委托运营模式的地区,其在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运营、监管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介绍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污水处理的概况和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的特点,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收集困难,设施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在南沙生活污水治理中,改变传统建设模式,采用基于综合信息智慧管理平台约束下的“设计牵头EPC+O农村污水治理建设模式”,是集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新型建设模式,保障了工程质量。因地制宜的采用包含资源化处置方式等不同处理工艺,引进专业化运行管理团队,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工程建成以来,设施运行效果良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全域污水治理问题,江夏区从城镇、乡镇、农村三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厂网一体化",采用PPP模式实施,引入专业社会资本,一体化统筹考虑污水的收集、转输、处理和排放问题,逐步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采用ROT模式实施,有序盘活乡镇污水治理设施存量资产,实现乡镇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建管并重",采用政府直接投资方式实施,逐步填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空白,实现全覆盖。江夏区的治污管理方式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9.
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了!——探路农村污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6.74亿农村人口,250多万个自然村,每天3000多万吨排放污水量,可污水处理率却不足10%。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经高达80%。显而易见,农村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短板"。然而,污水处理要想真正"走乡入镇"却并非易事。据住建部村镇司的统计,从2008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110亿元用于村镇污水治理,极大提升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按照官方的说法,"建设任务还比较重,还顾及不到运营管理的问题。"在去年九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由于缺乏运营资金,我国农村地区很多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却被闲置不用,成了"晒太阳"工程。尽快建立村镇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已成为遏制农村地区人居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0号召开的海口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市长碰头会上,《海口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正式通过,到2020年底,海口将实现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按照《方案》,海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采用社会融资PPP模式进行,选用技术可靠、诚信度高、投融资能力强、具有从事城乡水环境治理专业能力的企业单位实施全市农村的污水治理和日常运营维护。在治理中,海口将优先考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名录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  相似文献   

11.
从项目属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武夷山全市作为沿海平原地区和内陆山区地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结果显示: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逐年增大,平潭全区需要建设以及运营的污水设施数量比较大,建设及运维成本较高,在运营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工程施工质量、处理成效以及融资的可靠性,因此,BOT模式更适合平潭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而武夷山市还需要建设的村数较少,建设及运营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在管理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项目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所以MC模式是较符合武夷山全市农村污水设施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监管难度大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对分散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监管,基于数据库优化、数据交换等技术设计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线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本系统共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动态监测、监督管理和移动端5个子系统,服务于市、区水务局、第三方监管单位等多级用户。该系统的建设可减少人工现场巡查频次,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各级用户业务管理网络办公化、事件督办流程化,提高全市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水资源,北京近年来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内的污水治理,建成了一批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对其中几个主要关键的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大量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不仅恶化农村人居环境,而且还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为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而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必须掌握农村污水的收集模式和常用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初,昌平区委、区政府专题部署水环境治理工作,制定了《2017年昌平区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将水环境治理纳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明确了2017年水环境治理工作要实现"六个全部"的目标: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网和厂外市政配套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已批复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  相似文献   

16.
梳理1984—2017年以来关于小城镇污水治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中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小城镇的污水治理虽取得较大的成果,但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存在诸多问题。如排水体制选择、管网检测、管网规划等,均影响着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繁多,考虑环境容量、排放标准、循环利用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尽可能发挥对小城镇污水持续高效治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极大地推动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发展,但粗放式运营,使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效能分析成为研究重点。着重对小城镇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效能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停运现象普遍存在,如何保障设施长效运行是当前农村污水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现场调查了北京市680座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比分析了冬、夏两季运行现状,并从地形、村庄类型、工艺类型、设计规模、建设方式、建设时间、运营方规模、有无在线检测和有无在线监控9个情景解析提出了设施停运原因及概率。结果表明,冬季污水处理设施停运率高于夏季,这一趋势在远郊区更为显著。污水结冰、来水不足、资金匮乏、设备损坏、雨水汇入和升级改造是设施停运的6个成因,其中,前两者为主要因素。在山地、重要水源地村庄、采用生态工艺、设施规模小、半地埋建设方式、中等规模运维、无在线监测和无在线监控等情景下设施停运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崇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程、模式和处理工艺的现状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阶段处理模式和工艺优缺点,进一步提出崇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思路与建议,包括现有处理系统改造、生活污水分质收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建立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等理念。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已经成为山东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对污水就地处理,可实现达标排放和有效回用,是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有效手段。从山东省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总结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从合理规划、规范运营、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山东省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京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保护水资源,北京近年来大力开展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建成了一批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水平和运行状况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