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实际,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环节,说明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技术操作,提供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控制平整度的要点,希望通过技术上的研讨,扩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技术上的管理和控制效果,提升公路建设中整体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耗、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一些地域的路基更适合水泥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施工摆在许多施工单位面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搅拌和摊铺的技术合理化运用进行探讨。1水泥混凝土摊铺目前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均采用滑模式摊铺法进行施工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是施工中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我们仅从…  相似文献   

3.
读者问答     
问混凝土技术平台网友提问:硅酸盐水泥作为现代混凝土一种基本组分,硅酸盐水泥的性能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现代混凝土需要什么样的水泥?答基于传统观念的混凝土,通常会认为水泥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组分,它决定着混凝土的力学行为。然而,混凝土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普遍应用,颠覆了这个传统的观念。在现代混凝土中,水泥的作用不仅是作为胶凝材料为混凝土提供强度,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  相似文献   

5.
柯斯基 《建筑技术》1993,20(4):198-199,231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截面尺寸一般较大,且多为整体浇筑,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造成的温差会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由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公式可看出,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当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超过280kg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小于25℃,所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是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最有效方法。 JP-1补偿收缩防水材料,就是一种掺入混凝土后能大幅度地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温差,大大提高混凝土抗渗防裂能力的外加剂。 1 JP-1材料试验 JP-1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材料及  相似文献   

6.
晋向华 《山西建筑》2004,30(24):195-196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采用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为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期损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用沸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强 《混凝土》1990,(6):32-35
一、前言沸石岩在我国贮量丰富,易开采。在混凝土中用沸石粉置换一定量的水泥,可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水泥生产中掺入沸石,可以改善水泥安定性,提高水泥产量。沸石作为活性掺合料,解决了我国水泥混合材短缺的问题,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沸石作水泥和混凝土的掺合料,将成为我国发展水泥工业,降低混凝土成本的重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斌 《山西建筑》2007,33(22):293-294
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势,指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日趋广泛,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摊铺和搅拌的技术合理化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内外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发展情况及相关文献,回顾了硅酸盐水泥、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研究发展的主要历程,指出了水泥混凝土的发展渊源和简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苏联在工业、农业和道路工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细粒混凝土,即无粗骨料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细粒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因而,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也较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首先在于减少水泥用量,为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措施之一就是使细粒混凝土在压力下硬化,用加压处理混凝土拌合物,可减少水泥用量20~30%。  相似文献   

11.
张思军  温红卫  王君华 《福建建材》2011,(5):52+77-52,77
为保证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特别是高强混凝土中浆体富余过多、水泥用量过大,严重影响了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尤其是近年来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后,水泥的细度和熟料矿物相数量增加。增大了混凝土水化热、自收缩和干缩变形,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混凝土的开裂,使得一些新建的水泥混凝土桥梁和路面的开裂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都给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凝土中过多的水泥浆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4)
在目前的建设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是使用量最大也是最广泛的建筑材料。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强,传统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施工的要求,所以,做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是水泥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唯一途径。本文通过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配合比设计优化调整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一点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1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系指以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道路水泥混凝土与其它土建工程所用的水泥混凝土相比,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在呼和浩特承担的金桥广场施工,地面设计为水泥混凝土地面,表面采用大面积彩色混凝土施工,是呼和浩特市新世纪的第一座集商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广场。该工程的彩色混凝土着色方法采用千撒彩色硬化剂着色法”,即在水泥混凝土地面未完全终凝前用专用设备喷撒在表面使用的干撒彩色硬化剂,是一种混凝土表面着色剂及本身能硬化的有色撒料。该方法对铺设地面的水泥混凝土的水泥含量、水灰比平整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该广场修建在原来鱼塘上,设计要求大面积水泥混凝土施工,因此施工中对混凝土地面裂缝防治提出了较高要求,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再生水泥混凝土,由于其用废弃水泥混凝土破碎的再生集料取代了普通混凝土中的天然集料,所以再生集料的性能成为影响再生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对再生水泥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配制了完全采用再生集料的再生水泥混凝土,并对再生集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初步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材料特性、水灰比、级配等因素对再生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再生水泥混凝土的一些基本性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再生水泥混凝土和普通水泥混凝土在上述方面(主要是力学性能)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陈文耀 《混凝土》1996,(6):48-51,33
水泥安定性反映了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水泥标准对水泥安定性有严格规定,安定性必须合格,安定性不合格为废品。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在水泥石硬化过程中产生剧烈的不均匀体积变化,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强度下降,严重的将引起混凝土开裂、崩塌等严重质量事故。 水泥安定性不良主要是由于水泥熟料中的MgO、f·CaO及水泥中的SO_3含量  相似文献   

17.
杨少军 《砖瓦》2021,(1):168-169
随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力强、耐久性优良、强度高、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农村公路路面建设中被充分发挥。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以及提高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混合物中主要的三种材料水、水泥、粗细集料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在水泥混凝土硬化后提高抗压强度中起到的作用。从水泥混凝土拌合前用水量的精准控制、水泥掺量的正确选择、粗细集料优化选用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加强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是介绍现代混凝土工程技术中必不可少的组份——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诸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与使用外加剂,处理好外加剂与水泥及混凝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平整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评定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通过多年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实践,结合江西省乐秧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从几个关键施工工艺入手,谈谈如何有效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